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科研方法考试题型.doc
19页考试题型• 1.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2.辨析题〔共5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判断对错,给2分;说明理由,给4分• 3.实践应用题〔共2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35分,共计30分〕导论1. 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从广义上来讲,教学研究是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教学研究偏重于实践的、学科教学的、个人的研究 教育科研方法是教育研究的方法论 教学研究方法是教学研究的方法论2. 教育研究的过程• 从科学方法的一致性,从研究过程提供的基本的、系统的要素看,可分为5个步 骤: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2.1教育研究的效度• 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解释的程度和结论的普遍性• 〔1〕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 〔2〕外在效度:就是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关系• 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前提、先决条件;没有内在效度就无所谓外在效度• 辨析题: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也一定高• 【答案】错误• 【解析】内在效度指研究的结果能被解释的程度外在效度说明研究结果的可推 广程度,即研究结果是否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研究情境、其他条件及其他时间、 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
内在效度决定了研究结果的解释,没有内在效度的实验 研究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前提,但是内在效度高,外在 效度不一定高,有时候,内在效度高,外在效度反而低 为到达外在效度,结果必须能推广到许多不同的人群和条件中去?• 外在效度依赖于特定研究工作的条件及目的• 研究的效度只是一个度的问题,事实上也不可能得到纯粹的内在或外在效度• 研究者需要求得一种平衡,使某一结果得到合理的解释,又具有某种程度的推广 价值2.2教育研究的信度• 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 〔1〕内在信度:是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 度上保持一致• 〔2〕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 究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必须有信度, 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是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因为如果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也并不能有效地说明所研 究的对象 • 信度高,效度未必高例如,如果我们准确地测量出某人的经济收入,也未必能 够说明他的消费水平• 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
例如,即是一项研究未能说明社会流动的原因,但它很 有可能很精确很可靠地调查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人的流动数量• 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辨析题1、效度低的研究有可能信度高答案】正确【解析】效度是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就是研究的结果与所要到达的目标两者 之间相符合的程度信度是研究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指研究多次,研究 结果是一致的,而个人在数次接受同一研究时,获得的结果近似相同几次研究的 相关系数越高,信度越大因此,效度和信度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效度低,研 究的信度有时候可能高2、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也一定高答案】错误【解析】内在效度指研究的结果能被解释的程度外在效度说明研究结果的可推广 程度,即研究结果是否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研究情境、其他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 总体中去的程度内在效度决定了研究结果的解释,没有内在效度的实验研究是没 有价值的所以,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前提,但是内在效度高,外在效度不一定 高,有时候,内在效度高,外在效度反而低3. 教育研究的分类• 要求:给出一个实例,能判断是属于哪类研究?• 基于研究的目标或目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1〕基础研究• 其基本目的是扩展知识• 〔2〕应用研究• 其基本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 基于研究的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1〕定性研究•用文字来描述现象• 〔2〕定量研究•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 行动研究——应用研究的一种・行动研究可视为应用研究的一种,它是由教师或行政官员来操作的,以帮助地方 学校决策和教师改良教学的方法。
行动研究强调对基层的日常问题的解决它很 少关心研究结果是否对教育情境具有普遍适用性,它研究的人群常常也很小・1•实验研究〔真实验〕・实验研究至少有一个变量,即实验变量,它是由研究者人为地改变的,以便确定 对变化的影响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变量可能不止一个为了使已经完成的研究被认 为是一个i°真实验i 土,实验的参与者在实验处理中应是随机指定的・2•准实验・与实验研究相比・相同点:包含一个或多个实验变量・不同点:研究中被试是被i°自然i 土地分配组别,比方班级・因为随机分组的努力经常遇到困难,所以在教育中更经常地使用准实验研究・3.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变量是现有自然情境中的变量,有些调查只局限于现状,有些则试图 确定变量之间发生的关系和影响〔回溯研究〕・4.文献研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从中获得某一结论的方法就是文献分析法・教育研究人员常常倾向于对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应用逻辑推理探索事物之间的联 系・5.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 异同,探求某些共同特点或发展规律的方法・6•实地研究・定义:提供对特定情况下的教育制度、过程和现象确实切描述的过程。
