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ppt

40页
  • 卖家[上传人]:夏日****8
  • 文档编号:284347982
  • 上传时间:2022-04-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5M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的、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本特点重点:重点: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2、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 难点:难点: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 ?2.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3.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 ?4.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 ?导语分析:导语分析:立国之本立国之本个体经营个体经营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土地私有土地私有严格管理严格管理限制工商限制工商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农业的起源: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神农”的传说的传说神农氏塑像神农氏塑像神农尝百草神农尝百草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农业的起源和地位;一、农业的起源和地位;(“神农神农”的传的传说)说) 1 1、起源:、起源:神农的传说;神农的传说;( 七八千年前七八千年前 ) “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五谷,曰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五谷,曰神农也。

      神农也 “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 思考思考: :神农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神农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 ?制作了农耕工具:耒,耜制作了农耕工具:耒,耜 并:教民耕作并:教民耕作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耒li 耜s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 1)农业是经济的主导地位;)农业是经济的主导地位; 2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3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2 2、农业在中国古代种的地位:、农业在中国古代种的地位: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农业的起源一、农业的起源2、农耕格局、农耕格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 种植粟、麦种植粟、麦长江流域长江流域 种植水稻种植水稻 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气候不同;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

      与自然应和谐发展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思考: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自然条件、技术、水利、自然条件、技术、水利、土地制度、政策、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等劳动者等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二、生产技术的进步二、生产技术的进步1、表现、表现:、工具、工具、动力:、动力:材质:材质:工艺:工艺:石器石器 青铜青铜 铁器铁器打制打制 磨制磨制 冶炼铸造冶炼铸造人力人力 畜力畜力 自然力自然力2、评价:、评价:、耕作方法耕作方法:积极:积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促进农业发 展,推动社会进步展,推动社会进步 局限: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二、古代农耕的方式演变二、古代农耕的方式演变:(刀耕火种(刀耕火种石器锄耕石器锄耕铁器牛耕)铁器牛耕)1 1 1 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2 2 2 2、商周时期:、商周时期:、商周时期:、商周时期: 3 3 3 3、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春秋战国: 4 4 4 4、汉代时期、汉代时期、汉代时期、汉代时期: 刀耕火种刀耕火种刀耕火种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耜耕(石器锄耕)耜耕(石器锄耕)耜耕(石器锄耕) 青铜农具少量使用。

      青铜农具少量使用青铜农具少量使用青铜农具少量使用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牛耕逐渐普及全国,牛耕逐渐普及全国,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从(从(从(从“ “刀耕火种刀耕火种刀耕火种刀耕火种” ”到到到到“ “以牛田以牛田以牛田以牛田” ”) 5 5、唐代时期:、唐代时期:、唐代时期:、唐代时期: 曲辕犁曲辕犁曲辕犁曲辕犁(东汉时期):(东汉时期):(东汉时期):(东汉时期): 耦犁(二牛抬杠)耦犁(二牛抬杠)耦犁(二牛抬杠)耦犁(二牛抬杠)一牛挽犁一牛挽犁一牛挽犁一牛挽犁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生产工具:)生产工具: 石器石器青铜器青铜器铁农具2)耕作技术:)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刀耕火种铁犁牛耕铁犁牛耕3)农业动力:)农业动力: 人力人力畜力畜力自然力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演进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演进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问题探究问题探究】古代中国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古代中国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拓展: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拓展: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户个体经营为主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贫者无立锥之地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是什么?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是什么?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传统社会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土地所有制基本土地所有制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三、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三、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1 1、泰半之赋;(赋税)、泰半之赋;(赋税)2 2、沉重的力役;、沉重的力役;(徭役徭役) :修建大型工程:修建大型工程3 3、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 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2)、奴隶社会:)、奴隶社会:3)、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土地公土地公有有井田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3、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 (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握一部分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握一部分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私有制小农土地私有制国有制(实质是私有制)国有制(实质是私有制)影响农业因素之:影响农业因素之: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时期时期 土地制度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氏族集体所有制氏族集体所有制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 (商周)(商周)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井田制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囊括战国(囊括战国) 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国有制土地国有制 地主所有制地主所有制 自耕农所有制自耕农所有制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富者田连阡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贫者无立锥之地甲骨文中的田字甲骨文中的田字重点添加重点添加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也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到新中国建也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到新中国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最终被消灭国初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最终被消灭 封建土地国有制:主要形式为屯田制和均田制封建土地国有制:主要形式为屯田制和均田制A A、屯田制:古已有之,代表有曹操、魏蜀吴三国屯田,分为军、屯田制:古已有之,代表有曹操、魏蜀吴三国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基本特点是土地国有,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屯和民屯两种基本特点是土地国有,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起来,稳定了社会社会秩序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起来,稳定了社会社会秩序B B、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一种较为完备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它、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一种较为完备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它始于北魏,沿用至唐朝中期其基本特点是:以政府手中掌握大始于北魏,沿用至唐朝中期其基本特点是:以政府手中掌握大量的土地为前提,在不触动地主阶级的条件下,以法律形式确认量的土地为前提,在不触动地主阶级的条件下,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同时,均田制也是府兵制和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均田制也是府兵制和租(庸)调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庸)调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农民土地私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对封建社会土地私农民土地私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对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重要补充有制的重要补充 重点添加重点添加 战国战国井田制被废除井田制被废除 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商鞅商鞅重点添加重点添加 明清时期,封建土地制度逐渐成为农明清时期,封建土地制度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业发展的桎梏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加之天灾连年和租税沉重,酿成失土地,加之天灾连年和租税沉重,酿成明末农民战争,李自成提出明末农民战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均田免粮”,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愿望,说明封建土,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愿望,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地所有制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重点添加重点添加三、贫者无立锥之地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土地兼并1 1、根本原因:、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封建自然经济。

      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封建自然经济2 2、危害、解决措施:、危害、解决措施: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地主官僚)(地主官僚)小农丧地小农丧地破产流亡破产流亡阶级矛盾阶级矛盾赋税减少赋税减少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改革抑制改革抑制兼并兼并3 3、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徭徭役役兵兵役役(均田、限田)(均田、限田)封封 建建 国国 家家佃农佃农抑抑制制兼兼并并地主地主自耕农自耕农田田赋赋人人头头税税田田赋赋地地租租土土地地兼兼并并沦为沦为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激化矛盾激化矛盾新新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