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微考点分类练习——滑轮(含答案).pdf

16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77553852
  • 上传时间:2024-08-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5M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微考点分类练习一一滑轮一. 选择题L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将下列重物匀速提升.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下列几种情况中,物重最大的是2.如图所示的滑轮中作为动滑轮使用的是( )3 . 如图所示滑轮组,挂上a, b两个物体后恰好静止,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现在在a, b物体上再分别挂上一个质量相等的小钩码,则装置将会出现/ / ✓ / ✓ / / /A. a 下降 B. a 上升 C.仍保持静止 D.无法判断4 . 如图所示,重为8牛的物体A 和重为1 2 牛的物体B 都处于静止状杰,关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 受到的合力为4 牛 B . 物体B 受到的合力为4 牛C . 滑轮C 的优点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D . 物体A 向下移动10厘米,则物体B 向上移动20厘米5. 某人到健身房进行健身活动. 用如图图所示的牵引装置来锻炼腿部和手部肌肉功能. 使用时,( 1)绳 A 处固定不动,手在B 处用力FB拉绳,使重物G 匀速上升;( 2)绳 B 处固定不动,腿在A 处用力R 拉绳,使重物G 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A > FB B. FA< FB C. FA= FB 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6 .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力均不计。

      装 置 甲 中 & 和 F2表示沿不同方向拉绳子,乙装置中F3表示竖直向上拉绳子;用 Fl、邑、F3分别将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乙A . 甲装置为动滑轮,乙装置为定滑轮B. Fi、Fz、F3所做的功相等C . 拉力大小关系是:FI= FZ=F3D. &、F2所做的功相等,但比F3做的功少 7 .如图所示,A C > B C , 把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斜面AC 、B C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R、F2,功率分别为PI、P2,则 ( )C. Fi=Fz Pi=Pz D. F1VF2PiP28 . 图甲、图乙由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的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 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拉力是乙的拉力的2倍B .乙拉绳子的速度是甲拉绳子速度的2倍C.甲拉绳子的功率小于乙拉绳子的功率D.如果考虑滑轮的质量,图甲装置的机械效率比图乙的小9 .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40 0 N , 受到的摩擦力为2 0 0 N , 用 力 F拉动木箱使它匀速直线运动了 3 m ( 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F的大小为40 0 N B .拉力F的大小为2 0 0 N C.绳自由端移动了 6 m D.绳自由端移动了 9 m1 0 .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 8 5 N 的水泥桶,动滑轮重为1 5 N ,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工人在将水泥桶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 水泥桶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A .水泥桶匀速上升的速度为3 m / sB. 0 ~ 1 0 s 内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做的功为9 0 0 JC . 0 ~ 8 s 内建筑工人对水泥桶做的功为6 8 4JD.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的功率为3 0 W1 1 .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1 2 0 0 N 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 . 2 m / s , 工人对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拉力移动的速度为v,考虑动滑轮重、摩擦等因素,下列各组值中可能的是( )A. F = 40 0 N , v = 0 . 8 m / s B. F = 3 0 0 N , v = 0 . 8 m / sC . F = 40 0 N , v = 0 . 6 m / s D . F = 3 0 0 N , v = 0 . 6 m / s 二、填空题1 2 .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 杠杆,这种杠杆的优点是_ ;某一杠杆工作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则动力与阻力之比是动滑轮实质上是一杠杆;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拉着一重为3 0 0 N的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了 0 . 5 米,如果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竖直向上的拉力尸是 N,拉力做得功是 J .13 . 人们为生活的方便,常常使用机械,使用机械时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但都不能省 .如 图 所 示 使 用 的 机 械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省 .该同学把重为4 0 0 N的物体从长为2 m 的木板上推到高0 . 5 m 的车上( 假设木板光滑) ,则在此过程中,人施加的推力至少为 N .14 . 如图所示,工人用25 0 N 的力将重4 0 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2 m , 共用了 10 秒,若在此过程中 ( 忽略绳重和摩擦)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m,物体上升的速度是 m / s , 动滑轮的重是 N,如果被提升的物体重8 0 0 N , 则工人需要用 N的力能将物体提升.15 .如图所示,重为5 0 N 的物体在3 0 N 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2 m , 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 N , 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m , 若物体的重力变为8 0 N , 则拉力 16 .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及摩擦不计,动滑轮重力为2 N .当B物体重力为8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降。

