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桃源红茶及地理简介-三茗茶仓编辑提供.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59304652
  • 上传时间:2024-0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7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桃源红茶及地理简介桃源,地处湘西北,南枕莽莽雪峰,北倚巍巍武陵,一条最漂亮的清水之河——沅水自西向东穿越县境中部99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得以吞洞庭湖色,纳湘西灵秀,沐五溪奇照,揽武陵风光幽奥秀美,雄浑壮阔举目四望,画入眼帘,人在画中,成为东晋陶渊明笔下的人间仙境 桃源南部的茶庵铺,更是令人神往驶入去茶庵铺的常吉高速,就如同倘洋于青山如黛、丹霞如画的旖旎山水间置身其中,神清气爽;青山蜿蜒,秀水环绕,林木葱葱,茶园叠翠,鸟语花香、无不令人心旷神怡,产生“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美妙意境 “南方有嘉木,其叶有真香”据传,这指的就是桃源,就是雪峰、武陵交汇、沅资两水近乎交臂的桃南山地在远古的时候,这里就是一个神奇的茶叶王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讲的就是这里;西晋佚名的《荆州土地记》中所记载的“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记的就是这里;十八世纪乃至十九世纪初市场风行的红茶也主产在这里;大叶茶开发,前途似锦 一、 独特的地理条件 世界的名茶,没有哪一种茶能抛开地理条件,一方水土决定了一种茶的品质 腾琼公司得天时地利人和,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正处东径110°与北纬28°的交汇处,是典型的亚热带农业生态区、优质茶叶产业带。

      境内,山地连绵、重峦叠嶂、溪流密布、沟壑纵横、水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650毫米),气候温和(日平均16.5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松肥沃这样的地理、温光、水分、土壤条件决定了茶叶的优良品质 人说;“高山出好茶”此地就是山高谷深,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8座诚然,“高山出好茶”并不是好茶长在高山顶上,而是长在山涧、峡谷、溪冲之中,这是由于茶叶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而不喜欢阳光直射所决定的这里的山与山间距很近太阳出来,阳光穿透过树林,映射在山谷茶园,缕缕阳光如同给茶园披上了一层花样的薄纱,恰似日本抹茶的人工覆盖,使茶保持着清一色的纯洁、柔嫩、喷香 人说“云雾茶最好”这里,雾罩时间之长可能是全国之最身入其境,就仿佛进入一个雾蒙蒙的梦幻世界,一年四季云雾缭绕 这山上山下的雾气从何而来?看看地图就会发现神秘: 湖南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而此地就在沅水与资水的拥抱之中,两水间的径直距离只有40公里这在祖国版图上难以寻出第二块这样大江大河如此相近、山环水绕如此贴切的好地方了再加上人的造化,建起五强溪与柘溪两座高水头电站后,沅资两水坝上100多公里的流域便成了碧波荡漾的高峡平湖,其水域升腾的云雾盖过雪峰山脉,向着东方、向着八百里洞庭弥漫而去。

      这样的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自然能生成特殊品种的茶叶,野茶王也自然能受到国家原产地域地理标志的保护茶庵铺,这是一片孕育希望的沃土,这是一方创造奇迹的宝地二、 神奇的品种品牌桃源大叶茶的出众,关键是她具有优良的品质,其“叶片硕大、叶质柔软、叶色深绿、芽头硕壮、茸毛较多、汤色翡翠、气味芳香、余味悠长”茶叶专家鉴定,此茶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硒、锌等微量元素与500多种酚类物质,茶多酚含量高达35%,氨基酸含量8.56%,高于常规茶品一倍以上由于此茶树只开花、不结果以及千百年来的过度采摘,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桃源野茶寥寥无几当时国内的不少茶叶专家学者慕名踏山寻觅这时,从安化过来的品茶师廖玉兆就惊奇地发现了陆家冲悬崖上有两株与众不同的大叶茶春江水暖鸭先知”1969年,土生土长的卢万俊正好从湖南茶校毕业,便一心扑在大叶茶的开发上为抢救这濒临绝迹的珍品,县委县政府选定在太平铺的卢家湾建立大叶茶良种繁育科研所,茶叶泰斗朱先民、唐明德、施兆鹏等亲临现场悉心指导,年轻的制茶世家吉光腾当时不仅加入了这个研发队伍,还担当起太平铺公社茶厂厂长的重任,在专家们的带领下,经过数以千计的实验,终于攻克了无性繁育的难关,不仅使野茶繁衍下来,而且保留了野生基因的完整,保持了桃源野茶的高贵品质。

      资源诚可贵,品牌价更高虽然大叶茶的内在品质好,但由于品牌不响,价格上不去,市场亦不畅,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并不高从1969年大叶茶发现到1992年24年时间,全县大叶茶发展不过2000亩1992年,时任茶庵铺区区委书记的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熊复兴等领导为加快大叶茶开发,便把时任太平铺茶厂厂长的吉光腾与贤内助钟开琼抽调到区县,专门推广大叶茶的开发腾琼夫妇咬定“小小一片叶子,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开始走上创牌之路潜质天生的腾琼顶着冷嘲热讽,采用清明前后一星期内标准的大叶灵芽(鲜嫩芽头),精制成“条索紧结、扁直嫩绿、油润光滑、香浓味醇、余味悠长”的绿茶极品,并在冲泡时可见“万笔书天”、“雨后春笋”的奇妙景观看到茶叶在茶汤中翩翩起舞、叶舒叶展、茶香飘逸,未尝其味、心已怡然此茶一诞生,中外茶叶专家、业界朋友就拍手叫绝,称其“形赛龙井、香高碧螺、味斗毛峰时任县委书记胡宗清、省乡镇企业局局长龙新平、湖南日报高级记者田正校等谋划,给此茶取名野茶王,于是就有了“腾琼”野茶王、“灵芽”野茶王的名字当年7月,此茶在首届湘茶杯中一炮打响,荣获湖南名牌金奖,尔后屡获中茶杯、湘茶杯与国际名优茶大赛金奖,并与“芙蓉王”烟、“武陵王”酒并列为常德“三王”。

