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琴的基本弹奏法:非连奏、连奏与断奏.docx
4页钢琴的基本弹奏法:非连奏、连奏与断奏非连奏的应用非连奏在钢琴作品中的应用极其广泛,所有那些要求颗粒性声音效果的跑句,训练手指 快速跑动技巧的练习曲,乐曲中很难的经过句,华彩段,还有展示手指技巧的“无穷动”乐 曲等都需要运用非连奏弹奏法来演奏由于这种快速手指技巧在钢琴演奏技巧中占有的特殊 重要地位,同时也因为手指快速跑动技巧有着特殊的训练难度因此,19世纪以来,许多作 曲家和钢琴家为训练手指独立、灵活、清楚、均匀而谱写了大量的练习曲以及各式各样的手 指基础练习这些东西基本上都需要运用非连奏方法来练习和演奏非连奏在钢琴作品中应 用的广泛和在演奏技巧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反过来有力地强调了它在训练中、尤其在基础训练 中的重要意义,要求我们必须格外加以重视从基础算起,解决手指技巧至少需要8~10年, 甚至更多时间的刻苦努力非连奏的声音效果结实、明亮、集中而富有颗粒性借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种晶莹透明的声音来 描绘非连奏的声音效果是非常贴切的对声音效果有明确概念非常重要,它是我们训练练习中必须确立的声音目标,是检验我 们弹奏法的学习和运用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所以,给孩子们听好的演奏,认真地记住老师 示范和要求,在练习中强调孩子用耳朵鉴别,对学习掌握基本弹奏法都非常关键。
非连奏的触键要点非连奏的触键要点可归为4点:1、 触键的指尖要牢固,使之具有一定坚硬度;2、 抬起手指,使指尖与琴键具有一定挥动距离;3、 下键快(包括相对应的起键快)触键瞬间具有一种爆发力,使指尖前端触键,使手 指的挥动有较快的速度;4、 触键面小,用指尖前端触键,使手指的传力非常集中非连奏的学习与根据以上触键要点,学习非连奏方法要抓住3个关键环节进行第一、强调抬指抬指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击键距离和训练手指击键的挥动动作基础训练中,手指击键的发力部位只要是第三关节(即指掌关节)没有经过弹奏训练 的手,不会天生具有演奏钢琴所需要的手指独立挥动能力从手指动作本身而言,这是运动 技巧范畴的训练,按照运动技巧训练的规律,大运动量是一条重要原则所以,初学者强调 把手指抬高一些,强调手指起、落动作的清晰明确是必要的教学中,我们注意到许许多多孩子都懒于抬指,对这一技术动作的要求非常被动,使得 教师和家长不得不断地加以提醒如果是这样,训练就很难奏效因此,中重视和引导 孩子养成自觉抬指的习惯比守在孩子旁边叫嚷着让他们抬指要聪明和有益得多第二、指尖牢靠懒散和松软的指尖状态是初学琴人的通病,幼儿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指尖瘫软,指甲 关节因不牢固而凹陷,击键的力就会因手指支撑的软弱而散失,使声音疲软、松散。
指尖牢靠,对于初学者的孩子有两层意义上的困难首先,指尖的牢靠是指尖弹奏前的 准备姿势,小孩在没有养成有意识的手指准备习惯之前,手指状态是散软而随意的,要他们 做到手有准备,就必须要做到头脑有意识这是第一层困难,第二层困难在于小孩子极不容 易掌握好这种牢靠的分寸和适度不适度的牢靠就成了过度紧张,过度紧张使整个弹奏僵硬 是很难纠正的坏毛病,练习和中要特别警惕和加以避免非连奏的指尖准备应该保持一种放松而不瘫软,牢靠而不过分紧张的状态当然,掌握 这种适度需要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过紧或过松都会反复出现,而进步只能在曲线发 展中慢慢取得第三、快下键快速敏捷而有力的下键是掌握非连奏弹奏方法最困难的任务幼儿的手指十分松软,小 脑还未发育健全一,生活中也还没有做多少用力的事,缺乏如何用力的体验因此,让他们 快下键就很难体会,很难做到我认为,许多时候宁让孩子停了琴上,在生活或游戏中 体验体验某种用力方式,从中获得启发,再应用到触键练习中去,也许更能奏效譬如,让 孩子体验一学用钉锤钉钉子如何用力,教他们响亮地击掌,用双手去拍打飞着的蚊子……等 等这是一种用心去积聚自己的力量,再在瞬间以爆发性集中使出力来的实例。
