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讲-摄影发展史.ppt

38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09781276
  • 上传时间:2019-10-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9M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讲 摄影技术发展史,自兴发,一、摄影的探索与诞生,幻想—现实 照相机的原理:小孔成像 早在春秋时期《墨经》、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 《墨经》中记载:在一间黑暗的小屋的墙壁上开一个小孔,小孔外面阳光下的景物就会倒立地呈现在小孔对面的墙壁上16世纪 凸透镜的发明,人们发现用它来代替小孔得到更清晰、明亮的图像 暗箱(Camera Obscure)的出现 被作为一种辅助绘画工具,借助这种装置,即使不会绘画的人也可以轻易作画,只要把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影像,用铅笔一描就行了 这就是照相机的雏形 17世纪,一些小的便于携带的暗箱被普遍使用一些艺术家开始想把影像永久保留下来1760年德拉罗修的科幻小说《基凡提》),日光摄影法——第一张照片的诞生,1725年发现了银盐受到光照以后可以变黑的现象 1800年,英国人韦奇伍德研究阳光图片实验, “阳光图片”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曝光” 阳光图片实验最终还是失败了,原因是那些未被曝光的白色的树叶影子,仍然有感光能力,在观看时的光线照射下,不久就全部变黑了日光摄影法——第一张照片的诞生,1826年,法国人尼普斯将装有镜头的暗箱放在工作室二楼窗台上,并在暗箱的后而装上一块涂有白沥青的铅锡合金板。

      经过8个多小时的曝光后,他将板放置在熏衣草油中,把未硬化部分的沥青擦掉,板上显现出与被摄影物相似的影像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就这样诞生了尼普斯 1826年 《窗外的景色》 (《鸽子窝》),达盖尔摄影术——银版摄影法,达盖尔 (1787-1851)原是一位风景画家,从事舞台布景的绘制工作,经常出入巴黎沙龙,而且在巴黎创办了透视画馆,又是一位甚孚众望的事业家 1829年起 ,和尼普斯一起合作研究化学方法记录影像 1837年 ,发明银版摄影法:将银版擦亮后用碘蒸气熏,曝光后再放在加热的水银上熏,影像经强迫显影后显现出来 1839年,法国政府买下了这一发明的专利权,8月在法国科学院和美术学院的联合大会上,公开展示了达盖尔的光学照片8月19日,法国政府正式公布了银版摄影法的详细内容,达盖尔本人发表了一本79页的说明书迅速在全世界广泛使用达盖尔,“巴黎” 1838年.曝光时间约15分钟, 移动中的车子及人物都没有 拍摄下来.,卡罗式摄影法,达盖尔研制银版法摄影术的同时,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发明了另外一种摄影方法他用感光纸先拍摄一幅负像,也就是底片,然后在底片下叠上一张感光纸,利用阳光接触印相制成照片他把底片称为“负片”,把印好的照片称为“正片”,把暗箱照相机记录影像称为“摄影”,整个摄影过程是正一负—正的关系。

      1841年他为此申请专利,命名为“卡罗式摄影法”,也称“塔尔博特摄影法”这项发明使一张底片可以印制多幅照片,奠定了现代摄影的基础 为了宣传卡罗式摄影法的优点,塔尔博特印制了许多照片放在文具店出售他还制作了一本摄影集,将24幅照片分贴在画册的画页上,取名“自然的画笔”,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摄影画册,如今早已成为收藏家们极珍贵的藏品卡罗式摄影法,出版《自然的画笔》画册,卡罗式像纸负片(左)和用它印制的卡罗式像片(右), 1840年.照片中的人物,是塔尔博特的猎场看守人. 用8.5×6.5英寸摄影机拍摄, 照片四角不太清楚.,摄影法的发展,“湿版法”,卡罗式摄影法采用感光纸做底片,纸基纤维对照片的影像清晰度造成影响,影纹较粗糙,而且不均匀 1851年,英国伦敦的一位雕塑家阿切尔发现将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的火棉胶,再把碘化钾溶于火棉胶后马上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装入照相机曝光,经显影、定影后得到一张玻璃底片火棉胶调制后须立刻使用,干了以后就不再感光,所以这种摄影方法称为“湿版法”湿版法操作虽然麻烦,但成本低,仅为银版法的十二分之一,曝光比银版法快,影像清晰度也高,玻璃底片又可以大量印制照片 在湿版法发明5年后,再也没有人用银版法和卡罗式摄影法拍照了。

