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全文明驾驶[安全驾驶、感受文明].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18199967
  • 上传时间:2023-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全文明驾驶 [ 安全驾驶、感受文明 ]瑞士的交通――人文素质和政府管理的完美结合 瑞士是世界上最安全驾驶的地方, 去年的交通事故率也是全球最低 这和瑞士政府的严格管理分不开, 另外也与瑞士人对安全驾驶的透彻理解息息相关首先谈一下瑞士的政府,瑞士实行联邦制,由 26 个州组成,州下设市、镇,全国共有 3000 个基层行政区各州都有自己不同的宪法、法律、教育制度、税收制度等充分民主是瑞士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每个州都有给外籍人士授予签证的权利, 而不是统一的全国性管理所以如果说有人拿到苏黎世的签证的话, 买车上牌就只能在苏黎世州,牌照上字母 zh,表示苏黎世,在有些州除了拥有瑞士护照和永久居留权的公民外 (c permit) ,其他签证人员都只能使用临时牌照,每年都要去警察局报检瑞士的交通著称于欧洲纵观瑞士国家版图,南北 220 公里,东西 350 公里,铁路有 5300 公里,公路有 7 万多公里,铁路和公路几乎通到每一个村镇 这样的交通密度在全球是数一数二的 瑞士的公路质量很好, 极少有国内到处出现的路面断裂和暗坑, 路面都非常整洁和相对于国内来说的平滑 ( 车胎会比国内的用的久,理论上同条件下同车加速起步会比国内慢,可惜没条件测试 ) ,所以驾驶的时候并不需要担心由于路面状况引起的突发事件。

      连接各个城市的除了主干道外,还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都是单向 3 车道,行驶规则也和国内一样,全国限速 120km/小时,公路上摄像机遍布各个地点,只要超速驾驶,驾驶员就可以看到前方有灯光一闪,就等着收罚单吧上次一个朋友去苏黎世, 150km/小时在超车道超车,突然前方灯光一闪,3 天后,他就拿到 150 瑞法的罚单但是这个系统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对欧盟的车监管不够, 由于瑞士不属于欧盟, 所以只要不是与瑞士交界的几个欧盟城市的车,在这里都不必理会 120km/小时的限制,因为罚单没地方投但是也不能太过头,有一次一队德国摩托车队在高速上跑上了 160km左右,刷的几下从我左边超过, 惊得我左手抖了抖 10 分钟后,我就看见他们都被警车拦下停在慢车道接受审讯,也不知道警车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 而且还不是辆挂警车装备和写有 police 字母车,估计是伪装成普通车辆的游击车现在瑞士政府也在和欧盟积极合作,以解决跨国的交通问题如果想在瑞士开车,首先要拥有瑞士政府承认的驾照,中国留学生的中国驾照可以在这里使用, 但是必须要有英法德的公证书, 国内的 __ 可以办理这个,或者去警察局去证明一下也可以。

      买好车后首先要买保险, 没有保险是上不到牌照的, 拿到保险公司的证明书后就要去警察局的分局车辆管理中心登记注册,交 250~400 瑞法左右的现金后,马上就可以拿到一副新牌照和行驶证件了, 行驶证上会有所有的车主和车的信息, 如果要转手车的话, 必须要把行驶证交给对方,要不然此车就不能登记注册在注册过程中,可以选择德语,法语或者意大利语其中之一作为联系车主的语言, 英语并不是瑞士的官方语言,所以中国留学生最好准备一下再去警察局, 因为很多车方面的术语平常很少用到,卡壳了会引起很多麻烦,但是苏黎世,日内瓦等地可以使用英文作为联系语言,毕竟是国际性都市拿到牌照后,车就可以上路了,但是还有一件事必须要办,那就是要车要做大检,地点就是拿牌的地方的检测中心, 时间一般是 3 个星期后,警察局会发封信告诉你什么时候检测 没有通过大检的车必须送到修理厂去修,然后再去做打检,直到通过为止在这里说一下题外话,因为拿到牌后一个星期后我到英国工作了,所以没去大检,引起了很多很多的问题,两个星期内收到了 4 张罚单,最后一张还说如果 30 天内不去作大检,此车就永久停止使用,卖都卖不出去了,当时非常担心,马上订机票回去处理这个事情,最后去警察局和他们交涉后, 就把牌照交给邮局,此车就实际停止使用了 ( 车可以停自己的停车场 ) ,这也是瑞士交通系统一个便利之处, 邮局会联系警察局和保险公司, 而且保险公司会把停止使用的时间加到下一年,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操作后, 就可以等重新拿牌使用的时候再做大检了。

