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省高校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改革实践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9713004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2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浙江省高校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摘要:目前,浙江省高校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种类较多,普及面广,但也存在课程数多而不精、教学方式仍旧是“以教为主”模式、课程考核还是结构考核、采用综合评分的评价方式等问题高等学校要从政策激励、加强教师培训、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基于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的体育课程设计等方面,建立以大学生、学习为主体的“以学为主”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关键词:浙江省高校,课程改革,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学校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以甬台温为例》(课题编号:Y2015341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协调成长、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训练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1〕各高校将体育课程建设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体育课程建设这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围绕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等进行改革,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大学体育课程出现了多样化的格局。

      然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还缺乏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质状况下降的趋势还未能得到根本性扭转所以,需要对高校近年来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和建议,推动高校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的改革,并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一、浙江省高校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现状分析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丽水等地10所开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高校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有关专家、教师和大学生代表,了解浙江省目前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的状况及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现状的评价一)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课程内容与课时数通过对浙江省1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近年来,浙江省高校增设新兴体育运动课程种类较多,达30余种,包括定向越野、户外素质拓展、网球、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木球、瑜伽、排舞、跆拳道、轮滑、舞龙舞狮等,其课程种类占学校体育课程总类的70%左右新兴体育运动课程开设前十位的分别为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有氧舞蹈、武术、跆拳道、定向越野、体育舞蹈、瑜伽、健美同时,一些原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浙江省高校中悄然兴起,这些项目通过改编后再运用,作为教学内容引入课堂,也比较受大学生的喜欢。

      如浙江师范大学开设的抖空竹、踢毽子、踩高跷;浙江工业大学开设的太极柔力球、木球;地处少数民族聚集地的丽水学院根据区域特色开设的舞龙舞狮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课时数所占比例大小能反映此类体育课程开展的深度及普及程度目前,被调查的10所浙江省普通本专科院校的体育课程均采用选修课制度,课程设置为每学期16周共32学时,开班人数控制在30人调查显示,目前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的课时数占到体育总课程数的64.6%,充分说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有着继续增加的发展趋势二)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精品课程建设情况精品课程主要是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调建设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式、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工作,是为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建设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标志性工作〔2〕因此,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是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建设水平的综合反映通过查询浙江省教育厅开展的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有关文件可知,6年来浙江省共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241门,其中获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称号的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只有14门,占全省精品课程总数量的1.1%,分布在全省9所高校中,其中纯粹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精品课程仅4门,占全省精品课程总数量的0.32%。

      这说明浙江省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相对于总体数量非常少但是从纵向看,随着时间的积累,各高校的重视程度加强以及精品课程总数的不断增加等因素,使得体育精品课程和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精品课程数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核教学方法、方式和手段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在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各高校也着力推行教学改革,尝试体育俱乐部形式的教育,提倡课堂教学和课外阳光体育锻炼相结合实施教学但是,从本质上讲,当前的教学方式仍旧是强调教师主体的“以教为主”模式,比较注重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教育,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体育课程评价是构成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集中在对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考核上,将课堂表现简单地等同于出勤率,将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等同于最终的学习结果评价〔3〕新兴体育运动课程的开设实践,也为建立一种合理、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模式提供了契机调查显示,多数高校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考核方式还是评价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采用“分块考核、综合评分”的考试方法,包括课堂出勤、课堂学习态度、运动技能掌握、素质等方面,评定大学生的体育成绩。

      所以,现有课程考核基本上没有包含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和参加体育社团锻炼的内容因为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方式,也是激发大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培育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同时,根据实地调查和访谈得知,学校为使大学生重视体育课程,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都把体育成绩与大学生学年奖学金直接挂钩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也比较明显,许多大学生过于重视期末体育成绩的表面分数,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分分计较,客观上使大学生忽视其体育的内涵和价值,违背了课程设置的目标因此,只有21%的大学生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考核方式感到满意,54%的大学生感到基本满意,另有25%的大学生感到不满意二、浙江省高校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改革的路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反映其自身的健康状况,影响今后幸福生活,更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质量和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充分发挥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在体育中的作用一)统筹新兴项目和传统项目、课堂教学和体育社团协同发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因为具有新颖、时尚等特点而深受大学生喜欢。

      但是,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新”,具有时间性,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在我们国家许多新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国外早已不是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就国内来讲,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有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其实也不“新”,将来肯定也不会“新”,如健美操项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占比最大的项目之一同时,体育课程教学也不能为了“新”而“新”,不能忘了教学目的的实现而且,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也存在许多弊端,如受场地限制、师资力量不足、群众基础较差、教学资源贫乏等问题相反,这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存在的问题恰好是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所具有的优势一般来讲,对于传统体育项目来讲,各高校都有较多的场地、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有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理论基础和教材、教学方法〔4〕尤其是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也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和娱乐性,如欧洲、南美洲的足球以及美国NBA,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对于我国来讲,足球的竞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等内涵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足球在浙江省高校还没有真正普及因此,高校还应高度重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课程建设,进一步发挥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优势,汲取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长处,形成传统体育项目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积极推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的教学改革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反映了体育教学质量的综合水平要以建设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精品课程为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推进课堂教学和考核制度改革,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开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主渠道作用,结合学校实际、学生需求、社会基础等方面的因素,不断加强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的吸引力,真正让大学生做到“既喜欢体育,又喜欢体育课”具体来讲,关键是要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调整体育的聚焦点,促进体育教学工作从以教师主体和授课为基础的“以教为主”模式向以大学生和自主学习为主体的“以学为主”模式转变一是加强教师培训,改变教学方法一方面,高校要大力开展体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教师运用PBL、探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并通过不断完善体育教学评价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倡导教师借鉴和运用“翻转课堂”“互联网+”等新方式和新思路,重点破解体育技能传授和知识灌输的一般做法,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完善体育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包含课堂态度、技能掌握、体质素质和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等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激发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在需求和主动性。

      三是建立基于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的体育课程设计所谓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的体育课程设计,就是以学习成效为标准,在确认体育课程学习成效的前提下设计体育教学环节,并通过考试、课外体育锻炼作业等评价环节检验学习成效的达成,最终形成体育课程设计的闭环〔5〕比如,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教师就要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增设“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项目,然后设计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授课环节,再以考试、作业等考核评价检验体育课程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是否增加如果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没有增加,那就要重新调整和改变体育授课的环节,一直到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真正得以提高为止也只有这样真正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才能真正地发挥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三)充分发挥政策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好的政策对事物发展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只有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才能促进高校体育的良性发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课程虽然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但是也面临一系列如前所述的问题,更需要制定政策给予激励如健美操课程,相比较其他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因为开展时间较久,体育行政部门和有关群众协会、高校都比较重视,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特别是举办各种比赛的激励机制,如浙江省大众健美操锦标赛、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项目、浙江省体育社团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浙江省健美操锦标赛等一系列比赛,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开展健美操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高校健美操运动项目的良性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健美操项目已成为浙江省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再如,由于系列官方和非官方的比赛,促使高校不仅重视跆拳道的课堂教育,同时也重视新兴体育社团的发展,并培养跆拳道骨干分子,在此基础上,有些高校还逐渐建立了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对,形成跆拳道课堂教育、社团发展和高水平运动对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使得跆拳道成为深受大学生喜欢的项目因此,体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群众协会要大力开展各类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提升高校开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主动性,各高校也要重视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课程建设和体育社团发展,形成以课堂教学、体育社团和各类比赛为主要形式、多途径开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良好局面,最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参考文献:〔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EB/OL〕.〔2〕王文成,孟昭莉,田爱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北京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