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森将军指挥的著名的白草洼战斗.pdf
6页白草洼战斗, 是冀东八路军十二团和三支队各一部,由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和军分区参谋长曾克林共同指挥,在天津蓟县盘山全歼日本关东军一个骑兵中队的一场战斗这场战斗在资料记载上是一场伏击战,实际则应该算是一场遭遇战,战斗开始前敌我双方都低估了对手的实力,整个战斗的过程也不是以伏击战的方式进行的此战冀东八路军仅以四个连的兵力,在突遭敌情的情况下敢于主动迎敌,成建制地全歼了隶属关东军的武岛骑兵中队,而且消灭的是真正称得上是精锐中精锐的日军王牌白草洼战斗中敌我双方均表现出了誓死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水平的战斗素质,冀东八路军此战中凭借不次于精锐日军的军事素质,以及超过了精锐日军的凶悍,在武器装备落后弹药不足的情况下,最终全歼了一个中队的精锐日军骑兵因此说白草洼战斗,绝对是抗战中八路军打得最为经典的战斗之一1940 年 7 月 27 日,刚率部在蓟县盘山开辟出根据地的包森将军,派出一名叫杨泽的老侦查员,带着一名叫高大章的14 岁小侦查员, 混进了蓟县县城侦察敌情论年纪算得上是爷孙俩的两名侦察员,本来领受的任务的很简单,混进驻蓟县县城去探查县城内日军的动向,顺利完成侦察任务后爷俩连夜返回根据地的途中,第二天清晨走到盘山东面快进山时,意外发现从后面来了一队日军骑兵。
显然鬼子骑兵是冲盘山根据地来的,但两腿的人怎么也跑不过四条的马,本来两个人想跑回去跑信是来不及的,只好是尾随在这支鬼子骑兵的后面等待时机很幸运的是日军骑兵到达盘山东麓后没有直接进山,而是闯进了一个叫石佛村的小山村暂时休息吃早饭,同时强迫村中老百姓为其打水饮刷马匹一见鬼子骑兵停了下来给子自己送信的时间,杨泽、高大章爷俩赶紧玩了命地跑进盘山找包森司令报告同样非常巧合的是,因为冀东军分区第十二团参谋长欧阳波平率该团一营的两个连,护送前往平西根据地受训完回冀东的200 多名干部来到了盘山,时任军分区副司令员的包森、军分区参谋长曾克林率部队来接应,双方汇合后暂时驻扎在距盘山内距山口不远的一个村子杨泽、高大章爷俩跑回来送信时,时间刚过早上5 点钟,不过夏天天亮得很早,战士们以全部起来正集结村外吃早饭听杨泽汇报来了一队鬼子骑兵进犯盘山,正好手下有足够的兵力而且是能打硬仗的主力,包森将军当机立断决定主动迎敌消灭这股日军据至今仍健在的高大章回忆,当时包森捶了一下桌子,嘴里嘀咕了一句“打个兔崽子”包森得到情报后马上下令打,不是义气用事的鲁莽之举一方面是手边正好集中有足够多的兵力,另一方面是心里清楚想进入盘山根据地扫荡的鬼子骑兵,因为是骑兵没法向步兵那样翻山越岭,要进入到盘山腹地只能走行层峦叠嶂的盘山石海,而石海区域有一处非常适合打伏击的地段,白草洼。
这里是两山夹一沟的一段南北向山沟,沟内巨石嶙峋尤其是遍布山洞,隐蔽物很多如伏击步兵并不是占优势,但沟内道路崎岖不利于马匹奔跑,正好极为有利于伏击骑兵不过包森却也判断错了来的日军骑兵的身份根据参加过这场战斗的八路军老战士后来回忆,当时蓟县也驻扎有日军的骑兵,不过蓟县的日军骑兵,大部分是从与冀东接壤的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调来的伪蒙骑兵,为虚张声势行动时这些伪蒙骑兵穿得都是日军军装而实际上来的武岛骑兵中队隶属关东军序列,驻扎地在玉田县境内的大稻地村据点,这里距离盘山有一百多里远,位于伪满洲国和华北日军控制区的交界处,因此当时包括包森司令员在内大家都没想到这支鬼子骑兵会突然来盘山提前得到来的鬼子骑兵只有70 多个,以为其是战斗力并不太强的伪蒙骑兵,在地形有利的情况下以五倍兵力足能将其消灭,结果等战斗打响之后才发现,实际碰上的却是战斗力极强的鬼子顶级精锐通过上面的介绍可看出,白草洼战斗从起因上说,有着很大巧合和意外成分如果不是杨泽、高大章爷俩在执行完任务回来的途中,意外地提前发现到了日军骑兵并准确摸清了其人数,虽然日军进入盘山后八路军也能发现,但那样的情况下想打伏击肯定是来不及的如果不是鬼子骑兵到达盘山脚下后闯进了石佛村暂时休息,杨泽、高大章肯定来不及抢在鬼子前边回来报信,包森将军也肯定来不及马上布置兵力打伏击。
