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哈尼族调查报告2800字.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2268503
  • 上传时间:2022-07-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6.2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哈尼族调查报告2800字    哈尼族调查报告盘龙区东庄小学 五(四)班 麻睿【内容摘要】:调查是探索哈尼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更好认识发哈尼族文化的发展和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和认识哈尼族,让哈尼族走进我们的生活关键词】:哈尼族 民族概况 调查报告我们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这里那里不仅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并且那里还居住着一个美丽和勤劳的民族——哈尼族我被这个美丽的民族深深的吸引着,激发了我对这一少数民族的好奇一、调查的目的:调查是探索哈尼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哈尼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哈尼族的特点我从下面10个方面:民族概况、经济作物和农作物、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服饰、居住环境和建筑物、文化、及节假日特点、饮食、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与禁忌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与众不同的东西1二、调查结果:1、民族概况:哈尼族现有人口1254800人,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四县,思茅地区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源彝族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澜沧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勐腊、勐海县,以及玉溪地区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平县等。

      以上这些县集中了哈尼族95%以上的人口,其余散居于建水、石屏、思茅、孟连、景谷、玉溪、峨山、易门、通海、双柏、晋宁、禄劝等县市哈尼族与汉、白、彝、傣、拉祜、苗、瑶、回、壮、布朗等民族交错而居居住区域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内有耸峙亘古的两大山系--哀牢山和无量山,有日夜喧腾的三大江流——红河、把边江和澜沧江哈尼族居住的半山区,海拔约在800-2500米之间,月平均气温最高为31℃-33℃,最低气温为2℃-4℃常年降雨量在900-1300毫米之间,多降于5-6月农作物需水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滋润着浓荫蔽天的原始森林及次生林,生长着大量的松、柏、棕、枫、楠、竹、油桐和樟脑等优质林木和经济林木在这“山有多高,水有多深”的深山密林中栖息着孔雀、鹦鹉、竹鸡、白鹇、虎、豺、熊、鹿、飞鼠、风猴等珍禽异兽不少地方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经济作物和农作物:农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豆类、荞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咖啡、可可、柠檬、橡胶、竹麻、甘蔗、烤烟、蓝靛等哈尼族聚居的西双版纳南糯山和其他民族居住的广大山区,是生产驰名中外“普洱茶”的故乡在红河南岸连绵起伏的哀2牢山中,哈尼人民开垦的梯田鳞次栉比,宛如一道道天梯,蔚为壮观,构成哈尼山乡特有的景观。

      这一区域内也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个旧市,享有“世界锡都”的美誉墨江、金平等地镍矿的储量也很丰富此外,还有铁、铜、铅、金、银、石棉等矿藏3、民族语言:哈尼族原来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19xx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哈雅、豪白、碧卡三个方言哈雅方言又分哈尼、雅尼两个次方言哈尼次方言主要分布在红河州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雅尼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和澜沧县豪白方言分豪尼、白宏两个土语,主要分布在墨江、元阳、普洱等县碧卡方言分碧约、卡多、峨努三个土语,主要分布在墨江、江城、景东等县方言之间差别较大,相互通话有困难,方言内部,自称相同的哈尼人,可以自由通话现在社会媒体充分发达、信息十分丰富,然而哈尼族地区却还非常闭塞,即使有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在哈尼族地区广泛使用,也因为语言的障碍而不能很好发挥其作用4、 哈尼族宗教信仰:哈尼族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5、居住环境:哈尼族村寨大多建在半山腰,一般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几个家庭聚居成哈尼族的传统住房是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形成的楼房,大多呈蘑菇状,楼房分三层,下层圈牲畜,中层住人囤粮,上层堆放瓜菜杂物。

