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纨扇圆洁,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嫡后嗣续,祭祀蒸尝稽颡再拜,.doc
17页纨扇圆洁,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嫡后嗣续,祭祀蒸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笺牒简要,顾答审详 一、颂词讲解:在上节课中,我们了解到学习研究需要专注的态度,言行需要谨慎,小心隔墙有耳,对于饮食等生活不要太过奢华,对亲戚朋友要照顾得周到,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几句颂词,则是一些生活情景的描述首先,我们一起朗读本课的颂词:纨扇圆洁 (wán shàn yuán xié), 银烛炜煌 (yín zhú wěi huáng) 昼眠夕寐 (zhòu mián xī mèi), 蓝笋象床 (lán sǔn xiàng chuáng) 弦歌酒宴 (xián gē jiǔ yàn), 接杯举觞 (jiē bēi jǔ shāng) 矫手顿足 (jiǎo shǒu dùn zú), 悦豫且康 (yuè yù qiě kāng) 嫡后嗣续 (dí hòu sì xù), 祭祀蒸尝 (jì sì zhēng cháng) 稽颡再拜 (qǐ sǎng zài bài), 悚惧恐惶 (sǒng jù kǒng huáng) 笺牒简要 (jiān dié jiǎn yào), 顾答审详 (gù dá shěn xiáng)。
纨扇圆洁,银烛炜煌白色的生丝织成的帛叫做“绢”,齐地(齐国)出产的绢最有名,叫作“纨”古语里有“纨绔子弟”的话,就是泛指衣着华美的富家子弟纨扇”是女孩子用的白而园的绢扇,可以在纨扇上面题字、做画《训蒙骈[pián] 句》里面就有“含愁班女题纨扇,行乐王维赴鹿柴”的句子《西游记》中也有“两路绿杨藏乳燕,行人避暑扇摇纨”的诗句绢、绸、缎,统称为帛,我们认为是一样的东西,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三种丝织品绢”是厚而疏的生丝织物,绢都是白的,没有染色,故此女子多用绢(娟)取名以示女子的贞洁,例如《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嫂子就叫李纨原始的绢就是帛,“帛者白巾也”,有钱人可以把帛当成纸用以书写,秦汉时期就有帛书一九七三年,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帛书,内有老子《道德经》、《易经》等,非常宝贵,是距今见到的最古老的《道德经》帛书本,相信汉以后的古人都没有见过一九九三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了战国中期的竹简八百零四枚,内有《老子》、《孙子兵法》等古书,又解答了连司马迁都困惑的问题竹简《老子》才二千言,五千言的《老子》显然是修订本 用熟丝(染色丝)密织的帛叫做“锦帛”,其中薄者为绸,厚者为缎上古时代没有蜡,所谓的“烛”是照明用的火炬、火把,不是蜡烛。
唐以后才有了由动物、植物或矿物油质制作的蜡烛,如有石蜡、蜂蜡、蜜蜡等素蜡就是白色的蜡烛,形容人的脸色不好称为“蜡白”银烛”就是银白色的蜡烛,“炜煌”是火光炫耀的样子 昼眠夕寐,蓝笋象床昼眠夕寐”是白天午休,晚上睡觉眠就是寐,二者都是熟睡、睡着了的意思眠”目字旁,偏于闭目安然的样子,“寐”上面的宀代表房子,下面是床,表示安卧熟睡所以“眠”是很随便的闭目小憩一下,“寐”就是正规地躺在床上大睡寐字用的很正规,如说,梦寐以求、夜不能寐眠就用得很随便了,如春眠、冬眠蓝笋象床”说的是卧具,有青篾编成的竹席和象牙装饰的床榻蓝”是古代用于染青之草,从中可以提取出青颜色,荀子在《劝学篇》说过“青取之于兰而青于兰”的话笋”是嫩竹子,用嫩竹篾编的席子既柔软又凉爽,再用蓝草染成青色,很贵重《书经·顾命》里就有“敷重笋席”的话象床”指用象牙装饰的床,床架用硬木雕花镂空,中间镶有象牙和贝壳等装饰品上面四句话描写了南朝金陵士大夫阶层奢靡侈富的生活:圆圆的绢扇洁白素雅,银白的蜡烛明亮辉煌白天小憩,晚间安寝,象牙装饰的床榻铺着软软的竹席 弦歌酒宴,接杯举觞歌舞弹唱伴随着盛大的宴会,人们高擎酒杯,开怀畅饮弦歌是“鼓弦而歌”的简称,弦字的古写应该是纟旁,弓字旁的弦是弓弦,与丝竹之声的丝弦是完全不同的。