如果不是正好护送和接应受训干部的两支部队汇合在了距敌不远处,那么面对机动性很强的日军骑兵想调动兵力打伏击也来不及而如果没有白草洼这一日军骑兵只能走向且极为利于伏击骑兵的地点,装备相对很是落后的八路军也没有打伏击的条件而如果知道来的关东军里的精锐,在武器处于绝对劣势且没有阻击日军援兵部队的情况下,八路军很可能也不会打这场战斗根据杨泽、高大章及时送回来的情报,包森将军当机立断决定设伏全歼来犯之敌,马上命令部队急行军奔向了白草洼按包森和曾克林一起快速商定的作战计划,紧急设伏的兵力配置如下包森指挥特务连的一个排、十二团一营三连的一个排、司令部的警卫班、通信班,人数总共不到一个连但战斗力较强的战士,设伏于白草洼正北的山头;曾克林指挥三支队一总队的一个连、 三支队总部直属特务连的两个排,总共差不多是两个连的兵力,设伏于百草洼西南面的山坡;十二团参谋长欧阳波平、一营长杨作霖率,率十二团团二连、三连的两个排加通讯排,正好是两个连的兵力,设伏于百草洼东面的山坡刚从平西受训回来的200 多名干部不少是政工干部,没有长枪且很多人连短枪都没配发,因此没有被安排参加战斗,为以防战斗失利转移向了盘山深处从上边设伏兵力安排上可以看出,八路军此次战斗投入的兵力正好是四个连。
根据三面设伏的兵力安排,战斗打响后的进攻安排是这样的等日军骑兵全部进入伏击圈后,由包森指挥设伏于正北山头的部队首先发起攻击,以从背后突然发起进攻的方式力争尽可能多地杀伤日军,之后改进攻为阻击堵住日军的退路战斗打响之后,由欧阳波平、杨作霖指挥率设伏于东面山坡的部队,分出一部分兵力堵住山沟南面的出口,形成合围后东西山坡设伏的部队发起两面夹攻,给日军以足够杀伤后向残余日军发起冲锋,力求全歼进犯盘山根据地这支日军骑兵1940 年 7 月 28 日上午 6 点左右,六个连的八路军分三路跑步赶到白草洼快速设好了埋伏,上午 6点半左右日军骑兵进入伏击范围战斗打响然而虽这次战斗打响前虽对八路军有着很多幸运的巧合,但是打响之后却是意外地令八路军陷入了被动一是没想到碰上的竟然是精锐关东军里的顶级精锐,二是这场也没有按八路军的设想方式展开,预期的伏击战打响之后成了阻击遭遇战关于武岛骑兵中队之顶级精锐,白草洼战斗唯一逃脱的一名日军老兵给予了亲口证实,这名日军老兵叫塚越正男,战后曾来盘山烈士陵园包森将军墓前叩拜谢罪武岛骑兵中队的日军都是在一战时入伍的老兵,那时骑兵尚且是日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下级军官乃至士兵大部分都是贵族,武岛骑兵中队的日军便很多都是日本贵族。
九一八事变后武岛骑兵中队便被征调到了中国东北,参与过进犯江桥、热河及围剿抗联等作战,七七事变后又被征调到了关内作战,从黑龙江一直打到南京城,并直接参与过南京大屠杀近十余年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下来,武岛骑兵中队经并击毙及受伤、生病等原因,由原来满编的130 人,到白草洼战斗被全歼前还剩 78 人由于二战时日军骑兵也开始走向了没落,因此日军之后没有招募骑兵新兵而没有得到补充,但得以保留下来都是沉淀后的精华,几乎全部都是军衔晋升到了准尉的老兵武岛骑兵中队的中队长武岛须田,是一名军衔为准尉的特务曹长( 相当担任连级干部的高级士官) ,是出身于武士世家的日本贵族,因军龄达近三十年“屡立战功” ,在日军的地位相当高,佐一级见面接受完他的敬礼之后,都要以鞠躬的方式向他还礼转战大半个中国从北打到南,武岛骑兵中队参战百余场从未打过败仗, 被其他日军视为标杆式偶像,自称也是得到了其他日军公认的“常胜军”全部都是久经沙场极为油滑的老鬼子,虽然想要进入盘山只能经过白草洼,但武岛骑兵中队也发现到这一地段极利于设伏,因此在进入白草洼前先派出一名尖兵进沟侦察这名老鬼子的军事素质极高,发现了两名藏在西面山坡上的八路军战士,骑在马背上抢先开了两枪,两名被其发现的战士不幸中弹牺牲。
