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龙谷生态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30页九龙谷生态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概要一、项目名称:北川羌族自治县九龙谷生态旅游风景区二、项目地址:北川羌族自治县都坝乡境内三、项目内容:生态旅游开发四、项目计划投资:约叁亿元人民币五、项目举办单位:四川省川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绿恒景观工程公司第二章 项目背景一、报告编写依据1、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宏伟战略目标西部是我国的贫困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和交通现状的制约,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与东部经济的发展差距很大,且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因此国家将其列为“十五计划”的开发重点九龙谷生态旅游风景区正是在此前提下进行选项开发2、建设旅游经济开发强省旅游是一门新兴的朝阳产业当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相对富有的时候,旅游即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特别是生态旅游和人文休闲、观光旅游四川拥有优质丰富的自然资源,且地理位置处于长江上游为配合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打破四川旅游业的传统发展格局,建设绿色生态长廊,挖掘“九环旅游热线”潜力,建设九龙谷旅游风景区是十分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又上一个台阶现已闻名于世的“峨眉山”、“九寨沟”、“碧峰峡”、“海螺沟”、“西岭雪山”等为龙头的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强省已初具规模。
而北川境内的“猿王洞”、“禹穴沟自然风景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片口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区,将旅游建设推向了高潮,为发展北川经济,其作用不可低估这批旅游大家庭的明珠,点缀在“九寨大环线”上,与四川整体旅游有机组合,带动着四川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九龙谷旅游风景区正是以融入四川大旅游板块,逐步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为宗旨的旅游开发模式3、九龙谷生态旅游风景区是由四川省川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拥有该地区的开发、经营权,期限为 50 年二、研究工作概况本项目的开发研究是由四川省川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根据目前四川旅游开发概况、资源分析、旅游景区布局、道路交通状况、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并考察了省内部分景区建设、规划布局、建筑风格以及客流资源等情况后,在获得北川县域内与旅游开发有关的详细资料的基础上 ,实施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对北川县的地理状况、人口、财政收入、植物资源、地质矿产、水文等方面进行考察研究,然后组织景区策划、景观总体规划布局、水电勘测、道桥、植物生态、园林设计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论证,特别是对该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科学分析,制定出本可行性论证报告和总体规划方案。
三、可行性研究结论根据现场考察和资料分析,结合我国旅游现状以及对国际旅游业的展望, 结论为:开发九龙谷旅游风景区,投资结构合理,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又符合当地自然经济状况,不但美化了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开发的综合优势,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不可估量第三章项目介绍一、九龙谷旅游风景区概况1、地理位置及气象分析:九龙谷旅游风景区位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东北部的都坝乡境内 ;北与平武县锁江乡接壤 ,南与九环重镇江油市相连 ,北纬 32o01??32o12?, 东经104o20??104o30?;距绵阳市区 131 公里,距成都市 240 公里,距江油市 86 公里,距北川县城 66 公里,距“猿王洞风景区”40 公里,距“九寨北环线路口” 35 公里,有等级公路直达景区,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九龙谷旅游风景区海拔高度平均在 1000 米以上,属于暖温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1.4C,一月份平均气温为-0.9C,七月份平均气温 18.4C,极端最高气温 29.6C,极端最低气温-8.4C,≥10.C 的年有效积温 4702.1C,年日照时数 1074.8 小时,全年无霜期为 247 天,年平均降雨量 1210 毫米,相对湿度80?85%,常年多云雾,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气候适中,适宜针叶林、阔叶林等林木的生长。
2、景区规模及地势:九龙谷旅游风景区总占地面积约 60 平方公里境内分布油房村、柳坪村、岩路村、皇帝庙村、水井村,最高海拔 2230 米,最低海拔 1240 米,相对高差 990米,其中原始森林面积约 2 万亩,荒山、河谷约 8 万亩该景区地势北高南低,呈南北走向从“一线天”进入 ,河谷一分为二, 一直延伸到原始森林山脚下 ,成典型的“三山夹两沟”之势山体坡度一般在25o?32o 之间,最大坡度超过 75o站在两沟之间的高山“中脊梁”朝下看,左边是“正沟”,右边是“偏沟”,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百,正是有如此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才为开发九龙谷生态旅游风景区奠定了基础二、景区旅游资源赋存情况1、深邃幽远的原始森林风光:九龙谷旅游风景区,乃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林,方圆上百平方公里内无污染,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2 万亩原始森林内生长着云杉、红豆杉、珙桐、连香树、樟树、楠木、桦树、橡树、榉木等以及一些不知名的珍稀植物,树围普遍在 2?3 米以上,遮天蔽日,一望无际该原始森林, 生景资源丰度大,个性鲜明,独具特色,而且气候多样,立体差异大,日气候变化大, 四季分明,动感节奏丰富如此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为九龙谷旅游风景区的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2、植物资源:九龙谷生态旅游风景区内现已查明的野生植物有 1000 余种,其中已知的树木有 83 科 176 属 327 种以杉树、桦树、松树、三毛榉、橡树等为主有红豆杉、珙桐、连香树等近百种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其中红豆杉,大的有 4 人合围, 小的胸径有 25 厘米以上;经济林木有板栗、核桃、猕猴桃、漆树、茶树、山楂、山枣等 20 余种;花卉有兰花、大杜鹃、小杜鹃、七里香、山楂花、菊花等上百种, 仅兰花就有几十个品种,其中以剑兰、蕙兰、寒兰、墨兰为主打品种,全国各地客商均来此地挑选、采购;药用植物 549 种,有黄柏、杜仲、天麻、党参、当归、枸杞、黄连、贯众、伸筋草等;野生食品类如蕨菜、羊肚菌、鸡腿菇、山药、黄花菜、百合、木耳、魔芋等3、动物资源:九龙谷生态旅游风景区内现已查明的野生脊椎动物有5 纲29 目90 科355 种,有大熊猫、小熊猫、川金丝猴、马熊、黑熊、羚牛、黄喉貂、野牛、盘羊、云豹、獐子、山驴等,其中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约10 种,马熊、黑熊、黄喉貂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约 36 种;鸟类有锦鸡、珍珠鸡、呱呱鸡(叫声像小孩)、风车鸟、山楂鸟、相思鸟、画眉、鹰隼、猫头鹰等上百种; 鱼类有木叶鱼、秤杆鱼、羌活鱼、红尾鱼等约 10 多种,尤其是木叶鱼乃当地一绝, 此鱼虽小,却汤味鲜美,兼具补肾壮阳之功效。
4、水资源:九龙谷生态旅游风景区地处“都坝河”中、上游,河水起源于都坝羌族乡油房村与平武县“椒子坪梁”连界的原始森林脚下,该河流落差大,丰、枯季节明显,调节性能差秋、冬、春三季河水流量小,但水体晶莹、清澈、凛冽爽口,河流宛如银带,水流舒缓或奔放,时有游鱼在水中戏嬉,鹅卵石在水流的冲击下,仿如珠宝般美丽,给人一种舒适、祥和的感受沿河谷的河滩小巧玲珑,秀丽可人, 观赏性强,灵气十足地表水、地下水矿化度低,清澈透明,PH 值均在 6.5?7 之间, 可与矿泉水相媲美5、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羌、藏民族风情:(1) 建制沿革北川县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早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冉家部落依附汶山郡时,这一带即属汶山郡所属的广柔县的范围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 