此处的“弦歌”是引经,引用《论语》里孔子的话《论语·阳货篇》里有“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的记述孔子的学生子游在武城理政,孔子到了那里,看到政治清平,民风纯朴,城内一片弦歌之声孔子笑着说:这个子游,用高级的礼乐文化教育普通百姓,是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了! 古代的酒具分盛酒器和饮酒器,尊、觥、壶是盛酒器,杯、觞[shāng] 、爵则是饮酒的器具杯”是战国以后才有的,最初是木质的,椭圆形两侧有耳,又称耳杯、羽觞觞”是兽角雕刻的,“爵”则是古代饮酒具的通称爵是三条腿的青铜器,下面可以点火,可用来温酒、热酒说到觞,就自然要提到“曲水流觞”与《兰亭集序》的典故浙江绍兴西南的兰渚山上,有一座兰亭,四周环境优美,景致宜人亭内的地面上凿有盘旋曲折的水道,有溪水贯流而过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退任的右将军王羲之与众多的文人名士,一同来此聚会宴饮他们把觞放在曲水上漂流,漂到谁的面前谁就饮酒一觞,赋诗一首大家开怀畅饮,赏心快乐,佳句不绝于口王羲之为这一天朋友们所写的诗集作了一篇序,就是千古名文《兰亭集序》 矫手顿足,悦豫且康人们手舞足蹈,快乐安康矫”是高举的样子,举手、抬头都可以用。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有“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顿足”是随着音乐的节拍跺脚,“悦”是喜悦,“豫”是心里面舒适、安乐,“康”是身心康泰、康乐人在高兴的时候,往往会以歌舞来表达心中的欢悦,古人说“歌以咏言,舞以尽意”,又说“乐非独以自乐也,又以乐人”唱歌是语言的表达,舞蹈是情感的流露,歌舞不但使自己欢悦,还能使他人身心愉快《礼记·乐记》中有一段很传神的话,能说明什么是歌舞大概意思是:唱歌不过是一种拉长声调的说话,在用普通言语不能表达思想的时候,就要用拉长声调的方式说话了拉长声调也不能表达的时候,就要放声高歌;放声高歌也不能表达,就要手舞足蹈了所以一个人手舞足蹈,就暴露出其内心的兴奋矫手顿足”形容体健,“悦豫且康”形容心悦,身心二者都快乐康泰,才是“悦豫且康”两句话联起来的意思,就是: 歌舞升平,盛排筵宴人们接杯举觞,开怀畅饮 随着音乐的旋律手舞足蹈,身心既快乐又康泰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嫡”是正妻所生的长子,正妻生的次子以及妾所生之子均为“庶”,庶是众多的意思先秦礼制,嫡子只有一人,是正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承的权利嫡庶之争,无论在皇家或士族,历来都是家族动乱的根源。
直到现代社会,培养和任用自己的嫡系,也是当权者上台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后”是承继祖宗血脉的后代,“宗”的本义为宗庙、祖庙,后世多指血缘关系嗣”是子嗣,也就是后代子孙的意思,其本义是诸侯传位给嫡子续”是继承、接续的意思祭祀”是以血食祭奠天、地、祖先的一种大礼祭天称为祭,祭地叫作祀,祭祖叫做享古代有五祭:祭天、祭地、祭祖、祭神、祭灶祭祀时要杀牲,把牲肉放在祭台上,根据祭祀的等级有三牲祭(羊豕犬)和五牲祭(马牛羊豕犬)烝尝”是“礿[yuè]禘[dì] 尝烝”,四时之祭祀的简称《礼记·王制》规定:“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这是夏商两朝的祭祀,一年中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正时的祭祀周代的祭祀,则春曰祠,夏曰礿这里仅用“烝尝”两个字,代指四时祭祀祭祀烝尝”这句话语出《诗经·小雅·天宝》,上有“礿祀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的诗句 索达吉堪布在讲解弟子规的时候说:“丧尽礼,祭尽诚”:给父母办理丧事时,一定要依照《礼记》等中的要求,尽到礼节,不可以随便但尽礼节不是铺张浪费,而是庄严肃穆、诚心诚意现在某些地方,办丧事特别奢侈,这没有实在意义形式上的丧礼,不是真正尽到礼节,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礼节。