      6、服饰:哈尼族人喜欢用藏青色土布作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 3衣和长裤,衣服上镶彩色花边西双版纳及澜沧江一带妇女下穿短裙,裹护腿,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墨江、元江、江城一带的妇女,穿上着靛青色对襟短袖宽口土布衣,无领无扣,用10余厘米宽的五彩腰带围腰;下穿紧身超短裤,视短裤紧勒至现出臀部原形为美,短裤以下全部裸露7、文化:哈尼族民间口头文学极其丰富,有讲述万物来历的《创世纪》、叙述人类战胜洪水的《洪水记》、反映民族迁徙的《哈尼祖先过江来》等哈尼族舞蹈有“三弦舞”、“拍手舞”、“扇子舞”等,其中流行于西双版纳地区的“冬波嵯舞”舞姿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8、节日:哈尼族传统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等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属虎日(或属龙日)为初一,节期历时13天十月年中最具特色的活动是“街心宴”,它以村寨为单位,轮流坐庄喝酒到了下午,还在寨中摆“簸箕宴”,盛着佳肴的簸箕一个接一个沿街摆设,长达数十米,谁家吃客不绝证明人缘好黄昏时哈尼人聚集于广场踏着乐曲翩翩起舞,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9、饮食:哈尼族常年以米饭为主食,逢年过节吃糯米饭和糯米杷耙,平时一日两餐,农忙期间一日三餐,主要由家庭主妇或大媳妇承担烹调任务。

      10、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与禁忌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哈尼族普遍敬重长辈吃饭时,好菜放在老人一边,让老人先尝儿女要给老人斟酒、盛饭,双手捧上在山间4田野劳动休息时喝水,要让年长的先喝,如果人多,按年龄大小顺序饮用当劳动归来,晚辈要给老人端茶水、递上水烟筒哈尼族热情好客,在路上遇到相识或不相识的人,总是含笑问候、让路,并热情地邀请到家里做客若是逢年过节到哈尼人家里作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团圆的糯米粑粑到火塘边烘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双手捧给客人客人上路,主人一直送到村边按传统习惯,家中分别设有男室、女室只有男人可以与客人同桌用餐,妇女一般不陪客进餐时的席位以靠近火塘的一方为首,首席一般由长者坐在男室进餐,首席由男性长者坐在女室就餐,首席则由女性长者坐日常生活中的禁忌:哈尼人家的住房一般正房中间有一大间为堂屋,里面有祭祖处,外人不能擅自入内火塘是哈尼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锅庄石或三脚架切记不能用脚踩,不能向火塘内吐口水,不能用脚扒火塘内的柴火,也不能从火塘上跨过,哈尼人家的门槛忌站,忌坐,忌讳用刀砍哈尼族妇女生了小孩后,忌讳外人进入产妇家,要在门上悬挂红泡刺儿、野姜、笋叶剪成的人像和 锯形木刀等物。

      见到这些东西,外人就不能进入产妇家了假如因不知道而闯入者,主人会把婴儿抱出来,依次递到第一位客人的怀里这时客人应轻轻地接过婴儿抱一下,然后留下一点钱物给孩子,以示祝贺通过对哈尼族的民族概况及文化等多方面的了解,我对哈尼族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希望我的调查能给想要了解哈尼族的小朋友们提供一个参考5第二篇:勤劳的哈尼族 500字哈尼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60多万,大多聚居在云南省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区,千百年来,面对高山峡谷的生存空间,哈尼人民创造出一套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涧,通过沟渠引进梯田到了初春,形状各异的大小梯田盛满清泉,在明媚的阳光下,山风微吹,波光粼粼;三四月间,层层梯田青翠欲滴,宛如一块块绿色壁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这简直就是一幅变化奇巧、简朴秀美的水墨画20xx年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近百万亩神奇壮观的哈尼梯田,不仅是人类农业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哈尼族文化特质的集中展现。

      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十月初十,哈尼族人就迎来了“昂玛突”节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肉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长长的街心宴长街宴既生动体现了哈尼族同胞团结友善的传统,又集中展示了哈尼族的节日饮食、风俗礼仪、歌舞服饰等多方面的文化特色+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