      1 )以 上 装 置 中 属 于 动 滑 轮 的 是 ( 填字母) 2 )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为 N »(3)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体A,使其向左匀速运动, 则这个力F大小应为 N o三、作图题17 .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18 .如图所示,某人站立在地面上用滑轮组将物体A匀速向上拉起,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 替绳子画出所用滑轮组绳子绕法审四、实验题19. 在下图中,甲是用绳和木棍体验“ 滑轮组”威力的装置;乙是正在旋转着升降的滚摆.( 2)图乙说明了五、解答题19. 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为1k g ,挂在动滑轮上,弹簧测力计拉力 方向竖直向上,动滑轮的重、绳的重和大小均不计,且不考虑一切摩擦,g取10 N / k g .求:( 1)物体A静止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 2)若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 ,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 3 ) 物体A 的密度是多少?20 21年中考物理复习微考点分类练习——滑轮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 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将下列重物匀速提升,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下列几种情况中,物重最大的是【 答案】C2 .如图所示的滑轮中作为动滑轮使用的是( )3 . 如图所示滑轮组,挂上a , b两个物体后恰好静止,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现在在a , b物体上再分别挂上一个质量相等的小钩码,则装置将会出现A . a下降 B . a上升 C.仍保持静止 D.无法判断【 答案】B4 . 如图所示,重为8牛的物体A和重为1 2牛的物体B都处于静止状态,关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A 受到的合力为4 牛B . 物体B 受到的合力为4 牛C . 滑轮C 的优点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D . 物体A 向下移动10厘米,则物体B 向上移动20厘米【 答案】C5 . 某人到健身房进行健身活动. 用如图图所示的牵引装置来锻炼腿部和手部肌肉功能. 使用时,( 1)绳 A 处固定不动,手在B 处用力FB拉绳,使重物G 匀速上升;( 2)绳 B 处固定不动,腿在A 处用力R 拉绳,使重物G 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A >FB B. FA< FB C. FA= FB 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B6 .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力均不计。

