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政府积极探索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doc
10页依托政府积极探索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镇海质监分局为进一步深化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镇海区 域内的特种设备运行安全平稳,努力实现杜绝特大事故、遏 制重大事故、有效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安全目 标,根据市质监局《关于印发宁波市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 长效机制建设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甬质特发〔2011〕 24号)文件精神,镇海质监分局高度重视,及时向分管区长 做了汇报,得到了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区政府从加 强领导入手,结合镇海区实际,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 作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推开实施,大力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 管模式创新并以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创新 试点工作为抓手,探索建立了一套“区政府统一领导,各镇 (街道)、园区负属地监管之责,质监部门负监察之责,企 业负主体责任,社会参与监督”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新模式、 新机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当前镇海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中面临的困境镇海区是特种设备使用大区,特种设备一直以量大面广著称全区特种设备呈现“一域三多”的特点一域"指区域相对集中,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主要分布在化工区和镇 海炼化周边区域,给我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 和风险;“三多”指压力容器多(有近12000台,约占特种 设备总数的三分之二)、压力管道多(长度超过400公里)、 起重机械多(约有4500台)。
目前,全区陆地面积246平方 公里,共有特种设备使用企业1329家,各类特种设备18526 台,每平方公里就有特种设备76台,可见,特种设备安全 监管工作压力非常大单凭镇海质监分局一个部门监管特种设备,难以实现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有效覆盖镇海质监分局现有特种设备 安全监察人员4人,而全区各类特种设备共有18526台2011 年,根据省、市的相关规定,镇海质监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 察的主要任务:一是完成120家列入年度特种设备监督检查 的企业和120台重点监控设备的监督检查任务(具体检查内 容按照总局〔 2007〕910号文件执行)二是对使用超期未检和检验不合格特种设备及特检院通报过来的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实行安全监察三是开展各类专项的特种设备执法检查、重点整治和举报、投诉的查处完成上述任务每年检查到的企业数大约是辖区内特种设备使用 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就是说,每年约有70%左右的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区质监分局没有检查到(我们完全按照上 级要求做的,现状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因此,单靠质监部 门的力量,很容易造成一些地方安全监管不到位、隐患发现 不及时、隐患整改跟踪不到位,存在监管盲点和死角等现象。
所以,要实现辖区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有效覆盖,单靠质 监分局一个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要充分依靠镇(街 道)、化工区来共同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只有全面 落实特种设备安全镇(街道)、园区属地监管职责,建立起 齐抓共管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才能实现对特种设备安 全监管的有效覆盖二、依托政府,探索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一)积极争取区政府支持镇海区被市局确定为特种 设备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创新试点区后,分局及时向 分管区长做了汇报,得到了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区 政府要求在庄市街道试点的基础上,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 理工作在全区范围内推开,区政府在推动此项工作中做了大 量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一是明确责任,建立考核6月 10日,区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镇海区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 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各镇(街道)、园区对特 种设备安全的属地监管的工作内容在基层安监所的“三定” 方案中,将特种设备日常监管职能列入各镇(街道)、园区 安监所工作职责,并将特种设备安全作为安全生产的一部分 列入对各镇(街道)、园区的目标考核,要求各镇(街道)、 园区切实负起特种设备属地监管的职责,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任务,并下达了考核机制,为理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 落实特种设备安全属地监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健全队 伍,加强力量在分局的积极争取和努力沟通下,为确保各 镇(街道)、园区能有效履行特种设备属地监管的职责,区 政府决定要进一步加强各镇(街道)、园区安监所的安全监 管力量,有效延伸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触角,切实解决特种设 备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组织网络不健全,监管职能不明确, 人员力量、经费保障和装备不足等问题在区长办公会议上, 通过了为各镇(街道)、园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配备专 门工作人员和配备巡查车辆,要求各镇(街道、园区)落实 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长效 机制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领导重视,全面推进确定庄市街道作为区试点单位后,分管副区长亲自与庄市街 道领导沟通,使试点工作得到了街道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 持试点过程中,分管副区长还专门到试点企业进行调研, 到试点街道听取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在充分肯定了庄市 街道试点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区政府决定将特种设备隐患排 查治理工作在全区范围内推开,专门制定下发了工作方案, 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6月16日,在全区第二次安全 生产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安排区质监分局局长对特种设 备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行了专题部署,区长陈 召华亲自到会并就如何抓好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 出了要求。
