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_探索物质的变化可编辑】.doc
72页课题1.1物质的变化课型新课课时总1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了解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不同物质的形态和运动形式发生着相互作用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2、技能领域:了解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固体物质加热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要求3、情感领域: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重点掌握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难点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教学方法“演示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准备酒精灯、锥形瓶、试管、硝酸铅溶液、碘化钾溶液、发黄的落叶、硫酸铜晶体、绿叶、细铁丝、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板书设计第1节 物质的变化一、物质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形状,状态,颜色是否变化,是否生成气体和沉淀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教学反思教 学 过 程(一)引入新课 整个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结合新学期的一些变化来举例,使学生感到熟悉,活跃课堂气氛)引出课题:物质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1、物质是不断变化着师: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在不断的变化中,请你谈谈你发现了哪些变化?生:云中的水有时会凝结成雨水而落下,小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 木材燃烧, 瀑布的水落下讨论: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投影:图1-1 下雨请学生讲讲下雨的成因,然后教师再总结分析:空气中的水气在遇冷的情况下凝结成小雨滴,越积越多后就形成降雨师问:整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在这个过程发生的是水的三态变化投影:图1-2 木材燃烧学生分析:木材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投影:图1-3 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下,通过叶绿体,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投影:图1-4 瀑布下落分析:水从高处落下,位置发生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问:若将以上的四个变化进行分类,你准备怎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生:根据在变化中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把以上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下雨和瀑布下落没有生成新物质,在变化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
木材点燃发热、发光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和氧气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类变化叫化学变化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 钢铁生锈 2、 打开小手电筒,发光发热3、 镁带能燃烧 4、 用条形磁铁吸引铁钉5、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出示: 水分子电解的模型请学生从微观角度来判别水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生: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水电解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构成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属于化学变化教师指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过渡:我们周围的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判断变化是否发生了?2、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师:要了解物质的变化,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演示实验1:取适量的硝酸铅溶液放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观察反应前后的现象问:有没有发生变化?生:有现象:反应前溶液无色透明,反应后生成黄色沉淀分析实验现象:在此反应中,有不溶于水的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师:在这个变化中,两种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是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出示:发黄的落叶,与绿叶做对照提问:你知道叶子为什么会发黄吗?生:落叶的黄色是由于缺含镁的无机盐或温度不适等因素引起叶绿素不能形成的造成的。
师:从这两个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变化时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 投影:图1-7 钢铁厂的高炉分析:铁在高温下熔化变成铁水,状态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组成本身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演示实验2:拿出桌上的一段细铁丝,观察颜色、状态、形状,弯曲成各种形状,并用剪刀把细铁丝剪成几段问:细铁丝在形状变化中,发生的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属于物理变化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特征或性质,如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可用来识别该物质我们可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大类: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小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颜色、形状和状态、是否有沉淀生成等都可以作为判别物质变化的标准实验:观察硫酸铜晶体的变化①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的形状、颜色 形状规则 蓝色的固体②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硫酸铜晶体能溶解,硫酸铜晶体的水溶液为蓝色的液体③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生成蓝色的沉淀④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 变成白色⑤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粉末中滴加入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变成蓝色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进行如下的分析:①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④和⑤,原因是硫酸铜固体带结晶水时为蓝色,不带结晶水时为白色②有沉淀生成的实验是③,原因是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③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②,原因是硫酸铜晶体能溶于水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这是我们认识物质,进一不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方法思考:根据前面的观察,你能总结出硫酸铜 晶体有哪些性质?分析:硫酸铜晶体是能溶于水的蓝色的固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加热的情况下变成白色的固体,遇水又重新变成蓝色提问:在这些性质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能溶于水的蓝色的固体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3、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师:根据物质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演示实验:在盛有2毫升鸡蛋清的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发现有鸡蛋清发生凝固这是由于鸡蛋清中的蛋白质与硫酸铜产生化学反应,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的现象根据这个性质,你能说出硫酸铜的一种用途吗?分析:在生物体内广泛的存在着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的基础物质,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制成的波尔多液可以消灭病虫害。
思考:白色的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分析:根据白色的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的性质,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可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课堂小结:要想知道某一种物质是什么物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从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变化中有沉淀、气体生成等方面寻找证据,对各种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的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物质变化规律造福人类三)布置作业1、课本P5练习题2、作业上第1节第 周 第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本学期累计教案 2 个课题1.2探索酸的性质课型新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了解酸的主要性质了解酸碱指示剂及其使用方法2、技能领域: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3、情感领域:开展“自制酸碱指示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难点酸的概念形成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准备青桔子,盐酸、硫酸(浓,稀)、硝酸、,酚酞、石蕊试剂,蓝色红色石蕊试纸,白醋、水、酸果汁、盐酸,玻璃棒、点滴板板书设计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一、 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三种强酸和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二、酸碱指示剂教学反思教 学 过 程(一)引入新课 出示一个青桔子,让学生说出看到它的即时感受――酸。
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的?那么酸是怎样的一类物质呢?(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酸投影:含酸的水果(图1-10)问: 根据生活经验,说说图中的水果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讨论:酸性物质是否等同于酸?它们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总结:溶液的酸性是由于其中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酸出示:盐酸、硫酸和硝酸溶液,盐酸、醋酸的微观模型图讲述: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展示氯化钠电离的微观图片)我们把某种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叫做酸的酸根离子2、酸碱指示剂讲述: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品尝的方法知道物质的酸性,可是化学物品是不能用这个方法来测定的,在七年级我们学过了用什么方法来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又用什么方法来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实验:①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水、酸果汁、白醋、盐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②在白色滴板的空穴离分别滴入几滴上述样品,在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其颜色的变化,并将结果填入表中问题:根据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科学探索者中的一副图:介绍:绣球花是一种天然指示剂,能显示亮粉红至蓝的一系列颜色,它生长在灌木丛的酸性土壤中活动: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来测定物质的酸碱性(课前准备)个别实验,课后继续课外探究:花的颜色除了和色素有关以外,和土壤的酸碱性是否有一定的关系?(三)布置作业1、作业本第2节第一部分。
2、预习下课时的内容第 周 第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本学期累计教案 3 个课题1.2探索酸的性质课型新课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了解酸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酸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2、技能领域:会使用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3、情感领域: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酸的共性难点酸的性质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探索法教学准备试管多支,盐酸、石蕊、氢氧化钠、氢氧化铝、鸡蛋壳、铁钉(生锈的和不生锈的)、氧化铜,氧化铁粉末板书设计三、酸的共性1、与金属单质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2)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3、与碱反应(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2)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教学反思教 学 过 程(一)引入新课 除了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区分水和盐酸溶液?(二)新课教学1、演示:用紫色石蕊试液指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反应结论:酸可以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碱→盐+水思考: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一种叫“胃舒平”的药片来治疗,药片的主要成份是氢氧化铝,为什么能用它来治疗胃酸过多呢?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演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