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用故事点亮初中历史课堂.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7510721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3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用故事点亮初中历史课堂    李爱杰当今,初中历史课教学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由于历史科成绩在学业考试中分数所占比例偏低,家长、学校、学生都对历史课存在歧视与偏见历史教师在学校中地位往往也不尽如人意,通常与晋级升职无缘,绩效工资最少,但学校对历史教师的要求却像主要科目老师一样高:讲课要有趣味、课堂要高效、要体现新课改理念、学生成绩要好等,不一而足如何达到这些要求?我从事初中历史教学二十余年,反复思索并不断实践,总算找到了解决以上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那就是采用故事教学何为故事教学?最通俗的说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开展教学这些故事可以是人物故事、战争故事、成语故事、幽默故事、乡土故事等,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在历史事实上虚构的,通过对故事的生动形象的讲述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辨别、思考等,以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历史故事进教学有哪些妙用,如何操作呢?一、运用历史故事培养兴趣初中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中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他们爱听故事,容易被历史故事感染教师在教学中善用小故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大大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如我在讲授中国历史《社会大变革》这一节时,首先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国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学生被故事中商鞅的机智所吸引,激发了探究知识的兴趣,主动去翻阅课本了解变法的时间、内容、结果等,大大有利于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同时学生也对诚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利于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了一举多得二、运用历史故事突破重点、难点初中历史中有些重点、难点,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记住的只是死的知识点,不会迁移运用这时候教师除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外,再讲一个相关故事,效果尤佳如我在讲解君主立宪制特点时,讲了“小磨坊主与国王的官司”,这个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德国,此时德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德皇威廉一世想要建一座宫殿,但是他发现在要建宫殿的那片土地上有一个小磨坊,这让他觉得很扫兴。

      于是皇帝派人与小磨坊主商议,想把小磨坊搬走,可这个小磨坊主也是一个很固执的人,坚决不搬终于德皇龙颜大怒,派人拆了小磨坊小磨坊主也很生气,把德皇告上了法庭最后法庭判决农夫胜诉,皇帝为农夫重修磨坊,并赔偿经济损失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归纳成这样一个谚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历经了多少沧桑岁月,作为法律至高无上的象征,直到现在,那个磨坊,仍然像纪念碑一样屹立在德国的土地上这样,通过故事,学生深刻理解了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受到法律限制的事实,并在心中树立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受到了很好的法制教育三、运用历史故事化抽象为具体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历史问题答案比较抽象,学生难记、难理解,容易混淆,对于这些内容,可以通过自编历史小故事,设计具体的故事情节来帮助理解如我在讲解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主张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小故事:一个老百姓张老四因赋税徭役过重,生活困苦潦倒,于是偷盗了邻居家的钱财,被邻居发现并告到了官府,如果法官分别是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他会怎么判?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讨论各派主张及异同点,发表自己看法,学以致用,通过具体案例达到了让学生掌握诸子百家主张的目的四、运用历史故事落实新课标要求《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育工作者“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故事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地理解历史,克服历史学习的障碍,符合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分析故事,能养成历史思维习惯,使历史课走出“听”“划”“背”的误区,体会到自己是历史知识的体验者、质疑者、感悟者,并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故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合作,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通过有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这也符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作者单位: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实验中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