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语用研究.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2075515
  • 上传时间:2021-1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3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语用研究 【摘要】本文以网络语言和语码转换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现象为语料资源,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对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及其语用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而对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现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语码转换 语用学一、引言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语言接触现象它是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说话者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变体的现象网络语言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语言变体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语言中使用频率高、流行范围广的语言变体本研究以网络聊天室、评论、留言板的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现象为语料资源,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综合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及其背后的语用学功能二、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语言学家Poplack从语言结构角度出发将语码转换分为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在本研究中,通过对网络语料的观察将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分为:中英文/英文缩写语码转换、中文与符号语码转换、中英文与数字语码转换、下面将以网络流行语为例,分别说明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

      1.中英文/英文缩写语码转换中英文或英文缩写语码转换在网络(、Wechat)等聊天软件中比较常见,网民用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仅满足了他们在聊天时求简、方便的心理动机,同时可以弥补由于文化差异所致的在表意方面的空缺近年网络流行语中中英文语码转换的例子有:“你真out”out在英文中的意思是落后,将out和汉语“你真”巧妙的结合,体现了网络语言新颖、时尚的特点中文和英文缩写的网络流行语有:“I服了U”意为“我服了你”字母U是英文单词YOU的缩写2.中文与符号语码转换符号语码主要包括字符、符号、表情和图片等具备视觉的语码如:O(∩_∩)O(哈哈)、哼(ˉ(∞)ˉ)唧、↖(^ω^)↗(加油)、等这些符号语码在和Wechat聊天软件中使用频率极高,它可以帮助会话者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丰富表达内容3.中英文与数字语码转换在网络语言中阿拉伯数字(单个数字或组合)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这些意义主要是通过数字的汉语谐音来表达意义的比如:在汉语中“拜拜了”可以用数字谐音“886”来表达类似的表达还有“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514”(没意思)英文与数字语码转换的网络流行语有:“Me2” (Me too)、“U2” (you too,你也是)。

      三、網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关于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在很多文献中已经做了详尽的分析,概括起来就是:表达功能、所指功能、感叹功能、修饰功能、强调功能等在此,笔者认为一些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主要有:方便功能、强调功能和礼貌功能1.方便功能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信息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探讨过网络语言中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其中语码类型多样,例如:U2(you too,你也是)、39(Thank you)等除此之外,当有些英语词汇用汉语表达时不能够用一句话说清楚时,就会直接用英语表达比如:“WiFi”“VIP”2.强调功能语码转换还会起到一种强调话语意思的功能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很难用面对面的交流来强调话语者想表达的意思,所以通常会借助一些符号、表情语码来进行强调例如:“Do you understand?”“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说”等用此种表达方式来强调某件事情,以此来吸引人们的注意3.礼貌功能语码转换的礼貌功能有些类似于其委婉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我们的礼貌程度如果我们想指出有人做错事或提出一些建议但是又不好直接说出来的时候,语码转换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想法,同时又不失礼貌。

      这便是语码转换的礼貌功能四、结语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开放的符号系统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广泛而快速的传播它的开放性、创造性、和包容性将多样性的语码转换进入其中并发挥必要的功能本文以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对其结构类型及语用功能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网络语言中语码转换的实质和用途参考文献:[1]Wardhaugh Ronald.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3rded.)[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姬梦月.大学校园中的语码转换的语用研究[J].语文学刊. 2009(2):73-75.[3]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6 (1):77-87.[4]约翰甘帕兹.徐大明,高海洋,译.会话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