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盟汽车技术法规和认证最新变化情况.docx
11页东盟汽车技术法规和认证最新变化情况 本刊编辑 傅红叶编者按: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Nations),简称东盟(ASEAN),它最初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五国组成,如今已发展成为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十国集团近年来,由于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东盟成为中国品牌出口海外的重要目的地,中国产品进入东盟市场也享有多项税收减免政策那么,在汽车领域,东盟方面如今实行着怎样的法规和认证方法呢?来自东盟NCAP 的副秘书长爱兹哈尔·哈姆扎为我们做了详细说明东盟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若要了解东盟地区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首先要看全球各主要地区的汽车生产状况如图1 所示,根据我们的分析,东盟地区轻型汽车的产量从2013 年?2020年都会继续增长但是如果和中国、西欧、日本、韩国进行比较的话,东盟看起来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与上述国家不可同日而语尽管如此,东盟的汽车行业确实在经历显著增长期如果把目光放在各国产量数据上,人们会发现有两个东盟国家——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是排名靠前的,分别占据了第九和第十四位这两个国家现在在东盟内部表现十分强劲,根据预测,直到2020 年,他们都将保持持续增长。
当然,说发展就离不开数字近几年东盟的汽车产销数据也是十分可观在销量上,除了新加坡和越南这两个国家,大部分东盟国家都进入到了增长的趋势中在2012 年,东盟地区机动车的总销售量相比2011 年增长了34%其中,文莱和印尼的销售增长率可圈可点;马来西亚的机动车销售量突破了60 万大关;泰国的销售增长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1%——这也是东盟地区第一次实现这样的快速增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东盟的汽车总产量在2012 年实现了42% 的增长,这也是十分重大的成就预测显示,直到2017年,东盟地区的汽车产销量仍将继续稳步增长若是将汽车销量按类细分, 如今在东盟地区对汽车产销量贡献最大的是LCV 和紧凑型汽车这两种车型,它们近年来在泰国十分受欢迎,同时它们在马来西亚的市场也有着显著的发展根据预期,到2017 年,东盟市场上受欢迎的车型将会向紧凑型车和小型车倾斜,这两种车型将会在今后占据50% 的东盟市场份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预期,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来东盟国家的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敏感,排放问题也随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东盟地区的环境监管规则和一些东盟国家的环保政策也越来越严格,希望能够有效控制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若从各个国家的表现分别来看,2012年,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创造了汽车销量的历史新高其中,泰国和印尼两国去年的汽车销量均超过了100 万辆,而马来西亚则突破了60 万辆大关这种发展态势源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东盟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这使得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对汽车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此外,近年来由于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全东盟范围内针对汽车行业的投资大大增加,生产能力有所扩大,并且根据市场需求引进了更具吸引力的新车型,配有性能更好、更高效的动力系统另外,有分析人士预测,东盟地区的市场规模仍将继续扩张,到2017 年,整个东盟地区的汽车产量将会达到440 万辆,汽车销量则将达到333 万辆以上就是东盟市场的现状可以说,东盟市场在中短期内为全球的汽车制造商提供了重大的机遇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东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专家预测,从2012 年到2019 年,东盟汽车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在2019 年将达到471 万辆,这主要是由印尼和泰国快速扩张的市场驱动的此外,东盟的汽车总产量预计在2012 年到2019 年以8%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2019 年将达到705 万辆根据分析家的预测,到2019 年,东盟将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市场,并且还将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汽车生产区。
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测,是因为东盟经济最重要的三大成员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经济都在迅猛发展,城市化使得人们搬到了城市,对流动性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这种需求的增长以及对更好的工作机会、更高的生活水平的追求提高了东盟的用车比例,从而使得东盟的乘用车市场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若就单个国家具体分析,马来西亚作为最被看好的三个国家之一,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来马来西亚引进了一系列在价格上有竞争力的进口车型此外,随着市场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马来西亚汽车的价格将出现下降2013 年马来西亚政府举行了大选,本地车和进口车都降价了5%~10%尽管降价数额并不高,但占比十分巨大同时,由于市场的自由化,目前也有很多国际汽车巨头开始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几年之前马来西亚推出了NAP(National Automotive Policy 国家汽车政策),在2015 年东盟经济共同体形成之前提高本国内部的行业竞争力,并使行业竞争自由化——因为共同体形成之后大部分地区的关税壁垒都将取消NAP 的修订版计划在内阁审核后发布,生产商和经销商都希望其能够更多阐明如何实现这些关税削减而政府正在努力将国家财政赤字从去年的4.5% 逐步降至3%,并不会一次性降低汽车税费。
