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输油设备安全评价机制的探讨与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论和知识汇编.doc
20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输油设备安全评价机制的探讨与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论和知识汇编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输油设备安全评价机制的探讨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输油设备安全评价机制的探讨摘要:介绍了安全评价方 法的发展、分类及在油气管道、输油设备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探讨了运用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输油设备进行定量安全评价并建立安全评价机制的方法、方案, 为实现输油设备的安全分级管理提供依据关键词:输油设备安全评价机制探讨一、 安全评价方法的发展安全评价起源于30年代美国的保险业,称为“风险评价” o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过程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发 展,生产中的火灾、爆炸、毒气扩散等重大恶性事故不断发生,事故预防、安全管理 受到广泛的重视1964年美国道化学公司率先提出了火灾、爆炸危险度评价方法,有 效地防止了生产中的火灾、爆炸、毒气扩散等重大恶性事故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 指数法在世界上推出后,鉴于它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许多国家和企业 竞相研究评价各种危险程度的方法,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评价方法,以追求对安全工作 的超前管理特别是在1984年印度帕尔市农药厂毒物泄漏及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 利核电站爆炸等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后,安全评价技术引起了各国环境、卫生、安全部 门的高度重视。
安全评价方法大致有:英国ICI化学公司提出蒙德(M0ND)法、英国 原子能公司的概率风险评价方法、人的可靠性分析(HRA)、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 (ET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0PS)、初步危险分析(PHA)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型企业和行 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安全检查表和安全分析方法的基础 上,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有关企业开始应用简单的安全分析评价 方法,如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等同时计算机的数据库、安全控制论也得到应 用二、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评价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判断依据来进 行分类根据项目建设阶段分类,可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 评价、专项安全评价等;根据评价量化程度分类,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安全 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 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安全验收评价是 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 状况的监测、考察、查找该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提出合理的可行 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 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全面评价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个活 动处所,以及某一个特定的行业、产业、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某一项存 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的一种安全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论和知识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第一节法律要素一、法律术语1 •法律术语:是指在长期的 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基础上,对经常使用的一些专门术语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具 有特定法律意义的概念2•按照法律术语所涉及的因素,可将其分为四类:⑴有关主体的术语;⑵有关关系的术语;⑶有关客体的术语;⑷有关事实的术语例题】下列概念中,属于客体概念的是(*) A.原告B.人民法院C.动产D.不 可抗力【答案】C【解析】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 系客体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其范围和种类包括物、行为、精神产品和人身利益 等原告和人民法院都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属于主体范围动产是物的一种,属于 法律关系客体不可抗力属于免责事由,不属于客体范围因此答案为C项二、法律规则(一)法律规则的含义和特点1 •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 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2•法律规则具有微观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确定性程度较高等特点同时,法律 规则也应具有可诉性、合逻辑性、合体系性、可预测性等特性例题】刑法规定,叫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到的作用处 罚这一规定属于法律构成要素中的(*) 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规则D•技术 性规定【答案】C (二)法律规则的种类1•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⑴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⑵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 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它又可分为权利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权利性规则是规定 一般的主体(如公民和法人)行使权利之规则职权性规则,是指规定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之规则⑶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 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它也分为两种: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 必须或应当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禁止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 务),即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规则例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该规定属于 (*) A.授权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命令性规范【答案】A【例题】按照规则规定的模式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 性规则B.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为委任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 成性规则【答案】A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⑴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 则和准用性规则。
⑵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 容的法律规则⑶委任性规则,是指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⑷准用性规则,是指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规定在此问题上应 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规定的规则例题】规则的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有关的国家机关通 过相应的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是(*) A.确定性规则B.任意性规则C.准用 性规则D.委任性规则【答案】D3.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⑴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 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⑵强行性规则是指其规定的内容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 规则⑶任意性规则在规定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又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 过协商自行设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在当事人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律规 定的权利和义务例题】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这一规范属于 (*) A.强行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非确定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答案】B (三)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是指法律规则从 逻辑的角度看是由哪些部分或要素组成的,以及这些部分或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结在一 起的。
2•新“三要素说”认为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 个部分构成:⑴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 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它 包含两个方面:%1 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1 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⑵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根据行 为要求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1 可为模式;%1 应为模式;%1 勿为模式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为模式可称为权利行为模式,应为和勿为模式 又可称为义务行为模式⑶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行为时应承 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根据人们对行 为模式所作出的实际行为的不同,法律后果又分为两种:%1 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按照行为模式的要 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肯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 励1 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不按照行为模式的 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否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制裁、不予保 护、撤销、停止,或要求恢复、补偿等。
3•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 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尽管它们往往不表现于同一个条文当中例题】运用法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年11月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九条规 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第三十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 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问题:(1)《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属于我国哪一类法律渊源?⑵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理论和知识,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⑶从行为模式角度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种类⑷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哪一种类?【答案】(1)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在自己的 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为行政规章中的部门规章因此,商务部发布的《酒类 流通管理办法》应属于部门规章⑵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假定是法律规则中 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范围部分,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 的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即作为或不作为的具体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对 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评价的部分。
《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十 九条中规定的“酒类经营者”为假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 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为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第三十条的规定“予以警 告,责令改正”和“处两千元以下罚款”是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⑶从“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这一行为模式角度而言,材料给定的法律 规则属于“禁止性法律规则”;从“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这一行为模式 角度而言,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命令性法律规则”;因为禁止性法律规则和命 令性法律规则可以合称为“义务性法律规则”,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总体上属于 “义务性法律规则”4)因违反行政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是行政法,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2.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⑴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 现形式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 定法律规则,也不是每一个法律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法律规则或者只表述一个法律 规则⑵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①一个法律规则是由同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达的。
例如, 《刑法》382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 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第383条紧接着规定了贪污罪的 法律后果:“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 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②一个法律规则是由不同规范 性法律文件中的不同法律条文来表达的例如,《婚姻法》第3条第2款规定:“禁 止重婚”;《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 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③一个法律条文表达了不同法律规则或其 要素例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71条规定:“房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