它同非连奏 触键前力量的准备和瞬间发力击键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当孩子们有了这样一些用力方式的 体验后,通过比喻启发他们,领会起来就容易得多这是在我的教学中完全得到了证实的有 效方法另外,用两个音的符点节奏音型练习手指的快速击键也是良好的训练方法如:指法可 分别从1.2指,练到4.5指要求两者之间连接既快又清楚,练习时,谱例所提示的节奏型 只是一种参考,运用时的实际掌握原则应该是使短音符尽可能短(但必须清楚,结实),而 长音符几乎可以停顿两拍这样听得长些可以帮助为下一次作好准备,如果用这种音型写练 习又怕误以为是装饰音练习,其效果和要求又是另一回事了有一种方法在桌面上弹琴键触动就会发音,有时孩子并不仔细听那声音的效果,或去 听声音是否具有颗粒性手指弹下去,有声音发出来,他就认为对了而用手指在桌面上弹 时,你会发现如果指尖软,下键慢就会没有声音或声音微弱反之,如果指尖牢靠,下键速 度快,就会有清脆的声音,这样检验手指状态和击键速度是很灵验的方法需要说明,非连奏的熟练应用实际上同快速手指技巧相联系的,学会非连奏的基本弹奏方法 仅仅是入门非连奏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将涉及到一系列手指运动素质的根本性训练,它需要 专门讨论。
连奏的应用连奏即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奏法主要用于抒情性的歌唱旋律、圆滑连贯的音型、流畅 的旋律性过句、琶音或分解和弦跑句等等连奏的声音效果圆滑连贯、柔和如歌连奏的触键要点钢琴,从它的发音方式一一打击琴弦发音和发音不能延续的发音特征来讲、用钢琴歌唱 不是其性能的特长但由于现代钢琴制作的先进,尤其是钢琴演奏技术的改善与发展,用钢 琴歌唱不仅可能,而且其优美动听的音质可与世上一切擅长歌唱的乐器媲美然而,钢琴的 歌唱性奏法和技巧的学习掌握、娴熟运用是有相当难度的它必须依靠克服由于榔头击弦造 成的打击性来创造一种特殊的触键方式,一产生圆润连贯的声音,在听觉上求得柔和、抒情 的歌唱效果连奏、从声音效果到触键方式与非连奏恰好是一个反方向它对手指的触键方式的要求 不是爆发性的快击挥动,而是训练有素的缓慢触摸,其触键要点是:1)改变手指的触键部位不以指尖,而以柔软的指面肉垫部位触键用手指肉垫处触 键会形成一种受力的缓冲,这对于钢琴发音的音质会产生非常微妙的影响,有助声音的柔润2) 改变手指触键的高度触键高度对于手指挥动的速度有积极意义,是明亮的颗粒性声 音的触键方式,连奏不需触键的高度而要求以下平稳的贴近键面的方式触键。
3) 改变手指的触键速度缓慢的触键是创造柔和歌唱性连奏声音的关键因素一方面触 键速度快慢与声音力度强弱成正比,另一方面触键速度影响着声音的音质,决定着声音的明 暗、刚柔、颗粒性与连贯柔和性等等4) 改变触键的用力方式在钢琴触键的用力形式方面,原则上是两大类:或垂直方向用 力,或水平方向用力(当然,两者之间会有多种交融变化形式来产生千变万化的音色层次) 柔和、连贯而圆滑歌唱的连奏需以水平方向可以使琴键以一种缓冲的方式受力,造成琴键的 导传系统改变键锤的击弦方式,这将大大减少榔头击弦方式,这将大大减少榔头击弦的打击 性,从而改变发音的音质水平方向用力方式体现于具体弹奏是一些类似推、来、挂、摸的 触键形态5) 连奏要求更多地运用手臂的重量和寻求重量在指间平稳的流动转移重力从一个音 (一个手指)平稳地移向另一个音(另一个手指)的连贯性和圆润性的好坏优劣6) 特殊地注意触键后保持上部重力的传导转移,让上部重力从一个音(手指)移向另一 个音(手指),务求声音圆润连贯连奏的学习与连奏要求交好的控制技术,要求手、腕、肘、臂等各活动部位的圆滑、平稳、协调因 此,对于幼儿学琴入门来说,的却是十分困难的过去的训练程序就把这一训练课题放到较 晚的时候才学。
