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心得读哲学想哲学是很好的一件事.doc
5页学习心得 读哲学想哲学是很好的一件事今天,在冯友兰的著作中读到《理智的世界与感觉的世界》一节,自己也忽发对世界一些片言感悟: 世界的真实与玄妙,你我真的懂得?世界本就是个自然世界,原无名 ,包括人也原无名,是人类给它或自己起了很多名,分了很多类,造了很多所谓文化人类称为其是一种高尚一种文明人类在自然界,现在感觉,已似乎有绝对的魄力、勇气、智慧、创新、实践来掌控、开发、利用自然, 并可接近、 已正在接近自然的真道这里似乎有些狂妄、不可思议,但多时,是些相对理智的与自然相处之术在柏拉图哲学里,世界被分为此世界与彼世界"此世界是感觉的, 彼世界是理智的; 此世界是时间的,彼世界是永久的"西洋哲学史"两世界系统"成立,实始于柏拉图"于此有三个床:一是天然的,我们可说是帝天所造一是木匠所造而画家所造,及其第三"(巜共和国》五九七节)冯友兰在此称画家"距王及真理,隔三阶段":床在画家画笔之下如镜中影,是艺术家在其艺术中的表现;木匠手下之床是具体的木匠之眼中的床;上帝之造的"床",是自然而然状态下的床冯友兰在此称画家"距王及真理,隔三阶段",其大概是说,画家所创作的作品世界是隔着自己认识的艺术世界、他自己依据木匠手下的创造世界、上帝之"造床"世界。
画家只有跨跃这三阶段, 才是触到王与道可见人感觉的世界,是自我艺术的世界,人真正想认清真正的世界,要跨越自我局限、外界人为的局限、自然本身的局限,才可弄懂真的王与道王道”,最早出自孟子之说 儒家讲:圣人当了君王,其统治即是王道,故也可说成“圣王之道” 这里王比圣人要更高级如上帝或绝对神人,这里的道也不是圣人统治的那种所谓"王道",而是绝的"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 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可见,老子这里的"道"是指极大的自然之道:这大世界中一切事物运行的规律巜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是玄妙的道巜道德经》:"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万物,有其简单的解释 《淮南子·天文训》 : “道 ( 曰规) 始于一 , 一而不生 , 故分而为阴阳 , 阴阳合和而万物生。
故曰: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道就是一 , “二”是“阴阳” ,三是“阴阳合和” 可见古哲人其称谓的"道"应多指的特大特玄、又生之简单又极深奥的道从人生哲学方面讲是人道的真正规律,生与死的真实之道"灵魂是神之确切的像,是不死的,明确的,齐一的,不可毁的,不变的;肉体是人之确切的像,是有死的,无知的,非齐一的,可毁的,可变的"(巜非都》八0 节)大道里也最能认清人的灵魂与肉体的状态我们人类其文明的终极目标是认清自然之道后,最能认清人的灵魂与肉体的状态,而后求得其更好的状态有人说:人越知识,越接近上帝我只能说是在人顿悟与合理利用知识的前提面前冯友兰:"哲学即是灵魂转变之程序;依此程序,灵魂自黑暗的感觉的世界归于真实"哲学是人认识自我最玄妙之处——灵魂的最好的途径读哲学想哲学是很好的一件事:世界也忽然清澈之极;每一天也忽然清晰之极;每个人与物也忽然清透之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