      但用湿版法在远离暗室的地方拍摄就必须带上暗室帐篷和化学药品,以便制作火棉胶底片,“干版法”,1871年,英国医生马多克斯用含有溴化银的明胶乳剂涂布在玻璃片上,乳剂干燥后不会像火棉胶那样失去感光能力,用这种玻璃感光版摄影称为“干版法” 1879年,在商店就可买到玻璃干版玻璃干版一盒为12张,每拍一次转动照相机手柄换一张玻璃干版玻璃干版由工厂大批量生产,质量很稳定,在室外阳光下曝光时间可缩短到1/25秒 1888年,美国业余摄影爱好者伊斯曼成功地研制出一种照相机这种照相机镜头焦距是固定的,口径为f/9,快门速度只有一挡1/25秒,在室外阳光下2.5米以外景物都能清晰成像第二年,伊斯曼又成功地把感光乳剂涂布在透明的硝酸纤维(赛璐珞)片基上,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胶片,并把照相机和胶片用柯达(Kodak)作为商标伊斯曼的口号是“你们按快门,我们来完成 那时拍摄者摄完后,将照相机寄到柯达公司,公司负责冲洗印相,然后给照相机换上新的胶片胶卷时代,从湿板到干板 从干板到感光软片 乔治·伊士曼(感光软片)→柯达公司,1880年,乔治·伊士曼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感光片和用以大量生产这种感光片的机器,并且成功注册获得专利权。

      1881年,乔治·伊士曼和合作伙伴正式成立了伊士曼柯达公司,并于后半年辞去了银行的工作,全身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之中,最终成就为一个全球性的企业2005年,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全球的销售额达到143亿美元以上数字摄影时代,1981年,索尼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部 数码相机MAVICA,数字化摄影,又称数码摄影,是相对于传统摄影来定义的,是指在相机的构件中使用光电耦合器(CCD)等替代传统胶片来记录影像的技术.,数字化摄影与传统摄影的不同点 1.成像技术不同传统摄影用的是胶片(图1-13),而数字化摄影用电子感光元件CCD(图1-14)和CMOS富士胶卷,CCD元件,2.影像的存储介质不同数码照相机的图像以数字方式存储在磁介质上,传统相机的影像是以化学方法记录在卤化银胶片上 3.影像的输入输出方式不同,二、摄影术的发展,1851年,火棉胶的发明宣告湿版摄影时代的到来 英国雕塑家 阿切尔 火棉胶的使用,效果虽然很好,但使用不方便,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专业摄影室里,要将那又稠又粘的火棉胶均匀地涂布在整个玻璃表面上,是需要一定的技术的.接着,还要将玻璃板进行光敏化,进行曝光和冲洗.所有这些,都必须在10-20分钟内火棉胶未干燥前,全部完成. 掀起了肖像拍摄的热潮。

      19世纪70年代,摄影干版时代的到来 英国医生 马多克思 1871年 明胶的发明,使干版代替了湿版 到了1879年,摄影者已经不必自己再动手配制和涂布乳剂,而可以在商店中买到制好的、装在盒子里随时可用的干板了用干板拍摄出来的影像质量同火棉胶一样,都非常好.在使用上,它有三个重要的优点: 1、 外出拍摄时,不必再携带暗室帐篷和化学药品.须要携带的只有摄影机和几个装好的干板暗盒(plate-holder).已拍摄的底片,可以回家后再冲洗,甚至可以请别人代冲. 2、 明胶干板的感光性强,在室外,曝光时间可用1/25秒,因此,三脚架就不再是必需的了. 3、 工厂制造的干板,要比自己制造的更稳定,质量也更好. 伊斯曼——“摄影的革命” “你只要轻轻一按快门,其余我们来做” 今日柯达公司的前身,并生产出以此命名的照相机 1888年,柯达公司生产出第一台“柯达”折叠式相机柯达牛眼II(N.2 Bull's eye)型相机,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1897年生产,使用101胶卷,拍摄规格为90mmX90mm柯达I型便推式折叠(N.1 Folding Pocket) 相机,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1898年生产, 使用105型胶卷拍摄60mmX90mm画幅。

