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
4页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2) 二、原因分析 我县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干部自身角度讲少数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较差,宗旨意识淡化,理想信念动摇,缺乏大局观念,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能起到表率作用个别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民本位思想冷淡,干工作,想问题,考虑自身利益多,考虑群众的利益少,不能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实事,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县基层干部作风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从单位管理角度讲一是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有不少基层单位虽然也有不少制度和规定,但执行不力,约束力不强,对违反制度和规定的干部,有时该批评的没有批评,该教育的没有教育,该处理的处理不够,甚至姑息牵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惩诫作用,这是客观上助长了干部队伍中的不良风气二是缺乏竞争鼓励机制有一些基层单位,人员臃肿,人浮于事,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部缺乏危机感,没有上进心,工作消极被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不良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从干部管理上讲。
一是选人用人视野不开阔近两年,在基层提拔了不少干部,但总的来看,仍然存在着上级部门选拔多基层选拔少;领导熟悉的选拔多、公开选拔的少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在干部选拔过程中,论资排辈的问题也比拟严重,还没有打破年龄、学历、身份、任职年限等界限,使一些工作出色的干部受到阻滞,在客观上导致了熬官现象二是干部下的渠道不畅通由于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带来的弊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领导干部终身制还没有完全改变,危机感不强,导致干部下的渠道狭小,下的比重偏少,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比拟突出调整不胜任干部工作难度大、干扰多,往往对不胜任干部不是被搁置,就是用批评教育的方式予以迁就,下不了调整的决心,甚至平级调动,一走了之致使那些平平庸庸的不称职干部反倒心安理得当太平官,造成干部的心理错位其次是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目前推行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普遍存在着定性内容多、定量标准少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体现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评判尺度和标准,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德才尺度难掌握、工作政绩难认定、群众公认难把握的三难问题,客观上给准确衡量干部政绩的优劣和正确确定干部的升降带来了困难。
三是干部交流步伐较慢我县这几年虽然加大了科级干部交流,但仍然存在着科级干部交流面小,一般干部没有进行交流的问题有不少干部在本单位、本岗位工作时间太长,思想松懈,工作没有新意,没有上进心,难以保质保量、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 三、对策及建议 市、县委决定,从xx月底至xx月底,集中进行基层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结合开展这项活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干部转变作风的自觉性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宗旨教育,使广阔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思想要继续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真正从思想上亲民、从感情上爱民、从行动上帮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二,要坚持联系群众制度要在县、乡机关中继续推行三三制工作制度,保证机关干部三分之一时间处理日常工作,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蹲点,三分之一时间进行调整研究县级部门干部每年下基层三同时间不少于30天,乡镇干部每年下基层三同的时间不少于50天第三,要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除县级领导带头抓好联系点外,全县所有县级部门、乡镇主要领导干部每人都要抓好自己的工作联系点,实行五个一制度,即每人联系一个贫困村、联系一个贫困户、联系一个贫困企业、联系一个下岗困难职工、联系一个贫困学生。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身体力行,勤到点,真驻点,实抓点,真正把联系点办成各项工作的示范点第四,要夯实责任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实行部门、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各部门、各乡镇要在这次活动中,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综合分析,归类整理,梳理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认真开展对照检查,及时议定改良措施,跟踪检查,催促落实,确保干部队伍作风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以好的作风带动和促进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1页 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