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二高2015学年五化有序教学优胜教研组.doc
11页余二高 2015 学年创建“五化”有序教学范式研究优秀教研组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以创建“五化”有序教学优秀教研组为载体,以“学生深度参与”为抓手,以目标、知识、能力、过程、评价等“五明了”为目标,持续、纵深推进市立项课题《高中“五化” 有序教学范式研究》 的研究,展示中期成果, 提高课堂品质,打造学科高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活动核心概念:1. 教学范式教学范式是指人们对教学这一特殊现象和复杂活动的最基本的理解或基本看法当前有五种教学范式受到普遍关注并对教学实践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五种范式是 : 艺术范式,科学范式,系统范式,能技范式和反思范式教学的艺术范式 ,将教学定义为知识教学的艺术, 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教学的科学范式 ,将教学视为一门科学,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理性活动,是一种更系统、更具结构性和更稳定的活动 教学的系统范式 ,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这四个基本因素在教学系统中的地位和相互关联, 从系统整体的观点上去进行教学的决策和安排 教学的能技范式 ,认为教学是一种可以通过培养和提高的个人职业技能 (craft) 活动 教学的反思范式 ,将教学看成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促使教师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 , 探讨、研究、改进教学方法 , 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我校课堂建设实际,我们从复合范式的视角审视教学范式,认为教学范式是教师关于教学的基本认识,这种认识充分意识到:教学具有艺术、科学特质,关注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个教学核心要素的多向对话,呈现出教学环节有机系统、结构相对稳定的特点2. “五化”有序教学范式 “五化”有序教学范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自觉遵循教学规律,以“锐化目标、精化知识、强化能力、优化过程、段化成果”为抓手,以“优化结构、先学后教、分段评估”为重点,以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教学范式从时空视角审视“五化”有序教学范式,它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并延伸到课前、课后3. “学生深度参与”学生深度参与”是指教学活动中,依托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等教学核心要素多向对话, 凸显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定位, 学生学习情感体验积极,思维被充分激活、唤醒,并外显为自觉、充分地参与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行动1三、活动载体和进程(一)研训启动 (2015 年 8 月 14 日至 16 日)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培训研修,邀请专家作主题培训, 回顾课题研究进程,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在交流对话中形成共识,明确活动目标、载体和推进策略,正式启动以创建“五化”有序教学优秀教研组为载体,以“学生深度参与”为抓手,以目标、知识、能力、过程、评价等“五明了”为目标,持续、纵深推进市立项课题《高中“五化”有序教学范式研究》的深入研究。
二)部署发动 (2015 年 9 月 1 日至 10 月 2 日)开展校本培训,课程教科处作中期研究成果报告;公布、宣讲《余二高 2015 学年创建“五化”有序教学优秀教研组活动方案》 ;教研组、备课组回顾、总结本组课题研究情况,讨论、拟制本组年度课题研究推进行动方案, 部署本组课题研究活动; 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研究计划( 必须包含行事历 )上交课程教科处审核、存档三)务实行动 (2015 年 10 月 8 日至 2016 年 6 月)1. 集备集研提高效能,成为常态 聚焦学生深度参与课堂的“五化”有序课堂建设,发扬团队协作精神,集体备课实行“四定” (高三“五定”),拟制并实施《余二高集体备课资源共享项目推进工作方案》 ,以提高集备效能,集体备课成果上传校园网“组室之窗”栏目,为“五化”有序教学范式研究课堂作充分预设,并实现资源共享2. 观课议课提高效能,强化考核 聚焦学生深度参与的“五化”有序课堂建设,精心组织“四课”活动,通过成熟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研究课,新进教师的达标课、 随进进行的 “推门课” 等观课议课活动, 力促高效课堂成为常态教研组、备课组每周申报“四课”活动计划,教务处加强督查和记载。