      装置甲中R 和 F2表示沿不同方向拉绳子,乙装置中F3表示竖直向上拉绳子;用 R 、F2、F3分别将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装置为动滑轮,乙装置为定滑轮B. R 、F2、F3所做的功相等C .拉力大小关系是:FI=FZ=F3D. &、F2所做的功相等,但比F3做的功少【 答案】B.7 . 如图所示,A O B C ,把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斜面AC、BC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i、F z ,功率分别为Pi、P 2 ,则 ( )A. FIP2【 答案】B.8 . 图甲、图乙由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的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 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拉力是乙的拉力的2 倍B.乙拉绳子的速度是甲拉绳子速度的2 倍C.甲拉绳子的功率小于乙拉绳子的功率D.如果考虑滑轮的质量,图甲装置的机械效率比图乙的小【 答案】A B9.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4 00N ,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 ,用 力 F拉动木箱使它匀速直线运动了 3 m ( 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大小为4 00N B.拉力F的大小为200NC.绳自由端移动了 6m D.绳自由端移动了 9 m【 答案】C o1 0.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8 5 N 的水泥桶,动滑轮重为1 5 N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工人在将水泥桶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 水泥桶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A .水泥桶匀速上升的速度为3m/sB. 0~10s内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做的功为900JC. 0~8 s 内建筑工人对水泥桶做的功为684JD .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的功率为30W【 答案】BC1 1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12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 .2 m /s,工人对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 , 拉力移动的速度为v , 考虑动滑轮重、摩擦等因素,下列各组值中可能的是( )A. F=400N, v=0. 8m/s B. F=300N, v=0. 8m/sC. F=400N, v=0. 6m/s D. F=300N, v=0. 6m/s【 答案】Ao二、填空题12.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 杠杆,这种杠杆的优点是_ ;某一杠杆工作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 倍,则动力与阻力之比是动滑轮实质上是—杠杆;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拉着一重为300 N 的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了 0 .5 米,如果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竖直向上的拉力尸是 N ,拉力做得功是 J. 【 答案】 ( 1 ) . 费力 ( 2) . 省距离 ( 3 ) . 1 : 4 ( 4 ) . 动力臂是阻力臂2 倍的省力杠杆 ( 5 ) . 1 5 0 ( 6) . 1 5 01 3 . 人们为生活的方便,常常使用机械,使用机械时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但都不能省 .如 图 所 示 使 用 的 机 械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省 .该同学把重为4 00N的物体从长为2m 的木板上推到高0 . 5 m 的车上(假设木板光滑),则在此过程中,人施加的推力至少为 N.【 答案】 (1 ). 功 (2 ). 力 (3 ). 1 0 01 4 . 如图所示,工人用2 5 0 N的力将重4 0 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 , 共用了 1 0 秒,若在此过程中(忽略绳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m,物体上升的速度是 m / s , 动滑轮的重是 N ,如果被提升的物体重8 0 0 N, 则工人需要用 N 的力能将物体提升.【 答案】 (1 ). 4 (2 ). 0 . 2 (3 ). 1 0 0 (4 ). 4 5 01 5 .如图所示,重为5 0 N的物体在3 0 N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2 m , 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 N , 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m , 若物体的重力变为8 0 N, 则拉力F为 N. 【 答案】1 0 ; 4 ; 4 5 »1 6 .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及摩擦不计,动滑轮重力为2 N.当B物体重力为8 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降。

      1 )以 上 装 置 中 属 于 动 滑 轮 的 是 (填字母)2 )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为 N„(3 )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体A ,使其向左匀速运动, 则这个力F大小应为 No【 答案】(1 ) M ; (2 ) 5 ; (3 ) 1 0三、作图题1 7 .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 答 案 】回1 8 .如图所示,某 人 站 立 在 地 面 上用滑轮组将物体A匀速向上拉起,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所用滑轮组绳子绕法丁【 答 案 】如图所示:四、 实验题1 9 . 在下图中, 甲 是 用 绳 和 木 棍 体 验 “ 滑轮组”威力的装置;乙是正在旋转着升降的滚摆.1( 1 )图甲证明了( 2 )图乙说明了【 答 案 】 (1 ).滑轮组可以省力 (2 ).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五、解答题1 9. 如图所示,物 体A质 量 为1 k g ,挂在动滑轮上,弹簧测力计拉力 方向竖直向上,动滑轮 的 重 、绳的重和大小均不计,且不考虑一切摩擦,g取1 0 N/ k g .求: ( 1 ) 物体A静止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2 )若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 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 ) 物体A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⑴ 5 N. (2 ) 3 N, 4 N. (3 ) 2 . 5 X 1 03k g / m3.【 解析】( 1 ) 由 G A = m A g = l k g X1 0 N/ k g = 1 0 N, 由 F = G / 2 = 1 0 N/ 2 = 5 N;( 2 ) 对滑轮受力分析对A的拉力:R = 2 X3 N= 6 N,对 A受力分析:F祈G 「R = 1 0 N- 6 N= 4 N;( 3 ) 由 F 浮= P *g V 攥得:V # = F 滓 / P *g = 4 N/ l X 1 03k g / m3X1 0 N/ k g = 4 X1 0 V ,浸没:V 产V掉 = 4 X1 0 ' 'P A = n u / VA= l k g / 4 X 1 0- 4m3= 2 . 5 X 1 03k g / m3;答:( 1 ) 物体A静止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 N;( 2 ) 物体A受到的浮力是4 N;( 3 ) 物体A的密度是2 . 5 Xl ()3 k g / m 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