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乐山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大纲.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206****923
  • 文档编号:90216358
  • 上传时间:2019-06-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乐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大纲《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数量关系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能力:①数字推理;②数学运算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①词语替换;②选词填空;③语句表达;④阅读理解第三部分:判断推理主要考察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①事件排序;②图形推理;③演绎推理;④定义判断;⑤类比推理第四部分:常识判断主要考察应试者知识面和对常见的现象或事物产生的原因、引起的后果等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等资料进行准确理解、转换与综合分析的能力《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是非判断题三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公民道德建设、科技基础知识、四川省情、乐山市情、事业单位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第一部分 法律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制定;③法的实施。

      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产生与发展;②国体、政体;③基本经济制度;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⑤国家机关3.行政法:①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行政法律关系;③行政行为概要;④行政立法;⑤行政处理;⑥行政诉讼;⑦行政赔偿4.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④物权;⑤债权;⑥知识产权;⑦人身权;⑧财产继承权;⑨民事责任;⑩时效5.刑法:①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适用情况;②犯罪;③刑罚;④常见的犯罪和刑罚6.劳动法:①劳动法的概念、内容、基本原则和作用;②劳动法律关系;③劳动合同;④劳动争议的解决;⑤劳动监督检查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应用文的含义及特点;② 应用文的种类和作用;③应用文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④应用文的定稿2.法定公文:①法定公文的特点和分类;②法定公文的构成要素及写作要求;③常用法定公文的撰写:命令、决定、报告、请示、通知、通报、通告、批复、函、会议纪要等3.事务文书:①事务文书的概念及特点;②事务文书的种类和作用;③事务文书的写作要求;④常用事务文书的撰写:计划、总结、会议记录、述职报告等第三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1.公民道德建设概述:①道德与公民道德;②十个道德规范③我国道德建设的现状;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2.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3.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③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④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4.社会主义荣辱观: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②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第四部分 科技基础知识1.信息技术2.生物技术3.新材料技术4.能源技术5.空间技术6.农业高科技技术测试内容包括上述高新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第五部分 省情市情1.四川省省情:①四川省的地理历史概况;②四川省人文社会概况;③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概况2.乐山市市情:①乐山市的地理历史概况;②乐山市人文社会概况;③乐山市的政治经济概况;④乐山市近一年的重大事件第六部分 事业单位常识1.事业单位概述:①事业单位的含义和特征;②事业单位的类型;③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2.事业单位改革:①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②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和方向;③事业单位改革的原则和总体思路3.事业单位主要人事管理制度:①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②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度;④事业单位职称制度;⑤事业单位考核制度。

      4.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①人事争议的概念和种类;②人事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③人事争议处理的基本方法第七部分 时事政治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是非判断题三种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卫生法规与政策六个部分第一部分 人体解剖学1.运动系统:①骨;②骨连接;③骨骼肌2.消化系统:①消化管;②消化腺;③腹膜3.呼吸系统:①呼吸道;②肺、胸膜和纵隔4.泌尿系统:①肾;②输尿管、膀胱和尿道5.生殖系统:①男性生殖器;②女性生殖器6.脉管系统:①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7.感觉器:①视器;②前庭蜗器8.神经系统:①中枢神经系统;②周围神经系统;③主要神经传导通路;④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9.内分泌系统:①内分泌器官;②内分泌组织;③内分泌细胞第二部分 生理学1.机体生理功能调节:①调节的方式;②体内控制系统及其控制原理2.细胞的基本功能:①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②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③细胞的兴奋性;④细胞的生物电现象;⑤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3.血液:①血液的组成与特征;②血液的主要功能;③血细胞及其功能;④生理性止血的概念及其基本过程;⑤血型4.血液循环:①心脏的泵血功能;②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③血管生理;④心血管活动的调节;⑤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和血流量的调节5.呼吸:①肺通气;②肺换气;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6.消化和吸收:①消化、吸收的概念及消化方式;②消化道;③胃肠神经体液调节的一般规律;④口腔内消化;⑤胃内消化;⑥小肠内消化;⑦排便反射;⑧吸收7.能量代谢和体温:①能量代谢;②体温8.尿的生成和排出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②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③尿生成的调节;④清除率;⑤尿的排放9.感觉器官:①感受器和感觉器官;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③眼底视觉功能;④耳的听觉功能10.神经系统的功能:①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②反射及反射弧;③突触传递;④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⑤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⑥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⑦脑的高级功能11.内分泌:①激素作用的特征;②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③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④甲状腺激素;⑤与钙、磷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⑦胰岛素。

      12.生殖:①男性生殖;②女性生殖第三部分 药理学1.药物效应动力学:①药物的基本作用;②量效关系;③药物的作用机制2.药物代谢动力学:①药物的体内过程;②体内药物变化的时间过程3.常用药物的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包括可逆抗胆碱酯酶药、难逆抗胆碱酯酶药、胆碱酯酶复活药、M胆碱受体激动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局部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病和抗惊厥药、抗帕金森病药、抗精神失常药、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钙通道阻滞药、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抗心肌缺血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及脱水药、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组胺受体阻断药、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糖皮质激素类药、抗甲状腺硫脲类药、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B-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氨基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人工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抗结核病药、抗疟药、抗恶性肿瘤药等第四部分 病理学1.疾病概述:①健康、亚健康和疾病;②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③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④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⑤疾病的转归。

      2.血液循环障碍:①充血和淤血;②出血;③血栓;④栓塞;⑤梗死3.炎症:①炎症的原因和炎症介质;②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③炎症的反应、组织学类型和结局4.肿瘤:①肿瘤的概念;②肿瘤的特征;③肿瘤的命名和分类;④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⑤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⑥常见肿瘤;⑦肿瘤的病因和发病学5.心血管系统疾病:①动脉粥样硬化;②高血压;③风湿病;④感染性内膜炎6.呼吸系统疾病:①慢性支气管炎;②慢性阻塞性肺气肿;③肺炎;④硅肺;⑤肺癌7.消化系统疾病:①慢性胃炎;②消化性溃疡;③病毒性肝炎;④肝硬化;⑤消化系统常见肿瘤(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等)8.泌尿系统疾病:①肾小球肾炎;②肾盂肾炎;③泌尿系统常见肿瘤9.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①卵巢肿瘤;②子宫疾病;③ 妊娠滋养层细胞疾病;④乳腺疾病10.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①结核病;②细菌性痢疾;③伤寒;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⑤流行性乙型脑炎;⑥血吸虫病;⑦艾滋病第五部分 诊断学常见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疼痛、水肿、呼吸困难、咳嗽、咳血、呼吸音、紫绀、颈静脉怒张、心界、心音、皮肤病变、恶心、呕吐、呕血、便血、腹泻、黄疸、腹水、肝肿大、脾肿大、排尿异常、淋巴结肿大、意识障碍和头痛等。

      第六部分 卫生法规与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教育公共基础笔试》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是非判断题三种考试内容涵盖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和教师职业道德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教育学基础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育的功能(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的类型、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限制(二)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三、教育的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四、教师与学生(一)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二)学生的定义、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规律(三)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五、课程(一)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组织、课程的管理(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三)新课程带来的变革六、课堂教学(一)教学的含义、教学理论及教学理论流派(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内容和方法(三)教学策略的含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七、学校德育(一)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二)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德育过程的理论、德育过程的规律(三)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四)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八、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一)班级的含义与特点、班级的历史发展、班级的结构与功能、班级的发育过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