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须一前三章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
9页新课标高中化学必须一前三章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一、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掌握)1、概念:凡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 凡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与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2、通性:酸性氧化物:①与碱反应,②有些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酸,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盐 碱性氧化物:①与酸反应,②有些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碱,③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盐3、常见物质:酸性氧化物:SO2、SO3、CO2、SiO2(注:不溶液水)碱性氧化物:CaO、Na2O、MgO、Fe2O3(注:不溶液水)、CuO(注:不溶液水)注: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试一试!看看你能否脱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SO2、CO2、SiO2与过量NaOH溶液的反应2、MgO、Fe2O3、CuO与盐酸反应3、Al2O3分别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掌握)1、特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也是判断某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2、几组概念:氧化剂 → 被还原 → 化合价下降 → 得电子 → 具有氧化性还化剂 → 被氧原 → 化合价上升 → 失电子 → 具有还化性3、表示方法:双线桥法:①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是同一种元素; ②标出电子的得失及数目(或化合价的升降及数目)[例1]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 =(高温)CaO + CO2↑B.Cu + 2H2SO4(浓度) =(加热)CuSO4 + SO2↑C.3NO2 + 2H2O = 2HNO3 + NOD.Fe + CuSO4 = FeSO4 + Cu 上述选项若为氧化还原反应,请用双线桥表示,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三、物质的量、摩尔、阿佛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和摩尔“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____之一,在理解概念时,不能按字面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是多少,它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是表示____的物理量而摩尔是____的单位,简称____,符号____物质的量”仅适用于____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很多,用“物质的量”来表示物质时,必须指明____,如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也可用化学式表示为1molH、1molH2、1molH+等2、阿伏加德罗常数(NA)____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mol任何粒子的____数符号是____,单位是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很精确的数值,____是它的近似值即NA=____3、物质的量(n)与微粒数目(N)之间的关系(1)n=____[推论](2)1mol任何物质中都含有____个粒子3)微粒个数之比等于其____之比4、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____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符号为____2)摩尔质量与式量(即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摩尔质量是以g/mol为单位在数值上等该微粒的____。
例如CO的摩尔质量为____,其数值与____相等3)摩尔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和式量三者在数值上相等,但单位不同如水的摩尔质量是____,1mol水的质量是____,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四、气体摩尔体积1、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关系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这三个因素1mol不同的固态物质及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_________ 1mol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气体______________,而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成是__________的,因此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________也可以说,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____________2、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____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其符号为Vm,数学表达式Vm=____,其单位为____或m3/mol在标准状况下,____mol任何____所占的体积都____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剖析a、四条件:温度:____℃;压强:____kPa;基准:____物质;对象:任何____体b、结论:____L;c、表达形式:____;d、单位:____。
五、物质的量浓度1、物质的量浓度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溶质B的____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是____注意以下几点:(1)体积是指溶液的体积,并非溶剂的体积;(2)取出任意体积的1mol/L溶液,其浓度都是____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则因体积不同而____2、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 定义式___________________(3)稀释规律: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所需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溶质为液体或浓溶液,上述仪器中的托盘天平、药匙可改为____2)配制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误差分析原理:__________________六、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有_________种组合方式2.胶体按照_________直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_________之间的分散系称做“胶体”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________体系3.鉴别方法:有些液态胶体外观上和溶液很难区别,利用_____________这种物理方法来区分它们七、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判断(必记内容)物质类型实例电解质酸、碱、盐、水HCl、NaOH、NaCl等非电解质某些气态氢化物、某些有机物、某些非金属氧化物NH3、CH4、酒精、蔗糖、CO2、、SO2等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盐HCl、H2SO4、HNO3、KOH、NaOH、Ba(OH)2等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H2CO3、醋酸、HClO、NH3·H2O、Al(OH)3等[练习1]有下列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②液态氯化氢;③盐酸;④蔗糖;⑤铁;⑥KNO3溶液;⑦二氧化碳;⑧熔融KCl填空(填序号):(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以上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5)以上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提示:a、能导电的物质有①金属单质与石墨等;②电解质溶液和熔融电解质,即“电解质+环境”b、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化合物 + 物质的类型”,即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非电解质c、强电解质和弱电解的判断:“电解质 +物质的类型”。
[练习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2CO3 : NH4NO3 : HClO: Ba(OH)2: 提示:强电解质电离中间用 “ 等号 ”,弱电解质电离中间用“可逆号”八、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需要记的内容)常用方法实验方法适用范围应用结晶、过滤溶解度有一定差异的物质的分离如NaCl和KNO3;食盐与水;泥沙与水萃取在不同溶剂中具有不同溶液性的物质的分离如氯水;溴水;碘水的分离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分离如汽油和水蒸馏相互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之间的分离如乙醇和水,石油的蒸馏[练习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不必加热的是 ( )A.过滤 B.蒸发 C.结晶 D.蒸馏[练习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 汽油和水 B.酒精和水 C.蔗糖和水 D.碘和水[练习3]欲将食盐、沙子、碘的固体混合物分开,最好的操作顺序是 ( )A.溶解、过滤、萃取 B.升华、溶解、过滤 C.升华、萃取、蒸馏 D.分液、结晶、再分液九、常见物质的检验(必记内容)待检物质使用的试剂检验方法现象反应原理① CO32-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待检物与盐酸混合,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Na2CO3 +2HCl=NaHCO3 + HCl=② NH4+NaOH溶液和红色的石蕊试纸待检物和氢氧化钠混合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在容器口NH4Cl +NaOH=③ Cl-硝酸银和稀硝酸向待检物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④ SO42-盐酸和氯化钡向待检物溶液中滴加盐酸,再滴加氯化钡Na2SO4 + BaCl2=⑤ SO2品红溶液将气体通入口红溶液中无⑥ Fe3+KSCN溶液向待检物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⑦ Fe2+KSCN溶液和氯水或双氧水向待检物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或双氧水无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掌握)1、步骤: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2、“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可溶性的强电解质才能拆,即“强电解质+可溶”;而难溶、难电离、气体、单质,氧化物均不能拆[练习1]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碳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理石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 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1)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OH-+H+ = H2O ( )(2)铁和稀硫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