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脉中考浮力.doc
3页把脉中考浮力江西永新芦溪中学 曾雄明 浮力解题在初中物理中算是难点,不少学生一碰到浮力题就觉得茫然,无穷着手,难以下笔那么,我们应如何来突破浮力解题的难点呢?下面是本人一些肤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 找出相同、相关、相似、相异的八对概念在浮力中有几个概念我们容易混淆,这些概念中有的相同,有的相关,有的相似,有的相异,正确的区分这些概念对我们解浮力题是必要的《一》 “漂浮”与“浮在液面”“漂浮”与“浮在液面”是两个相同的概念,表示物体静止在液面,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平衡《二》 “漂浮”与“悬浮”“漂浮”与“悬浮”是两个相似的概念,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平衡,它们的不同点是:“漂浮”是部分浸入,而“悬浮”是浸没《三》“上浮”与“浮在液面”“上浮”与“浮在液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上浮”是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且浮力大于重力,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向上作加速运动;“浮在液面”是在重力和浮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不过物体“上浮”的最终结果是“浮在液面”《四》“下沉”与“沉在液底”“下沉”与“沉在液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沉”是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且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向下作加速运动;“沉在液底”是在重力、浮力和底面支持力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不过物体“下沉”的最终结果是“沉在液底”《五》 “浸没”与“浸入”“浸入”与“浸没”是大概念与小概念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浸没”是指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而“浸入”可以是指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也可以是指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六》 “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与“物体浮沉的条件”“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重力等于浮力;“物体浮沉的条件”是: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七》 “排开”与“排出”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这个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其中指的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而不是指物体“排出”液体的重力当容器装满液体把物体放入液体中,这时“排开”和“排出”相同当容器未装满液体把物体放入液体中,这时“排开”和“排出”不相同《八》 “物体的体积”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体积”不一定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只有当物体浸没时“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而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物体的体积”大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找出相同相关, 区分相似相异,在比较中记忆,在理解中记忆,能使我们对物理概念、规律等记得更牢,理解的更清,使知识更具有条理性,更具有系统性,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掌握浮力解题的四个步骤1、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有的物体虽然浸没在液体中,但它不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例如:在河底有一凸出的岩石(如图一),体积为3m3,求它受到浮力是多大?图一 错解:F浮=V排ρ液g=3m3×1.0×103kg/m3×9.8N/kg=2.94×104N分析:很明显这是错误的,因为浮力是物体受到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这块凸出的岩石的下面根本就没有水,因此也就谈不上受到浮力的作用,所以这块凸出的岩石受到的浮力为零思考题:如图二,A、B、C、D四个物体的底部与容器的底部完全密合,问哪几个物休受到浮力的作用?(答案:C、D) 2、判断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浮力解题中常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二力平衡,有可能是三力或者四力平衡,如果在分析浮体受力时多了一个力或少了一个力,那么就导致解题全错,例:请分析下列各图中物休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1)A受重力G和浮力F浮两个力的作用 (2)B受重力G和浮力F浮两个力的作用这里千万不要误认为还受B上表面水的压力和B的下表面水的压力,因为浮力就是这两个力的合力,要不然就重复了一个力)(3)C受重力G和浮力F浮以及弹簧秤的拉力F拉三个力的作用。
(4)D受重力G和浮力F浮以及细绳的拉力三个力的作用 (5)E的受力题中没有作明显的说明,应分三种情况讨论:一、若E是沉在水底,则它应该是受重力G和浮力F浮以及容器底面支持力F支三个力的作用二、若容器底面对E的支持力为零,则E悬浮,这时E只受重力G和浮力F浮两个力的作用三、若容器底面和物体的底面完全密合,则E受重力G、E的上表面水的压力F压、以及容器底面支持力F支三个力的作用 3、如果物体平衡则物体受到向上力的和等于受到向下力的和以上五个图中我们可以分别列出如下力的平衡方程式:(1)G= F浮 (2)G=F浮 (3)G=F浮+F拉 (4)G+F拉=F浮 (5)一、G=F浮+F支 二、G=F浮 三、G+F压=F支4、利用G=Vρg和F浮=V排ρ液g将公式展开进行计算三、熟练浮力解题的四种方法浮力解题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有时是不同的题目用不同的方法,但也有时是同一题目可用不同的方法1、 压力差法:根据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F浮=F下-F上 F下表示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F上表示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2、 阿基米德原理: 根据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F浮=V排ρ液g)3、 力的平衡原理:根据物体在液体中平衡时所有向上力的和等于所有向下力的和 (εF向上=εF向)4、 称重法:根据物体在液体中失去的重力就等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 (F浮=G空视-G液视 G空视表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液视表示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例1: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 正方体的质量是7.9kg,用弹簧测力计吊入水中,上表面距水面1m,求(1)这个物体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分析:求这个物体受到的浮力可以用压力差法,也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1) 压力差法:F浮=F下-F上 =P下S下-P上S上=1×1.0×103×9.8×0.12-(1+0.1) ×1.0×103×9.8×0.12=9.8N (2) 阿基米德原理: F浮=V排ρ液g =0.13×1.0×103×9.8=9.8N 这道题的第二问就用力的平衡原理,正方体在重力、浮力、拉力三个力的作用下平衡,所以有:F浮+F拉=G,则F拉=G- F浮=7.9×9.8-9.8=67.62N 例2: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 用弹簧测力计吊入水中,并全部浸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7.62N,求正方体的密度;若把它吊入在另外一种液体中并浸没时的示数为69.58N,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下面我们不妨把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结合起来,来分析和解答这道题: 分析:(1)这个正方体很明显受到了水的浮力的作用(2)正方体在重力、水的浮力、拉力三个力的作用下平衡(3) G=F浮+F拉(4) 利用G=Vρg和F浮=V排ρ液g将公式展开进行计算Vρg=V排ρ液g+ F拉 即 0.13×9.8×ρ=0.13×1.0×103×9.8+67.62 解得ρ=7.9×103kg/m3 这道题的第二问的解题和第一问是类似的分析:(1)这个正方体很明显受到了未知液体浮力的作用(2)正方体在重力、未知液体的浮力、拉力三个力的作用下平衡(3) G=F浮+F拉(4) 利用G=Vρg和F浮=V排ρ液g将公式展开进行计算Vρg=V排ρ液g+ F拉 即 0.13×9.8×7.9×103=0.13×ρ液×9.8+69.58 解得ρ液=0.8×103kg/m3思考题一:请比较下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1. 同一铁块浸没在水面下1m深处和水面下2m深处 (答案:一样大)2. 同一铁块浸没在水中和煤油中 (答案:水中大)3. 同一铁块放在水中和水银中,静止后。
(答案:水银中大)4. 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木块投入水中,静止后 (答案:木块大)5. 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木块投入水银中,静止后 (答案:一样大)6. 体积相等的铁块和木块投入水中,静止后 (答案:铁块大)7. 体积相等的铁块和木块投入水银中,静止后 (答案:铁块大)思考题二:体积为1dm3,质量为0.5kg的物体投入水中,静止后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大?(答案4.9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