      瑞士的大部分的交通规则和中国一样,不过,文明驾驶和安全驾驶的潜规则却造就了完全不同于中国的驾驶感, 这让初来瑞士的时候感觉非常不适宜,具体的说,也就是想快也快不起来,想超车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国内驾驶习惯和潜规则就是有缝就插,有道就上,这让我刚开始的时候受了很多冷眼 比如说,这里拐弯入线的车一定会等到行驶方向无车时才进线, 用国内的列子说就是, 十字口右拐入线要在拐弯处停住, 看看左边有没有车过来, 有的话要等它们全通过后才右拐进道,而不像国内的右拐无敌现象如果是左拐进反线,更要等到左右两边都没车才踩油门, 所以这里经常看见无红绿灯十字路口处停一大片车, 因为大家互相让, 而先通过的人都礼貌的向让路方行注目礼并扬手道谢如果是国内的话,大家都互相抢谁先抢到有利位置谁就先上, 没抢到的都还要念三字经 刚开始的时候我把国内的右拐无敌理论拿过来, 每次进线后身后的车都狂打前灯表示不满, 开始我还不知道我无意中冒犯了别人, 后来才慢慢的从瑞士人的行车轨迹中学到文明驾驶的皮毛 如果碰到行人站在斑马线两头, 瑞士人不管多快都会停下来等在斑马线两边让行人先过, 我碰到过最寒的一次是一辆三菱 lancer evo 改装版以大概 60~70km/小时的速度在我右边来了个紧急刹车停在斑马线外, 然后里面的年轻车主挥手示意我先过马路,我扬手意谢穿过马路后,就听见这台“公路之王”油门到底转速上 3000 后发出的令我激动的声音,眨眼就走了,弄得我怪不好意思,我还在想其实他根本没必要停下来,因为当时也就他一辆车。

      瑞士的山区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所以大部分道路全年有一半时间都盖雪,这个时候根据不同地方的天气, 政府会会根据时间来强制性要求车辆换上冬季胎, 无冬季胎的车辆是不允许上路的 每当下雪的时候,扫雪车就开始工作了, 因为瑞士是世界上人均 GDP最高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公共设备也是最好的, 当然扫雪车也是全球最强装备扫雪工人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先处理主要路道 ( 人手不够的原因,小国家的缺点 ) ,经过处理过的路基本上可以满足行驶而这个时候我国北方冬季的很多地方都使用的铁链就出现在许多车上了 ( 并非强制性,但大部分人装 ) ,可别小看它,车胎抓地拐弯刹车就看它的了,它对于雪天行车安全性有很大的帮助, 尤其是山区关于铁链瑞士唯一和国内不同的是国内看不到法拉力上铁链而且只跑 20km/小时瑞士开车的费用应该是欧洲最便宜的了首先是油价,英国的油价是最贵的,其次是法国,德国比瑞士高一点点,最便宜的是瑞士然后关于一些其他的费用,还是英国最贵,英国的 road tax 在瑞士就是可买可不买,瑞士是全国统一价格, 45 瑞法一年,全国任何一个加油站和邮局都可以买到, 就是一个小小的不干胶, 买了后贴在前挡风玻璃上就可以了。

      有了这个就可以上高速,没有买的话,走城市之间的主干道,照样可以去任何一个地方,时间上打个折扣而已最后是停车费,除了大城市苏黎世,日内瓦比较难照到停车位外,其他的地方都有很多或者收费的 Park,山区就更不用说了由于瑞法和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不同, 所以导致了停车费相对来说的便宜, 如果说一小时停车费 1 瑞法和 1 欧元的话,相当于人民币 6.4 元,而欧元就是 9.6 元了另外,在瑞士买车是全欧洲最便宜的,这是因为瑞士的低税和其他因素造成的, 这样导致了在瑞士买德国车比在德国买还要便宜的怪现象比较一下后,最贵的还是英国 ( 无条件 874) ,同样的一辆车, honda 雅阁 2.4 最新版英国的裸车价格比瑞士整整高了15%~ 18%( 最新广告报价 ) ,如果加上其他的费用就更贵了在风景如画的瑞士驾驶是非常享受的事情,打开车窗,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美妙的音乐,驾驶是一件如此美妙的事情加上严格的政府管理,文明的驾驶理论,再加上车的低消费高收入,没错,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安全驾驶的地方内容仅供参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