此外,父母如果信仰宗教,最好是按照他生前的愿望去做比如,他是佛教徒的话,就给他念经超度;他若信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应按照各自的传统来办丧事这一点很重要!“事死者,如事生”:祭拜的时候,亡人虽已远离我们,但仍应像他还在我们身旁一样对待比如,父母健在时,子女在他面前不敢造次,做事也认认真真、如理如法,那么现在哀悼他的时候,也要像他就在跟前一样谨慎从这个偈颂也看得出来,在儒教思想中,人死之后,只是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处理完尸体即可,至于他的灵魂来世感受痛苦还是快乐,因为智慧所限,就不再判断了如同佛教的声闻乘,他们的观点虽然好,但与中观应成派相比,对万法无法通达无碍,故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同样,儒家虽在“孝”方面有它的特点,但却不能像佛教那样,人死后还要为亡人超度或行持善法,以利益他的生生世世所以在究不究竟方面,大家一定要观察而且,儒教的极个别传统,也有一些不好的负面影响尤其在南方一带,每逢清明就宰乳猪、杀鸡鸭,以此祭祀亡人,这种做法非常可怕!佛经中记载:一次佛陀与阿难在河边行走时,看见五百个饿鬼非常欢喜,一边走路一边唱歌阿难问佛陀,佛陀说:“这些饿鬼的子孙,正在替它们修福,它们快要解脱苦海了,所以唱歌跳舞表示高兴。
后来又遇到好几百个饿鬼很伤心地走过阿难又问佛陀,佛陀告诉阿难:“那些饿鬼的子孙正在为它们杀生祭祀,而不肯作福,所以饿鬼身后有火逼迫,故它们在啼哭《地藏经》也告诉我们:办丧事不可杀生造业,否则,只会增加亡者的负担和痛苦 所以,后人在祭拜亡人时,对某些传统要以智慧作取舍从前有个姓金的人,他吃斋戒杀,非常虔诚,死后魂识附在一小孩身上说:“我因为善业不深,没有往生净土,但在阴间已经很快乐了,来去都很自由一天他突然呵斥妻子说:“为什么在我墓前杀鸡祭祀?今天已有人监视我,不像以前那么自由了!” 由此可见,人死之后,千万不能以造恶业来祭祀,不然就会给亡人增加痛苦现在很多地方流行给亡人烧纸钱,更有甚者,亡人生前喜欢车的,就扎纸车烧给他;喜欢别墅的,就做纸别墅烧给他……此举按佛教的观点来讲,可能无利无害,你给他烧了多少钱,他也不一定能得到我看过有些地方的纸钱,样子跟一百元人民币相仿,只是把毛泽东的头像换成了阎罗王但不管怎么样,中阴身会不会真得到这些钱呢?不好说不过假如你在烧纸钱、烧纸车时,念一些观音心咒“嗡玛尼巴美吽”,那亡人肯定得到利益;如果你什么都不念,光是烧了很多纸,能不能有利也不一定在我们藏地,利益亡人有很多方法,如按照仪轨来烧烟烟,进行施食;或者,把亡人的骨头、骨灰带到拉萨等圣地去(以前我们去印度时,法王说把骨灰、头发放在清凉尸陀林很好,当时我们就把活人的东西也放在那里了)。
过去有一个时期,藏地很多人死了就埋了,后来宗教稍微开放时,人们又把骨头重新挖出来,做各种超度仪式这一点,在汉传佛教的《高僧传》中也有以前有个道丕和尚,他7岁出家,19岁时长安发生战事,他带着母亲到华山避难,住在山洞里那时米价很贵,他没钱买米,只得饿着肚子乞食供母母亲问他:“你吃饭了吗?”他虽饥肠辘辘,但为了避免母亲伤心,总回答:“我已经吃饱了他父亲是一位军人,作战时不幸阵亡,母亲很伤心,想把他的尸骨拿回来安葬,就要求道丕去找道丕到了战场上,只见东一堆西一堆的累累白骨,无法知道哪一具是父亲的他就日夜诵经,向空中祈祷:“愿依三宝的加持力,让我父亲的遗骨转动过了几天,忽然有一具骷髅从骨堆中跳出,摇动了很久他知道这是父亲的遗骨,便把它抱在怀里,带回家去见母亲就在这天夜里,母亲也梦见丈夫归家,第二天早晨,果然看到道丕背着尸骨回来了他们随即将遗骨安葬,并按佛教仪式做了超度所以,作为子女,父母去世后一定要处理好后事假如你是出家人,则应为他们做些佛事,把亡人的名字写好,方便时交一些钱,请僧众念经超度,这样对他们利益很大藏地民间有种说法是:“对亡人来讲,念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