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课现代诗二首.doc
3页十七课 现代诗二首《我爱这土地》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诗歌主题培养爱国情结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 理解关键诗句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 :象征的表现手法和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教学方式 1、 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把握诗歌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认真体味诗歌蕴涵的深沉情感 3、探究欣赏法: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教学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 应到 人 实到 人 2、安全教育 (1)上下楼道礼让右行,不打闹嬉戏 (2) 禁止携带管制刀具、烟花爆竹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二、讲解新课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一直对一句歌词很感兴趣,那就是:”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我昂起头,深情常望土”,这描写的是风雨中昂头向前的英雄形象,之所以能勇敢地昂首向前,原因在于有一片海阔天空,更因为有一方实实在在的土地。
土地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感触,今天我们将要来学习的是《我爱这土地》板书课题:《我爱这土地》)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2、 解题: 师:题目中包含哪些事物? 生:我、土地 师:他们是以什么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 生:以爱为纽带,所以全诗的主题就是爱,题目突出全诗的主题 字音嘶 哑 汹 涌 刮 着 腐 烂 二、整体感知 1. 作者深爱着这土地,整首诗的感情应该怎样表达出来呢?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朗读,(第一遍要求听准词句的读音,再听要求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深沉和悲 ,第三次听要求停住停顿学生齐读一次,分男女生各读一次) 2.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老师补充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已经到了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 在沦陷区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我在网上找到了四张图片:第一张是几百、几万人像蜂似的逃难,一张是所有的日本士兵围成一个圈,在观看他们的士兵活埋我们中国人;一张是一个瘦弱的女人在一个破罐上拼命的找食物;一张是一个人爬在贫瘠、没有任何农作物的土地上,我不知道他是饿得趴在地上喘气还是已经死了。
这就是当时人们的生活 面对敌人疯狂肆虐,我们中国人是不是毫无感觉,(不是的)例如艾青,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3、 鉴赏诗歌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在诗中找出关键字词,讨论那里表现了诗人的爱) 师:我在诗中是什么? 生:鸟 师:作者把自己假设为一只鸟,假设这只鸟在干什么? 生:歌唱土地 师:鸟儿一般是用清脆的喉咙进行欢快的歌唱,课文中的鸟是这样唱的吗? 生:不是的,是嘶哑的唱 师:既然一般的鸟儿叫声都是:清脆的、 婉转的、悠扬动听的,为什么诗中的鸟是嘶哑的呢? 生:本身嘶哑(乌鸦)、饱受磨难、用尽气力 师:一直在歌唱,唱到声音都嘶哑了 师:为什么要这样对土地唱呢? 生:土地正被暴风雨打击着 师:暴风雨在这里象征着什么? 生:日寇对中国的践踏和摧残 师:那么后面汹涌着悲愤的河流、无止息的激怒的风、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是不是也指日寇的摧残呢? 生;不是的,而是我们中国人民对祖国遭受欺凌的悲痛、愤怒的反抗、光明的未来 师:(归纳)暴雨打击,激起河水汹涌,风声呼呼,发出愤怒的吼叫,战胜风雨后,安静祥和,迎来了温柔的黎明 师:然后我这只鸟死了,为什么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生:活着要尽全力为土地歌唱,死后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土地的怀抱,将最后的“营养”献给祖国,与祖国融为一体。
师:为什么鸟儿会这样,文后有答案吗? 生: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第二课时小结:前面以假设开头,假托鸟儿为土地歌唱,抒情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当感情积累到一定的,人就会不由自主的爆发出来所以后面以设问开头,高度凝练的概括了主题----爱的深沉 归纳中心: 师:这是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心声呢? 生:不是 师:(归纳)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全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研讨1、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为什么鸟儿用的是“嘶哑的喉咙”来歌唱?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是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心声,是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全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2、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这些意象都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请讨论每个意象到底象征着什么? (意象:作者要表达一些内心的情感,借用一些物象来表达,那就是意象当物象成为意象是,就有了一些内涵在其中,就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 土地:遭践踏的国土,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 河流、风:满腔的悲愤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光明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