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读后感_1700字.docx
3页《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读后感_1700字《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读后感1700字感谢无数人的付出,让我们有现在如此进步而又安逸的生活这些伟大的政治领袖,是真的为共产主义奋斗了终身实际上是很感动的而其中毛主席的功与过,是历史和时间自会给我们的答案而非凡人轻易就可以点评的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罗斯·特里尔19个笔记◆第二章为何求知(1910—1918)>>毛泽东认为,组织者的天才就在于,他能够把各种人的长处结合起来他不应暴露别人的弱点,或者反复指责别人的弱点,而应当鼓励把所有积极的因素联合起来◆第六章把握未来(1935—1936)>>长征是在进行过程中才逐渐成形并有了策略和目的长征在它结束很久以后才被人称为“长征”;在开始时,那只是痛苦的撤退◆第十六章退却(1961—1964)>>毛泽东激动起来:“你这个人尽是形而上学为什么要打预防针?不要打,要受点影响才好,要钻进去,深入角色,然后再爬出来◆第十七章乌托邦的愤怒(1965—1969)>>“我们的革命不能只是简单地巩固已有的胜利毛泽东对这几位法国人补充说>>“现在,几盒香烟就能收买一个党支部书记,”毛泽东在一次党内会议上说,“如果把女儿嫁给一个干部,那就要什么有什么。
[4]无论毛泽东的期望有多高,他都不指望党来完成>>他担心1949年后出生的3亿年轻人太软弱,必须让他们经历自己的斗争>>过了一会儿,他注意到不吸烟的人是多数不要担心我们是少数,”他对吸烟的人说,“我行我素嘛>>毛泽东问斯特朗女士的六个朋友他们对国际形势的看法答案没有引起他的兴趣他说,六个人观点一致,这表明是事先协调过的如果有人观点不一样,那会更有意思[21]>>在挑战命运时,猴王孙悟空对待逆境有一个绝招他从身上拔下毛来——“毛”这个字恰巧跟毛泽东的姓是同一个中文字——把它咬碎,再喊一声:“变!”随后每段碎毛都会变成一只小猴子,于是他身边就有了一支支持者大军>>“文化大革命”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试验年轻人被认为没有受过旧习惯的腐蚀他们的教育是纯粹中国式的,没有受到来自中国以外世界的歪曲作为新中国原生态的产品,难道不是已证明他们有“更多的真理”了吗?>>“大跃进”时,毛泽东相信可以把党当作工具来利用文化大革命”时他不相信这一点了他把小鬼儿们招呼来攻击共产党毛泽东放出红卫兵,并且让他们确信“造反有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邀请他们“砸烂旧世界”>>开始的时候,他们的目标是文化方面的他们砸烂寺庙,抄知识分子和富人的家,寻找看上去是“资产阶级的”或“修正主义的”东西。
>>首先,太阳镜是不能接受的;国际象棋苏联味太浓,过不了第二关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以外,几乎所有的书都是可疑的烧书就像激动人心的篝火,观看烧书是有趣的娱乐>>红卫兵们在造反中找到快乐,有他们自己的理由他们是失落的一代,突然之间意识到被别人发现了他们上了中学,但是在那里被唤起的期望不可能实现大学里的位置或城市里的工作岗位对他们来说都太虚无缥缈了>>一群红卫兵在半夜冲进彭真的家,打开卧室里的灯,命令这位倒台的市长起床到闹市区接受批判彭真惊讶得脸都变得灰白了,”年轻的狂热者在令人透不过气的报告中写道,“他甚至连衣服都没有穿好[30]>>红卫兵献身于毛泽东犹如信徒们对待先知,很多人都是真诚地献身但是,一个17岁的中学生是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意图的对他或她来说,批斗那些“黑帮分子”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乘专列到北京见毛主席并“参加革命”,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心简单模仿行为远远超出了这些话的含义◆第二十章破碎的幻梦(1973—1975)>>“吃饭于前,又拉屎于后,”毛泽东说,“并不等于白吃◆第二十一章飞鸣镝将坠(1976)>>毛泽东年龄越大,越相信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即使当他对学校的仇恨增长时也是如此,而学校的任务正是要培养这种主观的意志。
他甚至说:“书读得越多,就越蠢[5]他贬低教授们他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睡觉,考试时可以作弊他把作家们送到偏远的村庄去种稻子>>1976年不是1927年在心怀绝望的农民寻找词语来总结毁坏他们生活的弊端时,政治口号会传播得很快,但口号在清华不能像那时一样“长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