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汇报(精选多篇)(可下载).docx

32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305351048
  • 上传时间:2022-06-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41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第一篇: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热忱欢迎和衷心感谢您们亲临邵东考察指导!现就2022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围绕发展目标,实现“八增三降” 2022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兴工旺商”战略,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确保县域经济发展在xx年年跻身全省20强的基础上保类进位,十一项考核指标实现“八增三降” 实现增长的八项指标分别是: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12.8%;人均gdp11413元,同比增长16.2%;财政总收入5.4745亿元,同比增长15.51%;人均财政总收入600元,同比增长22.7%;全口径税收收入4.2964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8.48%,同比提高0.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4元,同比增长17.29%;农民人均纯收入5318元,同比增长17.73%;森林总蓄积量增长率9.1% 现下降的三项指标分别是: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4.11%;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cod和so2分别削减5.24%、7.73%。

      二、注重扬长避短,打造发展特色 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克服邵东既不沿江、又不沿边、资源缺乏的先天不足,充分发挥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县域特色的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县实际的发展道路主要呈现以下三大特色: (一)着力做大做强,打造产业特色对于有特色的产业,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立足于做大做强,培育成优势产业一是做强支柱产业2022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0.5亿元,增长38.7%,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81.6亿元,增长48.1%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2家,纳税过100万元的企业37家、新增5家全县打火机、小五金、皮具箱包、服装加工、中药材五大支柱产业年产值均超过10亿元打火机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与组建行业协会,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成为区域优势产业,70%的产品升级换代为电子打火机,多数企业建成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五金产业通过组建企业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引进了“消失模”铸造技术,基本应用了数控机床技术二是做大现代农业克服年初冰冻和年中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年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销售总值16.38亿元,增长8%。

      严厉制止稻田抛荒,安排专项资金,鼓励扶持先进乡镇和种粮大户,大力推广农机、农技等服务,全年产粮46.59万吨,实现连续四年增产;发展生猪270.7万头,巩固了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成果;推广水稻、黄花菜、中药材标准化生产26万亩着力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新增市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引导成立建农果蔬、金银花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三是做旺市场商贸服务业市场商贸是我县的传统优势2022年,全县登记个体工商户3.6万户,实现市场交易额1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亿元、增长23%物流方便快捷,200多条物流线路联通20多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外向度逐年增强,2022年引进外资项目4个、到位资金863万美元,内资项目75个、到位资金33.5亿元,增长42.5%新增出口企业4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5亿美元、增长20.8%,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7370万美元,全省排名第二 三、坚持协调发展,致力奋发赶超 2022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为重返全省十强而奋发赶超的奋斗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全力打造新的发展平台抢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沿海产业大转移、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我县获准纳入湘西扶贫开发范围的难得历史机遇,进一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22年启动重点项目32个,完成投资16.2亿元在县城东部规划20平方公里的生态产业园,定位为我县工业经济的活力区、招商引资的主战区、科技创新的源动区、城市形象的展示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2022年已做好园区的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昭阳大道东延和绿汀大道已经立项,物流园项目完成选址 (二)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我县奋发赶超的生命工程来抓,以活动为载体,以政策为保障,努力创造优良的政务环境、治安环境、信用环境严厉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全年共受理工商企业投诉195起,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59起,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9起;查处违法违纪案件50起,处分77人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全年13起命案全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考核列全省第60位,公安信访维稳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打击特殊群体贩毒经验在全省推介深入开展县级领导大接访活动,信访工作进一步落实包案、排查、督战、责任追究等制度和措施,县级领导包案的48个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赴省进京上访总量明显减少。

      在东方家居广场和五金城实行信用市场试点,推行信用评估机制,社会诚信意识不断增强 (三)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关注民生,扩大就业,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生态建设不断加强,发展果猪沼农作物生态农业模式1500户,植树造林6848亩,森林总蓄积量增长率9.1%建立能耗责任制,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改力度,对所有新、改、扩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五个不准”制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4.11%,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饮用水源保护区企业的排放物达标,造纸厂废水排放中的化学需氧物去除率达70%以上 各位领导,同志们,2022年,我县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县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面对全省上下和周边县市快速发展的态势,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奋发赶超,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所谓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备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因此,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所以,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长期关注的课题现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情况,就发展我县县域经济的进行以 下工作汇报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全县国土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四乡一镇,33个行政村,18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7%,其中农业人口3.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5%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3亩近几年,全县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为目标,县域经济得到了健康有序地发展到200*年年底,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2.3%;地方财政收入650万元,同比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15亿元,同比增长23.9%;现有各类企业18家,个体工商户481户,工业总产值达1009万元,同比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7万元,同比增长9.1%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县由于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和矿产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通过历届县委、政府及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加压力,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产不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或粗放,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二是招商引资难度大,现有个体私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对地方财政贡献不大;三是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小城镇建设发展滞后;四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薄弱,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五是农民增收渠道不畅;六是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争先创优意识不强。

      农民中只能受苦、不能吃苦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建议及对策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因此,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本人认为主要是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一)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容易造成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制定科学可行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至关重要、迫在眉睫;一是规划要符合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在产业设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前景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本县产业结构、产业定位,使县域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抢占先机;二是要结合本县实际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时要以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思维充分考虑本县实际,在发展进度、发展规模、产业项目上务求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三是要坚定不移的实施有了规划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落实规划过程中,要力戒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不因一时一事的影响随意改变发展规划而追求短期效应。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从我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看,农业要着力加快发展优势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围绕农民增收,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科学优化种植业,实现粮棉的高产高效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种植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生产模式向高效型生产模式的转变把握市场规律,逐步引导农民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土地上种植高效作物大力发展高效示范农业,使亩均效益低产变高产 2、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县要发展,节水是关键,近来来,随着气候变暖和降雨量的减少,我县水资源分配的矛盾日渐突出,已严重影响到我县农业的正常发展,为使有限的水资源继续满足现有农业的发展速度,必须要大力发展节水滴灌,充分利用我县老灌区灌溉水源和耕地有70米左右落差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效、节能、节水自压式滴灌,通过节水增地、节水增效,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量,据推算,如果我县10万亩耕地全部实施滴灌工程,剩余的水完全可以满足5万亩耕地的灌溉 3、大力发展林果业全面贯彻地委提出的打造“中国枣园”奋斗目标,充分利用我县的光热、水土、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红枣为主的高效林果业,借鉴地区在发展林果业方面的成功经验,举全县之力,大力推广红枣种植,同 时,要通过财政补助和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农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对种植红枣规模大和管理好的农户,要实行奖励扶持政策,老灌区二乡一镇,由于人多地少,发展大面积红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发展红枣积极性高且初见规模的农户,政府要支持开垦荒地,进一步扩大红枣规模和调动农户种植红枣的积极性。

      其次,我县每年都要组织干部进行长达2个月的义务植树造林 ,往年都是种植沙枣树和红柳,以后要改变树种,种植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达到即能固沙防风有能增加效益的目的,并把林果业作为今后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4、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引进优良品种,改良我县土羊、绒山羊和骆驼,另外,加大出栏率,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逐步推进规模化、规范化和集约化养殖,利用柯坪羊肉的品牌效应,尽快把畜牧业培育成我县农村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同时,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