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九.doc
12页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宣詔品第九)宣化上人主講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七日於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宣詔品第九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神龍是唐朝中宗的年號,上元日即是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七月十五就叫中元日武則天是唐朝女皇帝,非常篤信和擁護佛教,可是這位女皇帝她很不守規矩,什麼事情她都敢做但她倍佛,故她將當時的大德高僧都請到宮中供養中宗是武則天的兒子,在位沒幾年,武則天將他貶為廬陵王,而自己即位做皇帝她下一詔書,說:「我已經迎請嵩嶽慧安師及北宗神秀師到宮中供養我處理萬種國事閒暇之餘,常常研究頓教法門可是這兩位法師都推讓說:我們的道德不如南方廣東惠能大師,他是密受五祖弘忍大師衣缽,傳佛心印真正繼承者,可請他來問一問所以現在我派遣宮中內侍(即宮中的太監),名叫薛簡,帶著皇帝的詔書來迎請大師但願大師憫念眾生,速來京——長安」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六祖大師作了一道表章,也就是回一封信說:「我很多病啊!」其實六祖大師沒有病,不過這是說方便語,並非打妄語,為什麼呢?因六祖大師不願見皇帝,尤其不願見女皇帝,更何況她不講規矩又不守戒律,所以不高興去見她。
但六祖不能說:「你是女皇帝,我是祖師,我不需要見你這個女皇帝」所以就辭疾推託說:「我年紀老了,有很多病痛我願終老於林麓間」這是第九品,在丁福保註釋的本子上說是護法品,是錯誤的,應該是「宣詔品」宣即皇帝請六祖到宮中供養,詔即是詔書;宣讀他的詔書請其到京都去,不能算是護法品薛簡說:「京城那些禪師大德都如此說,若你想明白道法,必須要坐禪修習定力假設不由禪定得到解脫的話,這是決無可能的事我不知祖師您所說的法如何?」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六祖大師雖不識字,但所講的卻非一般人所能悟到的他說:「道是從心裡邊悟出來,怎麼是單單在坐呢?單坐是不可以的,你一定也要明理,開悟佛法的道理,這就叫「解」坐是行,若單行不解,這是愚癡;若單解不行,這是口頭禪所以明白後還要身體力行,而非一天到晚坐著坐著,坐了幾十年一點道理也不懂,自己心裡也不會開悟」金剛經上說:「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若說佛好像是坐著或躺著,這是行旁門外道為什麼呢?因為佛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他也不生也不滅,這個才是如來清淨禪。
一切法本來是空寂的,這是如來的清淨坐究竟也無所證得,況且要你總是打坐耶?總是打坐也是一種執著弟子回宮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盡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薛簡說:「弟子回京時,皇帝一定要問我的,願祖師您大發慈悲,指示以心印心重要的道理,好讓我回去稟告皇帝,及令京城裡所有學道的人都知道就好像一盞燈能將百千盞燈點著了,使黑暗的地方都得到光明,使光明無有窮盡」六祖大師說:「道的本體,也就是性的本體,是沒有明,也沒有暗,明暗只是代謝的意思明來則暗去,暗來則明去,明是代替這個暗,暗是代替這個明你所聽說的『明明無盡』,這也是個有盡為什麼呢?因它是個對待法,明對著暗,有對待就會有盡了所以維摩經上說:「法是無可比擬的,它是絕待而非相待,是絕對而非相對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薛簡說:「明就是譬喻智慧,暗就是譬喻煩惱所有修道的人,若不以智慧照破所有的煩惱,則從無始劫到現在的生死,憑什麼可以出離呢?」師答:「煩惱即是菩提覺性,你不要將煩惱和菩提分為兩個,它們是沒有分別。
假使你要用智慧照破煩惱,這是二乘聲聞、緣覺的見解,而非大乘的唯一佛乘聲聞、緣覺就如羊車、鹿車此等的機緣,而最上智意和最大善根的眾生,他所修行的方法就完全不是這樣如何是大乘見解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薛簡問:「什麼是大乘見解呢?」六祖大師答:「明與無明,在凡夫看來是兩種迥然不同,但有智慧的人就明白其性沒有兩樣,無二之性,這就是實性什麼叫實性呢?就是在愚癡的眾生上,它不減;在聖人地位上,它也不增處煩惱境界它不亂,在禪定時它也不靜寂它是亦動亦靜,亦靜亦動,不斷亦不常,不來亦不去,不在中間,不在內外,不生不滅,性也如如,相也如如,性相都是一樣它是常住不動,所以為它取名叫作『道』」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薛簡問:「大師所說的不生不滅,與外道所說有什麼兩樣呢?」六祖答:「外道所說的不生不滅,是滅後就不生,將生停止,以生來顯滅,故它將生滅說成兩個。
雖說它是滅,卻不是真滅雖繼續生,卻說不生而我所說的不生不滅,本來它就沒有生,所以現在它也沒有滅,故我所說的不生不滅是和外道那種說法不同你若想知傳心妙法、心地法門的重要性,就不要思量一切的善和一切的惡,這時你自然會明白這個道理,而得入本有清淨的心體——它是永遠湛然清清淨淨,而非暫時清淨雖它是湛然常寂,但它真空裡有妙有,其微妙的用途比恆河沙都多」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闕表奏師語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師若淨名托疾毘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慼荷師恩頂戴無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缽敕韶州刺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薛簡蒙大師指示教導後,忽然間也開悟了,於是向大師頂禮辭別回到皇宮去他將六祖大師所說的道理寫在奏章來奏明皇帝在那年的九月三日,有一詔書獎諭六祖大師說:「大師您以老疾辭謝召請,且為朕來修道,您真是國家的福田,國家最有修行的高僧大師您就像淨名經的維摩居士,託疾在毘耶城您闡揚大乘的佛法,在南華寺傳諸佛心印的法門,所談的是不二法門——生滅亦如,性相不二之法薛簡回宮後,將您所說的道理傳達給我,您的知見就是如來知見朕在多劫廣做善事,故現有這種的慶幸,也因我前生種了很多菩提善根,才能遇到祖師您出世,令朕亦即刻明白上乘的妙理。
朕蒙您的教化,對大師感恩不盡,朕天天將您所說的道理,頂戴叩頭無已,故朕奉上名貴的高麗國所朝貢的磨衲袈裟」這袈裟我看過,是武則天送給六祖大師,上面有很多塊,每塊上繡一佛像,據說是武則天親手所繡武則天的詔書繼續說:「又奉上水晶缽......」水晶缽,像玻璃似的,內外透徹「我敕令韶州刺史,修飾新州您所造的寺宇,並賜大師舊居出生地,造一寺院叫國恩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