一学年周期内,教研组全体成员全员开设过示范课、 研究课或达标课, 每位教师校内听课不少于 30 节教师校内开课以及教师校内听课,教务处一周一统计、核定,一月一通报3. 教学范式建设推进,结构清晰 按照本方案对教学范式的定义,并聚焦、凸显“学生深度参与课堂” 这一核心目标, 各教研组或备课组立足现有教学资源配置条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确定、推出本学科全部或部分课型的主要教学环节及流程图(如“三环六步”课堂范式、翻转课堂) ,或依托特定载体(如导学案教学、问题驱动教学、多向对话教学)的环节特征明显的教学范式 一种教学范式确立的基础、显性标志是: ( 1)明显、有机并相对稳定的环节特征; (2)学生课堂讨论、演练、展示等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时间不低于课堂总时间的 40%( 40 分钟每节中不少于 16 分钟) 3)一个教研组至少一半成员在探2索、实践、推行4)课堂效能有提高4. 校本培训适时跟进, 引领示范 服务于研究活动有效推进, 课程教科处牵头,适时开展校内教师展示观摩、教研组经验交流、校内外专家专题报告、专题参观考察、主题阅读研究等活动,通过引领示范、专题研修等校本培训,理性、科学、有质量推动活动进程。
校本培训应有方案,方案应有行事历5. 草根研究行动积极, 展示成果活动注重行动研究, 在行动中出教研成果教研成果主要包括:( 1)与活动相关的课题立项、解题、获奖; (2)与活动相关的论文著作发表、交流、获奖, (3)与活动相关的优质课、教学设计等展示、获奖四)评价促动 (贯穿全程)1. 过程评价 教务处、课程教科处在校园网、 教研通讯等媒体上刊载活动简报,通报主要活动、成果、经验简报基本做到每月一期2. 终结评价 制定《余二高 2015 学年“五化”有序教学范式研究优秀教研组评选考核方案》,对各教研组活动推进情况实施考核,评选出“五化”有序教学优秀教研组考核结果运用于教研组年度考核(加分项目中单列满分 30 分)、名优教师评选推荐、教研组考察学习机会奖励等五)总结连动 (2016 年暑期)2016 年暑期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暑期培训会上进行活动总结表彰,并开启新学年活动推进征程余二高校长办公室2015 年 8月 30日附件:1. 余二高 2015 学年“五化”有序教学范式研究优秀教研组评选考核方案2. 余二高 2015 学年“五化”有序教学范式研究优秀教研组评选考核细则3.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集体备课资源共享项目推进工作方案3附件 1: 余二高 2015 学年“五化”有序教学范式研究优秀教研组评选考核方案(试行)一、考核目标:以创建“五化”有序教学优秀教研组为载体,以“学生深度参与”为抓手,以目标、知识、能力、过程、评价等“五明了”为目标,持续、纵深推进市立项课题《高中“五化” 有序教学范式研究》 的研究,展示中期成果, 提高课堂品质,打造学科高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考核指标:(一)一级指标:常规落实( 20 分),范式构建( 25 分),成果展示( 20 分),示范引领( 10 分),质量提升( 25 分)二)二级指标:1. 常规落实( 20 分)集备集研( 10 分),观课议课( 10 分)2. 范式建构( 25 分)行动方案( 5 分),范式文本( 10 分),范式实践( 10分)3. 成果展示( 20 分)课题立项结题获奖( 10 分),论文著作发表交流( 5分),优质课及教学设计获奖( 5 分)4. 示范引领( 10 分)活动展示( 5 分),成果汇报( 5 分)5. 质量提升( 25 分)统测成绩( 15 分),学考选考成绩( 10 分)三、考核实施:1. 考核评价领导小组顾问:连晓组长:张禹副组长:江贵生(常务) 、李月明、王忠华、孔晨霞成员:应健、毛利尧、冯凌凌、马齐明、胡春英、徐国锋;学术委员会成员考核评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应健兼任办公室主任2. 课程教科处牵头评价拟制《余二高 2015 学年“五化”有序教学范式研究优秀教研组评选考核细则》并组织实施3. 教务处、年级处协同 “常规落实”指标由教务处搜集、存档原始数据四、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运用于教研组年度考核(加分项目中单列满分 30 分)、名优教师评选推荐、教研组考察学习机会奖励等。
2015年 9月 8日4附件 2:余二高 2015 学年“五化”有序教学范式研究优秀教研组评选考核细则(试行)一、考核指标及评分办法:(一)一级指标:常规落实( 20 分),范式构建( 25 分),成果展示( 20 分),示范引领( 10 分),质量提升( 25 分)二)二级指标:1. 常规落实( 20 分)1)集备集研( 10 分):按时集备,集体备课实行“四定” ,集体备课成果及时上交 每一人次无故缺席扣 0.5 分,集体备课成果不及时上传校园网 “组室之窗”栏目一次扣 0.5 分,扣完为止2)观课议课( 10 分):开课( 5 分):每学年每人至少举行一次备课组级以上的公开课或讲座,每缺一人次扣 0.5 分听课( 5 分):每学期按规定完成听课任务(高中教学未满三年的教师要求 30 节课,分管教学的行政领导要求 40 节以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求 20 节以上,其他教师 15 节以上)得 5 分,每一人次未完成任务扣 0.5 分 每一人次一学期未交听课本扣 0.5 分,一学年未交扣 1 分,扣完为止2. 范式建构( 25 分)1)行动方案( 5 分):教研组制定附行事历、可操作评价性较强的创建行动方案得 5 分,可操作评价性不强、未付行事历的行动方案质酌情扣分,未按要求拟制行动方案的不得分。
2)范式文本( 10 分):教研组按学校关于范式建设要求,研制质量较高的学科课堂教学范式建设文本的得 10 分;不符合学校关于范式建设要求、理念不够先进、可操作评价不够强的范式建设文本酌情扣分; 未按要求完成的不得分3)范式实践( 10 分):①以教研组为单位,一个学年内至少一个备课组按范式建设文本备课、授课、评价的,得 5 分,否则不得分②参加范式建设实践的教师,每学年每人至少举行一次备课组级以上的公开课得 3 分,每缺一人次扣 0.5 分③每学期开展教研组组内范式建设实践专题研讨不少于 2 次得 2 分,5每缺一次扣 0.5 分3. 成果展示( 20 分) 1)课题立项结题获奖( 10 分):“五化”有序教学范式研究相关课题研究获国家(省)立项或获得。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