6月30日,分管副区长又召集各镇(街道、园区) 分管领导和安监所长召开工作会议,讲评了前一阶段各单位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情况,并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完成时 限提出了进一步要求9月份,分管区长将带队对各镇街道 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二)落实特种设备属地监管责任通过明确和落实各镇(街道)、园区对特种设备安全属地监管的责任,有助于 延伸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触角,进一步理顺镇海区特种设备安 全监察机制,进一步构建了特种设备监管工作网络体系,增 加了监管深度,扩大了工作覆盖面一是落实组织各镇(街 道)、园区应当承担起自身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主体的责 任,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属地监管的职责,制订特种设备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指定专人专门负责特 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前,6个镇(街道)和化工区 都已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了特种设备安全专管员、制定了 实施方案二是全面巡查要求特种设备安全专管员要对辖 区内所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巡查检查,重点检查特种设 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专项应急预案、设备注册登记情况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 况三是督促催报。
对在宁波市特种设备动态监察系统显示 的本辖区内存在超期未检及定期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使 用企业,要督促其停止使用超期未检及定期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并做好维保,及时申请定检四是督促整改对安全 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专项应急预案未 落实的单位,存在安全隐患且已被区质监分局下达《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指令书》的单位,专管员要督促其及时进行整改, 并对整改结果进行确认五是协助执法要定期向区特种设 备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本区域隐患 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对特种设备未注册登记、作业人员 无证上岗的单位,以及存在安全隐患拒不整改,或未按时消 除隐患的单位,应及时抄告区质监分局,并配合区质监分局 对其进行行政执法三)质监部门履行安全监察职责部门严格执法,质监分局负责重点对镇海区区域范围内列入年度监督检查的 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和重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对辖区内存在 的使用非法制造的特种设备、使用未经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和使用经检验不合格的特 种设备企业及操作人员无证操作等进行严格查处,切实负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责任,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执法保证。
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动态 信息更新,利用多种途径(短信、电子邮件、分局外网等), 及时抄告给镇(街道)和化工区特种设备安全专管员并对 特种设备安全专管员做好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查询方法等业务技能培训工作在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中,区质监分局积极向企业管理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大力宣传《特 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特种设备安全政策法规,宣讲特种 设备安全知识,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企业自觉履行主体责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法人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督促企业建立健 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操作人员操作行 为,制定特种设备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 应急处理能力,消除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三、下一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镇海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有效持证的情况仍然不够理想要消除特种设备隐患,预防和减少 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本质上是要消除特种设备“物的不安 全状态”和特种设备使用操作人员的“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全社会造就一支素质较高、称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队伍,是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难题的一项有效措施。
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要依靠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 支持和有效投入政府要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企业负责人的 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的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只有企业负责 人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才有可能 落实发挥作用二要依靠政府的督查推动和鼓励政策的出 台鼓励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参加培训和 有效持证上岗,提高专业技能比如:获证培训的有关费用 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或政府对获得证书的特种设备管理 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补贴等,目的是在全社会造就一支素质 较高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队伍通过各部门共同协作,镇海区将最终形成“区政府统一 领导,各镇(街道)、园区负属地监管之责,质监部门负监 察之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社会参与监督”的特种设备安全 监管工作新模式,实现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主体由行业职能 部门主管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转 变,真正消除我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 命和财产安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以上是我们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机制的一些初步 探索,尚有许多欠缺和不足的地方,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逐 步完善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