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唐宋诗之差异.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646692
  • 上传时间:2018-09-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9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唐宋诗之差异___分析杜甫《咏怀古迹》与王安石《明妃曲》差异石小凡 中文 1202 12101216 杜甫的《咏怀古迹》是他在大历元年于夔州写成的杜甫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只做了个小官安史之乱,投奔肃宗,却因上书,触怒肃宗而被贬杜诗借古迹抒怀,诗人把自身之感、时事之感概括于诗中全诗感情深厚,转折跌宕《唐宋诗醇》评价杜甫这首诗“咏明妃者,此为第一” 清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中说“此篇温雅深邃,杜集中之最佳者”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咏昭君者,此为绝唱”嘉佑三年,王安石当地方官,当时北宋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尖锐王安石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他提出了人才问题的严重性与迫切性,认为“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甚易也”,他提出了一套健全合理的制度“教之”、 “养之”、 “取之”、 “任之”,但仁宗却未采纳王安石写此诗的目的是“不平则鸣” ,通过王昭君抒发知音难求、有志难展的感慨杜诗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写昭君村所在的地方,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诗人用简短而又雄浑有力的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进一步写出了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点名昭君“怨恨”的主题。

      诗人于诗中寄托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借昭君遗憾西域,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 这首诗以情为主,含蓄隽永,读来一唱三叹,深情远韵诗歌押韵,“村”、 “昏”“ 魂”读来朗朗上口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 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 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构思新颖,对题材的处理有所突破, 立论深刻为毛延寿翻案, 指出昭君入塞, 也是其幸全诗采用铺陈手法,以叙事为主,议论见长最后两句议论,采用的是汉代陈阿娇的典故,抒发自己知音难求、有志难展的感慨诗作有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 语言通俗易懂,但总体上,诗作不够含蓄精炼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唐宋诗的区别一、唐诗主情,含蓄隽永,宋诗“以议论为诗”,喜好说理议论深刻,给人启发、警醒作用,但议论入诗过多,也导致了宋诗味不浓,降低了其艺术魅力二、唐代诗歌语言经锤炼, 含蓄,意味深长,富有音乐美, 宋诗语言通俗化,有时诗中运用口语,清新淡朴三、唐诗即诗,宋诗却具有散文化倾向。

      总之,宋诗是在唐诗高度成熟的阶段发展而来,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虽然有些人极力赞赏唐诗,而全盘否定宋诗比如,陈子龙在《陈忠裕公全集》中称“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故终宋之世无诗” 而照钱钟书先生的意见, 宋人学唐诗不像唐诗, 正是宋诗的创造性与价值所在吴之振在《宋诗钞序》中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因此,其实无论唐诗还是宋诗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我们只要善于吸收,取长补短,那么,它们都将是我们学习的知识宝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