发现白草洼西面山坡上有埋伏,作战经验丰富的老鬼子武岛须田因此意识到,东面的山坡和北面的山头上很可能也有埋伏,不过自视手下的骑兵中队是百战百胜的 “常胜军”,这老鬼子快速观察完地形后没有撤走,只派了一名骑兵跑回蓟县县城送信搬兵,之后率一个中队的鬼子避开正北面的山头,突然率骑兵冲进了山沟里,直接向山沟西侧的山坡发起的猛攻当时包森所部三支队特务连指导员李梅溪,回忆过白草洼战斗开始时的情景被鬼子尖兵发现到咱们在沟里设了埋伏后,还没等咱们做出反应,大队鬼子便突然冲进来扑向了西面的山坡,鬼子的这一招后来仔细分析起来很是高明白草洼虽是两山夹一沟的地形,但是东西两侧山之间的距离较远,鬼子没有进入山沟正中,而是集中扑向了西面的山坡,这样就避开东面山坡和正北山头上的火力覆盖范围,而且西面山坡的坡度较缓,鬼子骑兵可以直接骑着马往上冲 武岛骑兵中队的鬼子也都非常厉害,骑在向山上跑的马背上端持‘小马枪’,两三百米的距离几乎枪枪能命中目标面对鬼子骑兵朝山上冲了上来,受在最靠前山包上的一总队一连两个班的战士,从山包顶上冲下来想向鬼子骑兵集中仍手榴弹,但二十多名战士还没冲到投弹距离,便全部到了鬼子骑兵射出的子弹下战斗以日军发现埋伏后突然发起进攻的方式打响,将本来预期设伏先向鬼子开火的八路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在白草洼战斗开始阶段一上来便落入了被动。
如果被日军占领了山沟西侧的山坡,不但伏击圈被打破难以再打成伏击,面对的是机动性强的精锐日军骑兵,部队想撤出战斗都很困难,极有可能会被鬼子反过来吃掉幸好率不到两个连兵力守在西侧山坡上的曾克林将军,面对突遇的严峻形势保持了足够镇定,在因意料之外的突然情况暂时陷入被动中,及时想到了有效的迎敌办法开始没能顶住冲上来的日军骑兵,危急时刻曾克林命令身边一个排的战士全部取出了手榴弹,朝着眼看冲到山顶日军骑兵,同时拉开弦集中朝一个点扔了出去三十来颗手榴弹集中扔到一块位置,几乎同时炸响炸出一团巨大的爆炸火焰,虽然没能对鬼子骑兵造成杀伤,但附近的十几个日军骑兵为了躲避只能勒停了马,对跨骑的向山上奔跑的马,因在有倾向度的山坡上急停,而无法再往上冲突然顶顿后只能往上下跑,前边的十几个日军骑兵不得往下跑,带的后边的日军骑兵只好也退了下去以紧急中想到的策略暂时逼退险些一举冲上来的日军,曾克林争取到了指挥部队调整战术的宝贵时间敏锐的注意到日军是骑兵支援火力并不强,只有两挺轻机枪架在山脚下的骑兵冲锋队伍的两翼作为掩护火力,因此命令机枪手在几名神枪手的配合下,集中火力对山下的日军机枪进行火力压制,亲自指挥枪法较好的三支队特务连的两个排战士沉着应战,等日军骑兵再扑上来时较远距离瞄准了射击。
当时由包森将军直接领导的三支队特务连战士,不少都是从 “铁道南” 来的神枪手 “铁道南”指的是现唐山市南部地区,大致是乐亭、滦县、滦南几个现,因为正好被连接关内外的铁路线和海岸线围成了一个水饺型区域,因此在解放前被老百姓俗称为铁道南民国时期“铁道南”地区非常特殊,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大白菜,现在大白菜属于最便宜的菜没什么了不起,但在旧社会大白菜却是身价极高,因能窖藏是北方在冬天唯一能吃到的绿色新鲜蔬菜铁道南盛产的大白菜品质不但好,而且因为气候不冷不热正适宜,仅凭地窖就能存放到第二年开春,而且紧贴着铁路能把大白菜卖到更远的地方,使得这一地区在民国时普遍得很是富裕同时这里有谁链接关内关外的咽喉位置重要,滦州起义、郭松龄反奉等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兵祸不断致使匪盗猖獗,因此相对富裕的“铁道南”老百姓几乎家家都养枪冀东大暴动时“铁道南”老百姓踊跃投身抗战打鬼子,而且都是拿着自己家里的枪参加的抗日队伍,不少人带来的都是连八路军正规军都没有的“英七七”、 “马四环”这样的好枪,而很多人在参军之前, 便用自己家里的枪练出了一手比八路军战士打得更准的好枪法抗战时“铁道南”地区参加抗战的人数众多,现在找这一带上年纪的人打听下,几乎村村都有牺牲在抗战中的烈士。
当年的“铁道南”八路因枪法精湛,让守炮楼的伪军听出口音就哆嗦,“铁道南”地区的口音很特殊,与唐山话并不一样属于乐亭音,也就是电影《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