      2005年,县人民政府向国家申报野茶王为国家原产地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年12月获准从此,桃源野茶王便以茶叶新贵开始享有与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国内历史名茶的尊荣,成为茶叶界响当当的名牌三、 灿烂的红茶历史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在英国皇宫举行的婚礼宴会上,凯瑟琳频频举起高脚杯致谢,但杯中并不是酒,而是来自中国古老的神秘饮料——红茶此后,英国人把红茶当作至高无上的礼英国并不产茶,但力顿公司所产的红茶走遍世界,中国上万个茶企不敌一个力顿,其魅力、秘密就在力顿专做一个红茶品牌桃源红茶始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当时,以沙坪为集散埠头,有江西、广东商人经汉口口岸转售外商,每年出口2万余箱清末明初,红茶出口高达3万箱,每箱60斤,换银40两,利润颇丰同时又将红茶梗皮捣成粉末,运往汉口销售给俄商压成砖茶(俗为金砖),远销西北利亚、土耳其及巴基斯坦等国家有《省茶叶志》可证附后)民国十年(1921年),国际贸易渐复常态,桃源茶叶渐渐恢复民国十五年(1926年),苏联茶商在沪、汉一带重金收购红茶,年购十万余箱,每箱售银币100元左右,桃源茶行越来越多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斯里兰卡、印度、日本纷纷抢占世界茶叶市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际茶市被夺;民国二十七年,中茶公司成立统管全国茶叶的收购与出口;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海运中断……尔后连年战火蔓延。

      由于世态动乱,朝廷倾轧,致使茶园荒芜,茶行倒闭,茶业一片沉寂解放后,国家在桃源沙坪投资新建中央与省直属的国营茶厂1957年,全国红碎茶技术实验与推广会在桃源茶厂召开,苏联专家组组长贝可夫与专家苏里诺夫来厂参观1959年,全国制茶机械联装自动化经验会在桃源茶厂召开,全国98个茶厂都有人参加一个多世纪来,桃源茶业,几起几落,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总体来说,唯有红茶经久不衰四、 广阔的红茶前景一是桃源大叶茶最宜做红茶在桃源大叶茶开发四十周年之际,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刘仲华对桃源大叶茶作出了科学的评价,他说:桃源大叶茶,具有大叶种的血统、小叶种的气质,是中小叶种茶区珍稀的优异资源;桃源大叶茶,具有旺盛的生长势、超强的持嫩性,是我国高产茶树品种的典型代表;桃源大叶茶,具有大叶种茶高多酚的特性、小叶种茶高EGCg的特点,是儿茶素制品开发的最佳资源;桃源大叶茶,具有翠绿肥硕的芽头、丰富的水浸出物、协调的酚/氨比,赋予了她幽美婷立的外形、醇厚鲜爽的滋味、持久耐泡的特色,是单芽型名优绿茶开发的理想选择;桃源大叶茶,具有强力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合理的儿茶素组成配比,赋予了她浓、强、鲜俱备的茶味,是中小叶种茶区生产优质红茶的最佳选择;桃源大叶茶,中国优良茶树品种资源宝库中的一朵独具魅力的奇葩!此评估告诉我们:利用桃源大叶茶做红茶是最好不过的了。

      二是腾琼已开发成功顶级红茶腾琼用大叶野茶制作的红茶,温婉如玉、明亮如水,弥漫出特有的华贵和雍容,为红茶珍品,注册“桃源红”桃源红”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醇鲜爽,有独特的花果清香,饮后明目清心,开胃健脾、润喉利咽、养颜护肤三是红茶市场前景看好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红茶贸易量占世界茶叶总贸易量的90%以上红茶以外形可分为条红茶和红碎茶两类其特征是通过发酵促使多酚类物质发生酶性氧化,产生茶红素、茶黄素等氧化产物,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红茶共同的品质特点是红茶、红汤红茶中的儿茶素在发酵过程中大多便成氧化聚合物,而氧化聚合物有强的抗氧化性,这使红茶具有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民间还将红茶作为暖胃、助消化的良药,陈年红茶用于治疗、缓解哮喘病红茶的保健作用机理在现代科学发展的洪流中还如一块未开发地,闪烁着神秘的光彩 二0一二年六月十日 建国前桃源县历年红茶出口数量表 表1年 别出口量折算吨备注旧历公元清光绪二十八年1901年14352430.56每箱60市斤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9470584.10清宣统元年1909年13851415.53清宣统二年1910年16299488.37民国十一年1922年15409462.27民国十二年1923年25176755.29民国十三年1924年407011221.03民国十四年1925年32027960.81民国十五年1926年32800984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21059631.77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9939898.17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3069.18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445223.35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1853355.60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593257.80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4011.70民国三十六年1948年33310专心---专注---专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