事实上,由于2013 年以来的经济形势并不十分乐观,马来西亚消费者的信心持续走低如果经济增长确实按照市场预期而放缓,这可能会影响马来西亚人对新车的需求尽管马来西亚汽车行业现在有种种不确定性,仍有大量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在长期战略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例如,中国制造商吉利集团已宣布在马来西亚建厂的计划,将其定位于国内市场,作为其进入该地区的跳板;日本马自达公司也已宣布了其耗资3000 万美元的生产扩容计划等等与马来西亚一样,印尼近年来的发展也十分引人瞩目根据预期,2019 年印尼将成为东盟的最大汽车市场,产量将达到230 万辆现在印尼的经济增长非常迅猛,中产阶级人数正在增加,不久之后将与低收入人口的比例持平,这将继续增加汽车的潜在消费能力此外,印尼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促进汽车行业投资的行动也将支持汽车市场的增长泰国的情况也十分喜人,它如今已经成为东盟市场上重要的皮卡市场而随着对环保和紧凑型车辆的消费偏好的增长,泰国市场可能会逐渐偏向于乘用车在接下来的几年间,泰国很有可能继续它作为大生产枢纽的优势由于经济发展迅猛,预计泰国的生产能力将得到迅速扩张与此同时,国内需求和出口的快速增长、技能熟练的工人数量的增加也将大大推动泰国的汽车工业发展。
泰国成熟的汽车部件产业也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东盟汽车技术法规和认证系统(以马来西亚为例)东盟计划在2015 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汽车行业来讲,这一目标意味着在东盟国家间破除技术壁垒,建立一个贸易自由、公平竞争的单一市场,最终形成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竞争力为了实现东盟一体化的目标,东盟领导人授权东盟经济部长会议指定相关方案以加速东盟11 个行业发展而在东盟一体化战略的蓝图之上,东盟标准和质量委员会(ACCSQ)一致通过了建立多个专项组来对各领域间的工作进行调解这其中与汽车相关的专项组就是APWG(PWG on Automotives),它的职责是每年召开会议,进行政策、汽车行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标准化方面的探讨对于法规方面,东盟地区通用的法规主要采用美国的相关规定和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所制定的规则它们的内容如下:UN1958 协定书:它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1958年签署的一个多边协议它的正式名称为“关于对轮式车辆、安装和/ 或用于轮式车辆的装备和部件采用统一条件并相互承认基于上述条件批准的协定书”(此后称为关于机动车辆等类型相互承认的“UN/ECE 1958 协定书”)。
近年来由于形势的改变,马来西亚议会已经开始了对58协定的讨论和修订此次修订的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WP.29,增加协议书缔约方的数量,并为汽车行业技术规则的和谐维持关键的国际法律架构,以保证产品的功能、可靠性和型式认证的质量在修改过程中,马来西亚议会坚持以下理念:对在其本国采用自认证的国家,允许其成为1958 协定书的缔约方,并采用联合国法规;联合国法规在国内的施行与国内现有的型式认证系统无关;1958协定书的新缔约方拥有不采用议定书内特定法规的权利、在未来某阶段施行法规的权利和终止施行法规的权利东盟针对58 协定的修订正在进行中,预计将在2014 年底最终达成共识UN1998 协定书:正式名称为“关于对轮式车辆、可安装和/ 或用于轮式车辆的装备和部件制定全球性技术法规的协定书”1998 协定书考虑了采用“自认证系统”的国家,它们的制造商根据相关安全标准保证其车辆的符合性,并且政府在其投放市场后确认车辆的符合性UN1997 协定书:正式名称为“关于采用轮式车辆定期技术检查统一条件以及相互承认这种检查的协定书”目前,该协定书中有2 个规则,分别为环境保护规则和车辆性能规则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马来西亚不是1997 年协定书的签名成员国。
国际车辆型式认证制度(IWVTA):目前,在全世界各国有着各不相同的车辆认证系统IWVTA 旨在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型式认证系统,依赖各国之间成熟的车辆互认体系,实现在各国之间的型式认证相互承认特别地,我们着眼于根据1958 协定书更新现有认证系统,从“车辆系统和部件认证的相互承认”扩展至“整车”级的互认除上述东盟成员国通用的法规之外,马来西亚还有着自己的汽车行业法规到目前为止,马来西亚有138 个机动车相关法规,以确保其上路行驶的安全性这些规则涉及所有类型的机动车,目的在于提高车辆安全性并消除贸易壁垒除此之外,马来西亚还采用UNECE 法规作为上述法规的补充,并希望能够最终在马来西亚法规中逐步实施所有的UNECE 法规马来西亚标准法规和认证系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在马来西亚,大部分标准都是遵循自愿原则的,它仅仅起到指南和建议的作用,并非强制执行马来西亚的人们必须遵循的是法规,它是强制性的但是有一些标准在法规中有所涉及,因而这些标准也就成为了强制性的但目前马来西亚还没有在标准涉及法规的情况,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马来西亚的监管体系中标准的地位仍比法规要低马来西亚标准的类别包括规范、测试方法、良好的操作准则、推荐标准、术语词汇、分类评级等。
接下来将要介绍的是马来西亚的汽车产品认证系统,这一系统的各项认证主要由以下[来自www.lW5U.com]几个部门发布:1. 监管当局(VTA 委员会)——发布车辆型式认证(汽车产品认证)2. UNECE 认证管理部门——MOT 认证,在马来西亚建立技术服务设施时需要通过该认证3. SIRIM,QAS——产品、部件认证其中,型式认证是指在机动车辆注册登记和在道路上正式使用前,政府保证每辆机动[来自WW]车都满足安全、环境等技术法规要求的程序它的负责部门VTA 委员会设立的目的在于确保1958 协定书内列出的全部项目,特别是涉及安全的项目都能得到正常实施VTA 委员会涉及许多汽车行业相关机构,它的工作就是评估/ 鉴定那些希望进入马来西亚市场的所有机动车辆在马来西亚,另外一个重要的认证项目就是由SIRIM 所主导的汽车产品和零部件认证SIRIM 认证是马来西亚唯一一家引导认证的机构任何的工厂或者公司都可以向SIRIM 提出申请﹐并依照产品认证体系下公认的标准进行审核及获得认可该机构所提供的认证服务有:制定产品认证方案、检验服务、质量管理系统(ISO9000,ISO/TS16949 等)、环境管理系统(ISO14000)、职业健康和安全认证计划(OHSAS18000)。
马来西亚汽车行业政策发展情况随着东盟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马来西亚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国家级汽车政策它们的目的在于确保国内汽车行业的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