・实地研究依赖于对研究现象的观察、描述、定性判断或解释它发生在自然的过 程中,重视过程,旨在获得整体画面・实地研究经常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向和结论假设4. 研究过程中的活动进行一项研究的一般活动的序列模型以及这一活动与现有知识的关系确定研宛的冋題总结收如彊料===分析_-却有需要塑連假设:相关的倉it i[与晞宪冋題相关的知识整扩展的、初修正的 新的理论、新的知说關确需要的资料回顾有关的信良第一讲 教育研究问题确实定一、研究问题的选择• ㈠ 问题选择的途径• 学术活动、教育实践、了解规划、教育理论• 〔二〕 怎样才为好的研究问题?• 价值性〔理论、实践〕、科学性、问题必须具体明确、创新性、可行性〔主观、 客观〕二、研究问题的陈述• ㈠ 陈述的形式• 表达或描述的形式、提问的形式• 一个好的陈述应指明总体的中心议题和问题的前后背景• ㈡ 常量、变量和操作性定义• 能指出一个研究陈述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 〔无关变量〕不能够被控制或测量,但他们的存在对其他变量的效果的解释会产 生不利的影响• ㈢ 假设与问题的陈述• 假设:是一种推测或对问题答案及情况状态的一种猜测。
• 根据伯格和高尔认为,假设应具备以下4条标准:・1.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2.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的理由,这一理由有理论的或事实的 依据・3.假设应是可检验的・4.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 ㈣ 假设的种类和形式・ 1 实质性假设和统计假设・ 2 定向假设和非定向假设第二讲教育文献的查阅 查阅文献的过程瑚定适合的靶I巔修正相芟的疑理餐确览与嶽告有关的潜在的标趙排列翌告的盘印件以换査阅则除无关林料方霍■按内容或重要程 雯理亨哎分类.., 1!-对也含栩关的倍息題*民住的)苛文就评论准备完蒂的书目且录第三讲设计研究方案・能根据给出的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包含的内容:・1. 目的与意义・2•研究内容・3.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思路是指对研究过程设计的思考,包括从不同的维度和方向去思考问题•研究方法设计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抽样设计、收集资料程序与分析资料方 法的设计、研究工具的设计等・4•步骤与进度・5.保证措施・注意:研究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研究对象确实定・(一)总体、样本和抽样•(二)抽样的基本要求• 1、明确规定总体• 2、保证抽样的随机性• 3、保证抽样的代表性• 4、保证合理的样本容量•样本容量取决于以下诸方面因素:• (1)研究的不同类型。
2)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3)允许误差的大小4)总体的 同质性5)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6)取样的方法等•〔三〕取样的方法•随机取样、有目的取样〔立意取样〕第四讲问卷调查法1. 问卷调查的定义・是通过书面的形式,以严格设计的测量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搜集研究资料和 获取研究数据,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2. 问卷调查的类型•按调查范围分:普查、随意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按问题类型分:开放型问卷、封闭型问卷・按发放方式分类:报刊式问卷〔随报刊的传递发放问卷〕、邮寄式问卷、送发式 问卷、访问式问卷〔由专人送并收,往往回复率高〕、 式问卷等3. 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整理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汇报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定义目的:为了成功地设计 问卷,需要定文清樂冋题,列 岀通过问卷要达到的特殊 目的或者要楡验的假设--问卷的试填•实施阶固-抽样-培讥-实施4•问卷的一般结构〔1〕说明词部分〔前言〕・前言一般包括几个方面:称谓、研究目的、该项研究与被研究者自身利益关系、 答复下列问题的要求〔视情况而定〕、对有关问题的解释〔视情况而定〕、说明 联系人、 、 号码等〔视情况而定〕⑵主体部分・问题表述的方式:直接表述法、间接表述法・答复下列问题的一般方式:封闭式〔提供一系列答案供受访者选择〕、开放式〔受访者提供自己的答案〕、混合式3〕结束语部分5. 问卷设计原则〔1〕问卷中的所有问题都应和研究的目的相符合,即题目应是研究问题和假设所要 测量的变量。
〔2〕在问卷中要清楚地说明问卷的重要性 〔3〕整份答卷要尽可能简短,其长度只要足以获得重要的资料即可 〔4〕问卷中的问题表述要清楚,简明扼要,易于答复;要客观,没有引导所期望反 应的暗示〔5〕问卷中的问题不要涉及社会禁忌和个人隐私或恩怨,一般情况下不要提问敏感 性问题〔6〕问卷中的问题不要超出答复者的知识和能力范围 〔7〕问卷中的问题所收集的资料要易于列表说明和解释 〔8〕问卷中的问题排列要恰当6. 问题编写的技巧〔1〕要防止题目中包含两个以上的概念或事件〔2〕防止采用否认或双重否认〔3〕题意要清楚,防止过于空泛〔4〕防止用不适当的假设〔5〕防止使用容易被误解的字词,如果使用,就必须清楚界定 〔6〕当反应项目属于类别项目时,必须列举完整〔7〕当反应项目是属于类别项目〔如性别、职业等〕时,反应项目彼此之间必须相 互排斥没有重叠现象〔8〕有特别重要或需要强调的概念,应在这些词下面加重点符号 〔9〕在答复者能懂的范围内提出问题〔10〕防止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填写的题目 〔11〕防止启发答复和暗示答复〔12〕题目必须在答复者所能记忆的范围之内〔13〕防止引起答复者情绪困扰的内容7. 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基本要素• *题目部分: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 *正文部分・①引言〔问题背景陈述、文献综述、研究假设、关键概念、研究目的意义〕・②研究方法〔被试、取样方法、测查工具、研究程序、数据处理方法〕・③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