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doc
4页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幼幼 儿儿 园园 见见 习习 活活 动动 反反 思思幼儿园见习课反思幼儿园见习课反思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在幼儿知识的获得、情感的发展和能 力培养等方面具有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活 动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熟悉程度和掌握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对幼儿的引导效果 课堂教学是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形式之一,幼儿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状况不仅能够较 为直观的体现出一个幼儿教师所持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运用、控制课堂的能力和理论 知识的传授,同时更多体现出是对儿童潜在的、变化情感的及时关注、把握和引导能力 我们知道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那些直观的、显而易见的东西为我们教育工作者 所共识,而那些隐含在课程之内的东西往往为我们所忽视,比如课堂中幼儿需要的满足、 自信的建立、情感情绪的有效宣泄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通过说课、评课的形式 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现象进行有效的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学前 专业的学生则更能完善我们的理论知识构建,提高实际运用的意识以下是在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见习活动中教学案例分析,尽管这次教学活动均 为幼儿园新来教师的试讲内容,可能存在较多问题,尚不能代表幼儿园教师的真实水平, 但是对于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却是一次很好的教育见习与分析机会,因为个人 专业能力所限,仅能对其进行较为浅显的分析。
教学活动一教学活动一:艺术欣赏课(脸谱艺术) (一)教学目标方面目标的制定较好的体现了幼儿的有关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一些目 标的达成具有可操作化的特点例如这节课是有关脸谱的艺术欣赏,其目标制定为:重 在欣赏脸谱艺术,感受脸谱的色彩,同时使幼儿在制作脸谱的过程中体现创作乐趣由 此看这个目标的制定较为适宜,而且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目标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之中,有关教育手段的使用也是紧密围绕着教育目标,很好的为教育目标服务但是,此目标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一、在目标表述中其教育活动的主体不明确目 标的文字描述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主,应较多的使用能愿动词二、有些目标的制定有一 定的难度,超出中班幼儿的能力感受水平例如有关脸谱的夸张性表现,幼儿仅仅是直 观的感受脸谱与正常脸形的不同,但是要达到对夸张手法的认识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选材方面 这节艺术欣赏课选取脸谱艺术作为教材,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首先它是幼儿家庭 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节目内容,同时它也是幼儿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再者,教师对教 材的内容做了相应的取舍,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只选取幼儿可理解的脸谱的基本特点, 如颜色的对比和形状的区分,从而使所讲的内容有侧重点。
但需要指出的是:一、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将脸谱局限于京剧的表现形式,而这种 观念是比较片面的,因为不同的戏中都有关脸谱这种装扮形式,而这种说法对于辨别能力 较弱的幼儿来说是不恰当的,有可能就会局限他们的认识和思维所以说,教师要高度重 视自己课堂上的言行,因为我们无法预知自己潜意识中的一些言语动作会对正在模仿学习 中的幼儿形成怎样的固定形式的影响二、在脸谱资料的选择上比较单一,虽然都是色彩 鲜明,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但是其对目标达成作用不是太明显,而从一开始就向幼儿展 示一张复杂的脸谱,其后的投放也只是量上的增加,幼儿缺乏对脸谱基本结构的认识我 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是先展示脸谱的基本轮廓,简笔画类型的也行,然后在逐步的增加其难 度,这样幼儿可能会有一种比较清晰的认识三、就总体效果来说,想要幼儿获得更为深 刻和具体的感受,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与脸谱有关的戏剧片段或者影音,虽然中班幼儿不 能感受到其复杂的情绪情感或者更深刻的意义,但是,至少就气氛的渲染方面,音乐是最好的表现效果四、从最后创作的整个环节来说,最为明显的是活动场地的不足,幼儿足 够自由空间的保证是其创作的基本要求五、最后的创作材料本身有些不妥,由于内容衔 接方面的缺陷,幼儿在前面环节没有形成对脸谱基本构造的认识,而在最后制作脸谱的时 候,教师提供的材料仅仅是一张脸的轮廓,所以使幼儿感到无从下手。
(三)教学程序方面总的来说,在此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环节设计比较清晰,遵循识别脸谱这一主线,具 有一定的脉络,但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在环节的衔接问题上,最 后一个环节与前面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凑,教师侧重于对脸谱的认识和不同脸谱的对比,是 儿童的思维固定在对脸谱的区分上,而没有从整体上来把握脸谱的基本构成,这样明显感 受出内容上的脱节;二、在提问环节,教师的提问形式单一,总是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提问, 没有达到提问的有效性,其消极影响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儿童认识程度的把握问题上,因为 没有进行有效的提问,所以老师无从知道幼儿接受水平和认识深度,其次,单一性的提问 有可能导致幼儿兴趣的淡化,没有新的刺激出现而产生厌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三、对 教育活动的结构安排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不同环节的时间安排上,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 不利于教育活动不标的达成四、在教育材料的投放环节,只是量化的增加,缺乏一种递 进的层级感,首先投放的就是色彩鲜明的脸谱,之后只是不同色彩鲜明的脸谱间的比较, 虽然幼儿感受到脸谱的复杂,但这种复杂就更多的是杂乱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较好的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从而能节省更多的时间投 入到课堂教学,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使用技巧方面的缺陷,对于进 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做好及时的处理,例如,展示的幻灯片上的图片没有较好的摆正, 而且有些图片的大小不太合适。
在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上体现的不多,整个课堂占用大部分时间在引导学生观察脸谱的 异同,采用的形式多为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没有很好的创造机会使幼儿亲身参与进去 (五)师幼关系和教师教学基本功方面 需要肯定的是教师在整个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教态自然,声音洪亮,具有感染力,面 部表情丰富,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例如,在引导幼儿认识 脸谱对称性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是多媒体,在投映状态下想要遮住脸谱的一半是有困难 的,于是老师急中生智,用手遮住自己的半边脸让幼儿去观察自己另一面脸,这也不失为 一种很好的实例 但是欠缺的地方是:一、在提问形式上比较单一,而且没有进行有效提问,容易使 幼儿产生迷惑感;二、没有很好的关注幼儿的反应,对于幼儿的疑问,没有及时作出回应 例如,在图片展示过程中,有一张与孙悟空脸型相似的脸谱,当大家都说是孙悟空时,有 些小朋友就说那不是孙悟空,这时老师就没有作出科学的引导个体差异的存在是不争的 事实,但是教育的目的不是消除这种现象,而是使幼儿在各自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三、 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些不当之处幼儿教师的言行尤其需要重视,力求向幼儿传达的是正 确的言语行为。
所以无论是专用名词还是语气词都应当规范使用,同时,应注意每说出一 句话都应当保证其语法正确、句子完整,不说半句话、幼儿理解不了的话四、在细节上 也要高度关注,例如,对幼儿提问的方式上,发出提问应简单礼貌,且对幼儿的正确回答 应给与及时、具体和恰当的肯定,而对那些错误或者非预期的答案时,不应该断然的否定, 应多从幼儿角度来思考,从而积极的引导五、在每个环节中,虽然教师十分重视幼儿的 自主发现,积极的提出问题,将幼儿引领入一个问题情景,但是从整体来说,没有真正的 体现幼儿主体地位,一直是被动的引导我认为可以增加一些幼儿认识自己或者好朋友脸 型的环节,这样可以使幼儿自主的在互动探索中发现问题总体来说,脸谱艺术欣赏课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目标,整个课堂氛围也比较活跃, 幼儿体现出极大的乐趣,但是从实效上看,可能幼儿感触最深的就是脸谱的色彩,而对于 脸谱细微的差别认识不深,这主要在与课堂环节设计不是太恰当,同时,由于新教师经验 问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