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诗经》流传及版本.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7992193
  • 上传时间:2021-1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4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诗经》流传及版本 谭星摘要:《詩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早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流传过程,以及各种版本,从文献学的角度来分析《诗经》的史学价值和对域外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关键词:诗经 流传 版本1.《诗经》的创作背景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2.《诗经》流传过程《诗经》是由孔子收集删定后传给子夏,其后传给曾申,曾申传给李克,李克又传给孟仲子,历经根牟子、荀卿、之后传给毛亨毛亨恰逢秦始皇坑儒焚书,不得不仓皇北上,到了河间(古时属赵国的武恒县),据说今天的河间市诗经村就是毛公隐居之地其间毛亨的侄儿毛苌逃到了山东昌乐,叔侄俩隐姓埋名互不往来,就此得以躲过了灾难直到汉惠帝发布了撤销“挟书令”的律令,毛氏才得以重新整理《诗经诂训传》,并亲口传授给毛苌人们称毛亨为大毛公,称毛苌为小毛公, 当时,西汉河间王刘德遍求天下“善”书,在忽然听说在他的辖区居然有这么一位能够诵经解义的大贤,大喜过望,“礼聘再三”,请毛苌出山,封毛苌为博士,并在都城乐城东面建造日华宫(今泊头市西严铺),北面君子馆村建招贤馆,命毛苌在此讲经,传授弟子当时讲解《诗经》的主要有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河间毛亨4家但由于毛诗传继儒门正宗,解经往往与先秦典籍相合,而且其训诂平实,准确、简明、便于传习,所以,独有毛诗流传下来3.《诗经》版本东汉晚期毛诗最为学者所重,流传最广,魏晋时期,学者大多以为毛诗的流传顺序是孔子-—子夏—曾申—李克—孟仲子—根牟子—荀子—毛亨—毛苌(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东汉末期郑玄作《诗笺》,文本以毛诗为主,校以今文三家,阐释也以阐明毛诗之义为主,间收今文三家之说,成为影响最大的《诗经》新版本。

      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除自己的正义外,还收有《诗序》、毛传、郑笺、郑玄《诗谱》、陆德明《音义》,是前代《诗经》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同时也成为《诗经》的唯一版本从上古流传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大概比较多,据司马迁《史记》云有三千多首,选本大概也有多种,至汉初只留下四种,至宋代只剩毛诗一种,大概从汉代起,毛诗就被认定为孔子所编,今人从《左传》季札观诗事否定此说,其实从《论语》的佚诗就可看出孔门弟子所读选本并非毛诗毛诗在明初被收入汇刻本《十三经注疏》,清代阮元重新校刻《十三经注疏》,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版本1979年中华书局据阮校本影印出版,古代注释本以南宋朱熹的《诗集传》和清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最有参考价值今人注释比较重要的有王力《诗经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程俊英等《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等3.1 《毛诗正义》单疏本文字最佳,综合敦煌写卷及日藏宋本,保存孔颖达原貌的单疏本达全书87.5%元代以后各版本均出自元刻十行本,就“附释文注疏本”而言,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最差,元刻本、李元阳本稍好,宋刻十行本和阮刻本略佳,但均不如单疏本。

      3.2 《诗集传》《诗集传》现存两部宋刻本,均不全其一藏北京图书馆,另一部原系杭州丁氏八千卷楼藏书,残存8卷 元刻本亦存两部,其一藏北京图书馆,另一部存台湾明清刻本较多《四部丛刊三编》有影印宋刊本《诗集传》20卷,尚可见原书面貌通行的有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3.3 《毛诗传笺通释》《毛诗传笺通释》有道光十五年乙未学古堂初刻本,流传的已极少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由广雅书局翻刻了一次(后编入广雅书局丛书),对初刻版的错误(包扩引书的错误)有所订正,大致情形见于廖廷相的跋语同年王先谦编印皇清经解读编收入此书,翻刻时也有所校正 《毛诗传笺通释》同有1929年中华书局铅印本3.4 《诗毛氏传疏》《诗毛氏传疏》贬抑朱熹《诗集传》,笃信诗序尊崇《毛传》,不满郑玄兼采“三家”诗说,专从文字、声韵、训诂、名物等方面阐发《毛诗》本义,颇多精当的见解,是清代研究毛诗的集大成著作但书中对诗的文学意义则涉及不多对于《毛传》错误,也曲为护,颇有因循墨守的缺陷 本书有道光二十七年陈氏原刊本,曾收入《皇清经解续编》,今通行有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3.5 《诗经选译》(增补本)《诗经选译》(增补本)是著名学者余冠英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56年北京第1版,1960年2月北京第2版,1962年3月北京第7次印刷。