尽管困难,哪怕仅仅是“胚胎”仅仅是“雏形”,对连奏弹奏法的学习也要 放到第一阶段的“基础底面”内容中去幼儿学习连奏,最要紧的是强调连贯如歌的声音效果,启发孩子对歌唱的想象,让 他们自己去追求想象中柔和优美的歌唱性声音急功近利,一味关在房子里,扑在钢琴上, 并不一定就能学得好,如果把视野打开,带孩子听音乐会、演奏家演出或录音、录像,在孩 子的内心听觉中树立起优美动听的歌唱性声音概念,就远远会比非常孤立地去练习某种方法 受益更大但是,这决不是说手段上的严格练习不重要,相反,手段是通向目标的桥梁,必须从严 训连学习连奏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1) 让手指展平、贴键从入门的落指、基本手型到基本弹奏动作,我们都一直强调着手 指自然弯曲,保持半圆的手型现在学连奏,突然又要求孩子把手指放平,我们一直在要求 他们作基本弹奏动作时要注意抬起手指,现在却又要求他们贴键,孩子们会感到不习惯可 弹琴不能只用一种方法,得给孩子们讲清楚,这是连奏的要点,不会就得学,就得练,一定 得严格做到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认真要求,严格联系就能掌握2) 用缓慢的速度下键要弹歌唱性,慢下键是求得柔和歌唱的声音的最关键的一环,抓 不住这一条就不会有歌唱性的声音。
练了音,丢了方法,实质上等于白练家长的在这 些关键处显得格外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把孩子们自己把不住的关把好,把孩子们自己要求不 到的东西坚持到;把孩子们自己不够严格的习惯坚持培养成严格的习惯3) 引导孩子改变非连奏中垂直用力的击键方式,培养起水平方向的触键用力方式来 触键的用力方式关系到钢琴发音的音质、音色、音量、在触键技巧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事 实上触键速度是同触键的用力方向直接相关联的,慢下键同水平方向的用力形式紧密联系在 一起,因此,要做到柔和歌唱的慢下键,最根本的一点要从改变用力方向的训练上着手4) 强调连奏运用手臂中立由于慢下键的控制很容易造成僵硬紧张上面紧张不可能用 上臂的重量单单依靠手指是奏不出圆润而有共鸣的歌唱性声音的5) 强调从一个手指到另一个手指的重量转移这是声音圆滑连接的关键俩系时要特别 冷静而有耐心,要细细体验,专心倾听下面的练习对于圆滑连接和重要转移可能会有益6)连奏的学习可从两音的连接开始,手指上也可选在比较好控制的二、三指上先练待 有了体会再扩大到三音、四音、五音,逐渐把大指、四指、五指包括进来另一方面,则是先作相邻的音的连奏连接,再作相间音或远距离音程之间的连奏连接。
断奏的应用断奏即跳音奏法它的符号是在符头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一个小圆点(・)或小尖角(▼) 跳音在不同风格、不同音乐特征性的作品中,演奏的时值较长;有时半连半跳;有的则要求 较短,甚至极短不同时值的跳音有不同的表现力断奏的声音效果不同时值的跳音,根据音乐特性的需要而具有不同的音响特质,手的不同动作部位演奏 的跳音也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如:手指跳音、手腕跳音、肘部跳音或大臂的跳音等等 另外,触键的方式不同,音响也不一样所以对于各种跳音很难用一种文字表达得准确一 般而论,短促而富有弹性的跳音最具有跳音的普遍意义,这样的跳音的声音效果是:清脆、 明亮、集中、富于弹性断奏的触键要点断奏跳音的种类很多,富于变化的各种跳音会随着学习不同的作品而遇到我们在这里 仅以最常用、也是最基本、最富特点的跳音来讲,演奏跳音的技术动作要点是1) 触键快,离键快,触键时间短促;2) 指尖特别牢靠可想象如充足气的皮球,坚而极有弹性;3) 指触面最小断奏的学习与断奏的技术动作要点告诉我们,演奏跳音手指指尖牢靠的准备非常关键软物相碰也不 产生弹性反应,充足气而具坚性的皮球则能极富弹性的蹦跳起来领悟跳音触键感,可以启 发孩子把自己的手想像成一只皮球,自然的在琴键上蹦跳。
触键快,离键快是弹跳音另一个关键环节我们要帮助孩子在触键短上下功夫,小孩子 运动神经的发育还未完善,快速敏捷的动作反应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