      摄影的几次重大变革,闪光灯的发明 19世纪80年代(1880年左右)闪光粉,即镁光粉的发现 1931年 美国 埃杰顿 发明电子闪光灯被称为“闪光灯之父” 20世纪初 彩色摄影的出现 1877年,第一张彩色摄影照片 1889年 最早的镜头 蔡司镜头生产出消像散镜头 1900年 光圈级别更多种确定标准 1924年 徕兹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35 mm相机,从那时起,135相机至 今风靡世界70多年不衰徕兹公司把这种135相机命名为“徕卡”(Leica) 1928年 德国 双镜头反光相机 “禄莱” 1945年 瑞典 120单反相机 “哈苏” 1947年 一次成像技术诞生 1959年 变焦镜头的发明 1965年 摄影的多元化 显微摄影《生命的奇迹》 1981年 日本 数码相机的诞生,三、照相机的发展,这种使用银版法摄影技术的照相机机身是由两个木箱构成,带有焦点调节用的后箱,可以推进安放镜头的前箱里面世界上第一次发布照相机的广告是在1839年6月,广告发布人是伦敦光学机械商威斯特(West)照相机的发展,全套用具包括:金属箱、药剂容器、酒精灯、药瓶,以及一些其他用具。

      这种照相机价格十分昂贵,售价高达400法郎照相机的发展,美国的瓦尔考特(Walcott)在1840年设计出一种“镜式照相机”箱体为木制结构,在箱子的正面留有开口,把入射的影像通过一块大的凹面镜之后,反射到2х2英寸的银版法的感光底片上,由此保证底片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到充足的曝光照相机的发展,1841年,维也纳光学师瓦伦特(Voigtlander)委托数学教授培兹瓦尔(Petzval)设计了一种能够拍出清晰肖像的镜头,配合自己独创的圆锥型金属箱,制作成一架十分别致新颖的新型照相机使用它可以拍摄3.5英寸的圆形照片,在晴天时,强烈的日光下,曝光时间使用1分半或2分钟即可这种二重镜头,如果把光圈全部开启,即用F3.5时曝光速度比平时快30倍特别是在人像摄影时快速曝光是很重要的这种照相机于1841年元旦开始发售在1842年仅维也纳市就销售(F3.7,f=143mm)600台照相机的发展,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制造出新型的感光材料——可卷绕的胶片,同年柯达公司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这一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照相机的发展,“柯达”照相机体积小,便于携带软质胶片是事先装在照相机里的,当摄影者拍完100幅画而后,即可将照相机寄回柯达公司,由柯达公司将胶片取出冲印成照片,再将照相机装上新软片,连同照片寄还本人。

      当时柯达公司有一句极具影响力的广告口号:你只需要按快门,其余的一切都由我们来做照相机的发展,1925年,德国莱兹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平视旁轴取景的135照相机,这一采用铝合金机身、使用五镜片镜头、焦平面快门的相机命名为“徕卡”照相机的发展,1929年,德国罗莱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双镜头反光120照相机, 命名为罗莱弗莱克斯照相机的发展,1948年,德国产生了世界上第一台五棱镜取景的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康太克斯S型二、照相机的发展,同年,瑞典产生了世界上第一台俯视取景的组合式120单镜头反光 照相机——哈苏勃莱德(简称哈苏相机)照相机的发展,1977年,日本小西六摄影工业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对焦的135平视旁轴取景照相机柯尼卡C35AF型照相机的发展,1985年,日本美能达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集多功能于一身的α7000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照相机的发展,1989年,日本佳能公司生产出安装由超声波马达驱动的自动对焦系统的EOS-1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照相机的发展,现代照相机和感光材料发展到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相当完美的境地尤其是摄影镜头向系列化方向发展,从焦距仅几毫米的鱼眼镜头到焦距长达2米的超远镜头,大大拓宽了人类的视野。

      照相机的测光系统和自动曝光系统不断向高精度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并出现了1/8000秒的高速快门不断朝着功能扩展、性能提高、操作简便方向发展的照相机,使现代摄影得到了空前的普及照相机的发展,1981年传统的摄影体系被突破,日本索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