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10页山东省淄博市沂源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 2CO2(g)+S(l) △H<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参考答案:D略2. 下图有关电化学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D略3. 参考答案:A略4. 将氯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将依次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有白色沉淀产生等现象这些现象与氯水所含的下列哪种微粒无直接关系 A.HClO B.H2O C.Cl— D.H+ 参考答案:B略5.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气液分离;②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ks5uA.① ② B.② ④ C.③ ④ D.② ③参考答案:B略6. 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乙醇和CCl4溶液的混合物;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物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参考答案:A略7. 加强食品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保护公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下列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范畴的是A.三聚氰胺 B.苏丹红 C.亚硝酸钠 D、葡萄糖参考答案:略8. 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合金不具有金属光泽 B.金属和非金属之间不可能形成合金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D.钛合金是使用最多的合金参考答案:C略9. 一定温度下,将a mol PCl5通入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g)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此时再向容器中通入a mol PCl5,同样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测得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p1>p2 B.PCl5的分解率增大 C.p1>p2 D.Cl2的体积分数减小参考答案:AD略10. (2015?南京校级模拟)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A.实验①中溶液变黄色B.实验②试管中混合溶液变血红色C.实验③中烧瓶内溶液变红色D.实验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参考答案:A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氨的制取和性质. 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氯气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B.铁离子与KSCN结合生成络离子;C.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液显碱性;D.葡萄糖中含﹣CHO,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氧化亚铜.解答:解:A.氯气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则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故A错误;B.铁离子与KSCN结合生成络离子,则观察到溶液变为血红色,故B正确;C.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液显碱性,则可观察到红色喷泉,故C正确;D.葡萄糖中含﹣CHO,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则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离子检验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方案的评价性和操作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1. 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C12. 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利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定1-溴丙烷和2- 溴丙烷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C.将CH3CH2Cl与Cl2在光照下反应制备较纯净的CH2ClCH2ClD.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温度越低越好参考答案:A略13.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B.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C.化学键的断裂会放出能量D.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参考答案:A14.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 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 L -1,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 Y> X B.元素X与M形成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可以是正四面体型、直线型或平面型等 C.工业上利用M、Y的单质合成化合物时,应选择的条件为低温、高压和适当催化剂等D.将X Z2通入W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生成的盐一定只有一种参考答案:B略15.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 Na+ NO3- Cl- B.K+ Na+ Cl- NO3-C.K+ Na+ Cl- CO32- D.K+ NH4+ SO42- NO3-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学反应方程式: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应是放热反应.(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冷却, .(3)反应进行一段时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然后,再通过 (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参考答案:(1)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放热;(2)加热乙醇,便于乙醇的挥发;冷却,便于乙醛的收集;(3)乙醛、乙醇与水;氮气;(4)乙酸;C;蒸馏.考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铜越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Cu与水;反应需要加热进行,停止加热反应仍继续进行,说明乙醇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2)甲是水浴加热可以让乙醇在一定的温度下成为蒸气,乙是将生成的乙醛冷却;(3)乙醇被氧化为乙醛,同时生成水,反应乙醇不能完全反应,故a中冷却收集的物质有乙醛、乙醇与水;空气中氧气反应,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主要是氮气;(4)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是酸,碳酸氢钠可以和乙酸反应,通过蒸馏方法分离出乙醛.解答:解:(1)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过程:金属铜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铜,2Cu+O22CuO,氧化铜将乙醇氧化为乙醛,CH3CH2OH+CuOCH3CHO+Cu+H2O,反应需要加热进行,停止加热反应仍继续进行,说明乙醇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放热;(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是热水浴,作用是乙醇平稳气化成乙醇蒸气,乙是冷水浴,目的是将乙醛冷却下来,故答案为:加热乙醇,便于乙醇的挥发;冷却,便于乙醛的收集;(3)乙醇被氧化为乙醛,同时生成水,反应乙醇不能完全反应,故a中冷却收集的物质有乙醛、乙醇与水;空气中氧气反应,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故答案为:乙醛、乙醇与水;氮气;(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乙酸,四个选择答案中,只有碳酸氢钠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实现两种互溶物质的分离用蒸馏法,故答案为:乙酸;C;蒸馏.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乙醇化学性质的实验综合题,涉及有机方程式书写、对装置的理解评价、物质的分离提纯等,难度中等,注意理解乙醇催化氧化原理.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命名 参考答案: 2,5,7-三甲基-3-辛炔 18. 写出结构简式:2,4,6-三硝基甲苯 参考答案:19. FeCl3在选修四中出现的次数较多,可见其重要性.(1)在演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向H2O2 溶液中分别滴入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 (1分),画出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的能量-反应进程对比图,并作必要的文字注明(3分) (2)在演示增加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中,稀FeCl3溶液与稀KSCN溶液混合,溶液呈较浅血红色。
将该浅血红色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稀KSCN溶液,红色变得更深的是________(1分), 从化学平衡常数的角度加以分析(3分)(温度不变,假设后加入的FeCl3溶液和稀KSCN溶液都是各自起始浓度的10倍)(3分) (3)分别取若干毫升稀FeCl3溶液与稀KSCN溶液混合,溶液呈较浅血红色限用FeCl3、KSCN、 KCl三种化学药品,为证明FeCl3溶液与KSCN溶液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至少还要进行( )次实验A.1 B.2 C.3 D.4(4)实验室配制和保存FeCl3溶液,要向其中加入________,防止其水解变质5)0.1mol·L-1 FeCl3溶液中的c(Fe3+) 比0.1mol·L-1 (NH4)Fe(SO4)2溶液中的c(Fe3+)______. 参考答案:(1)FeCl3溶液; 图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