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赣县中学北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二必修五.docx
14页江西赣县中学北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二年级十月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汉朝家庭教育在内容上以玄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C.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D.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的态势 D.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经艺之所以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绅,字公垂,中书令敬玄曾孙世宦南方,客润州绅六岁而孤,哀等成人母卢,躬授之学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锜召绅作疏,坐锜前,绅阳怖栗,至不能为字,下笔辄涂去,尽数纸锜怒骂曰:“何敢尔,不惮死邪?”对曰:“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
或言许纵能军中书,绅不足用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或欲以闻,谢曰:“本激于义,非市名也 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稹为宰相,而李逢吉教人告于方事,稹遂罢;欲引牛僧孺,惧绅等在禁近沮解,乃授德裕浙西观察使僧孺辅政,以绅为御史中丞,顾其气刚卞,易疵累,而韩愈劲直,乃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免台参以激绅绅、愈果不相下,由是皆罢之,以绅为江西观察使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会敬宗立,逢吉知绅失势可乘,使守澄从容奏言:“先帝始议立太子,杜元颖、李绅劝立深王,独宰相逢吉请立陛下,而李续、李虞助之逢吉乘间言绅尝不利于陛下,请逐之帝初即位,不能辨,乃贬绅为端州司马后天子于禁中得先帝手缄书一笥,发之,见裴度、元颖、绅三疏请立帝为嗣,始大感悟,悉焚逢吉党所上谤书始,绅南逐,历封、康间,湍濑险涩,惟乘涨流乃济康州有媪龙祠,旧传能致云雨,绅以书祷,俄而大涨开成初,郑覃以绅为河南尹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击大球,尸官道,车马不敢前绅治刚严,皆望风遁去武宗即位,徙淮南,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足缓不任朝谒,辞位。
卒,赠太尉,谥文肃 (节选自《新唐书.李绅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 B.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 C.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 D.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指年幼丧父,“鳏寡孤独”一词中,“鳏”指老而无子,“寡”指老而无夫,“孤”,指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妻指 B.“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国子助教”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 C.“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其别称还有石头城、江宁、杨州、建康、秦淮、应天等 D.祠,是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处所。
祠”左旁“示”表示向神灵出示呈现的祭品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绅很有才华,他出生于官宦世家,他个子矮小且擅长写诗,当时人称他为“短李” B.李绅智勇双全,他不愿为李锜写奏章,就假装害怕发抖写不成字,李锜就以死相威胁时,他也毫不畏惧 C.李绅经历坎坷,他曾因得罪李锜而下狱,也曾被牛僧孺罢免御史中丞之职,因建议立深王为太子而被贬为端州司马 D.李绅颇有政绩,他历经多代帝王,担任过多种官职,当地方官也能造福于民,死后还被追封为太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 ②河或欲以闻,谢曰:“本激于义,非市名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列这首诗歌,完成8~9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8.试赏析“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这两句诗5分)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2)《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神医王十二 冯骥才 天津卫是码头码头的地面疙疙瘩瘩可不好站,站上去,还得立得住,靠嘛呢——能耐?一般人能耐也立不住,得看你有没有非常人所能的绝活儿换句话说,凡是在天津站住脚的,不管哪行哪业,全得有一手非凡的绝活,比方瞧病治病的神医王十二 要说那种“妙手回春”的名医,城里城外一挑一筐,可这只是名医而已,王十二人家是神医神医名医,一天一地神在哪儿,就是你身上出了毛病,急病,急得要死要活,别人没法儿,他有法儿,而且那法儿可不是原先就有的,是他灵光一闪,急中生智,信手拈来,手到病除 王十二这种故事多着呢,这儿不多说,只说两段一段在租界小白楼,一段在老城西马路先说租界这一段。
这天王十二在开封道上走,忽听有人尖叫一瞧,一个在道边套烟筒的铁匠两手捂着左半边脸,疼得大喊大叫王十二急步走过去问他出了嘛事,这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