566 年)置北川县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 634 年) 析北川县地置石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 651 年)并北川县入石泉县,隶属茂州管辖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 年),于石泉县置石泉郡,辖石泉、龙安、神泉三县,隶成都府路南宋理宗宝佑三年(1255 年),石泉郡迁至龙安县元世祖中统五年(1264 年),升石泉郡为安州,石泉县隶安州。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 年)降安州为安县,石泉县直隶成都府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 年),石泉县改隶龙安府1913 年罢府、厅、州,以道辖县,石泉县隶属川西道(次年改西川道)1914 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且彼县设置在先,乃复名北川县从北川建制到如今, 已有 1435 年历史2) 古老的大禹文化大禹是上古时代(尧、舜时期)我国著名的治水英雄因其父治水不力,被“舜”赐死大禹子承父业,发誓一定治理好洪水他总结其父治水的经验、教训,制定出以“疏浚”为主的治水方案 ,历经数载,鞠躬尽瘁, 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理了水患舜”便将王位禅让给了大禹,这便是我国上古时代禹王的来历大禹出生于北川治城、禹里一带有大量关于大禹的民间传说和历史遗迹禹生石纽”,治城南一里许,有“石纽山”,山腰石林中有“二巨石纽结,每冬日霜晨有白毫出射云宵”,石上有阳刻“石纽”二字,每字高、宽各为40 厘米北川人民视“石纽山”为神圣之地,并修“禹王庙”、“大禹纪念馆”以兹纪念3) 古老的羌、藏文化北川羌族自治县共有 15 个羌族乡,人口 77240 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 48.1%藏、回、苗、壮等民族约 0.4 万人九龙谷内现居住着 650 户羌民,共有 2590 人。
他们垒石为屋、集结为寨,石板屋、吊脚楼、吊桥、索桥等构成了一幅幅原始部落村寨的独特风景浓厚的宗教习俗,羌、藏特色的饮食文化(喝咂酒、跳锅庄舞等)和种类繁多的土特产品,是九龙谷生态旅游和休闲观光独具魅力的旅游文化精髓,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旅游价值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羌人是最受压迫的民族之一,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九龙谷生态旅游风景区内现有“伏羌堡”可为佐证伏羌堡”,顾名思义,即为降伏羌人之城堡羌人居住集中,少则 10 余户,多则 30 多户,多选择有水源和自然条件良好的地方建房居住座落在高山、半山腰台地上,集结为山寨房屋靠山而建,外观成方形,用石块或石板砌成,常见三层:下层圈养牲畜,中间住人,上层储放粮食主产青稞、小麦、洋芋、玉米、荞麦、豌豆等咂酒乃自酿青稞酒羌民族好歌舞,以唱山歌表达自己的感情(如锅庄舞、皮鼓舞等)民族服饰颇具特色羌民族崇拜多种神灵,如以猴为“智慧之神”羌族尚白”,崇拜白石,大多以白石作为象征还有其它如“火神”、“树神”等这些绚丽多彩的羌族文化和民情风俗,可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和丰富知识的需要6、自然景点:(1) “一线天”该景点距离九龙谷风景区大门约两公里一线天”,奇险无比,两边悬崖交错,只有天光一线。
老树山藤,缠绕其间,时有鹞鹰从悬崖边飞起,划过道道黑线,山风掠过,凉悠悠、冷嗖嗖的马铃声声,幽远激扬流水滑过乱石,溅起白色的浪花崖畔上长着各种野草,葛藤相互缠绕,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给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精神享受和满足2) “鹿鸣涧”该景点距离“一线天”约 3.5 公里鹿鸣涧”,流水飞溅,潭水清幽高大的鹿头,昂然屹立于深潭之上,瀑布鸣响,仿佛“鹿鸣”,“鹿鸣涧”因此而得名硕大的“鹿头”,乃是一棵巨大的桦树头天然成就,那眼、耳、口、鼻,栩栩如生鹿头”上的一对“鹿角”,乃是两棵树杈天然生成,虬劲无比,实乃一幅人间绝景游客如攀爬上去,脚踩“鹿头”,手攀“鹿角”,照几张照片作为留念,将自己融于那鹿与人、人与鹿的忘我境界,实乃人间一大快事3) “棋盘石”该景点距离九龙谷生态旅游风景区大门约 45 公里,处于两万亩原始森林中的东北部棋盘石”,是一块大约一丈方圆、厚约 6 寸的大青石板,压在两棵大桦树的顶端那块石板离地约两米,上有纹路如棋盘,所以称之为“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