      本书共选收余冠英译注的《诗经》作品64篇(“风”50篇,“雅”13篇,“颂”1篇),其中《株林》是新增加的,《防有雀巢》和《白华》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选译》(1960年版),其余都是从《诗经选》(1979年版)再选出来4.域外影響中国与印支半岛和印巴次大陆的文化交流也始于汉代汉武帝曾征服南越,分置九郡,推行汉朝的教化,作为五经之首的《诗经》必然进入在古代漫长的交往中,这些地区的国家都有通晓汉学的人士在越南据史书记载:李朝十世以《诗经》为科试内容,黎朝十二世科试以《小雅青蝇》句为题,士人无不熟诵《诗经》从12世纪开始出现古越南文学多种译本,越南诗文、文学故事中广泛引用《诗经》诗句和典故,影响了越南文学的发展,某些成语并保存在现代越南语言中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五经传入朝鲜当时朝鲜半岛百济、新罗、高丽三国分立,据《南史》记载,541年百济王朝遣使请求梁朝派遣讲授《毛诗》的博士,梁武帝派学者陆诩前往[31]新罗王朝于765年规定《毛诗》为官吏必读书之一高丽王朝于958年实行科举制,定《诗经》为士人考试科目讲学《诗经》在朝鲜形成几个世纪的风气到16世纪,朝鲜大学者许穆精研中国经学,现仍保存着他的《诗》说,《诗》说全面贯彻了孔子的诗教思想[32]。

      18世纪初编纂出版的朝鲜第一部时调集《青丘永言》,开拓了朝鲜近代诗歌创作的宽广道路,而它的序文就言明:它的编纂是借鉴孔子编订《诗经》的思想和经验[33]韩国67所大学中文系讲授《诗经》,其中34所专门开设了必修或选修的《诗经研究》课程唐代日本遣唐使来长安留学,以后也不断有中国学者去日本讲学,从而促进了日本封建文化的发展第一个日译本出现在9世纪,以后选译、全译和评介未曾中断,译注、讲解、汉文名著翻刻,成为几个世纪的学术风气,使《诗经》广泛流传日本诗歌的发展与《诗经》有密切联系,和歌的诗体、内容和风格都深受《诗经》影响,作家纪贯之(?~946)的《古今和歌集》的序言几乎是《毛诗大序》的翻版,目加田诚的译本被评价为信、达、雅,受到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的欢迎[35]日本当代学者于二十世纪70年代成立日本诗经学会,出版会刊《诗经研究》5.小结这部历经两千多年的文学古籍,到今天也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的奠基之作但是,这部文学宝典得以流传至今,还有着非常的经历和故事,这中间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就是毛亨、毛苌这两位儒学大师,传播《诗经》,奠定了神州文化的源头之一两千年过去了,我们所以能够捧读《诗经》,延续和承接古老的文化,与两位先师的传播贡献是分不开的。

      他们的历史功勋和历史地位,受到历朝历代所推崇可以说,没有毛亨、毛苌的传播讲坛,就不会有现在的《诗经》诗经各个版本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通过诗经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交流,融会贯通,对于我国的文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索,促进我国的文学发展参考文献:[1] 《诗经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 [引用日期2016-09-03][2] 《论语集注为政第二》.中国社会科学院 [引用日期2015-06-10][3] 《论语集注子路第十三》.中国社会科学院 [引用日期2015-06-10][4] 《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中国社会科学院 [引用日期2015-06-10][5] 关于《诗经》“正《大雅》”的创作年代、作者及其思想艺术,《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王振[6] 史仲文,胡晓文:《中国全史百卷本(套装全10册)》,019卷《春秋战国文学史》,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8月1日[7] 薛元泽:《诗经诗义探讨——兼论清华简「武王八年勘耆(黎)」之疑》,简帛研究网站,2011-3-14[8] 《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齐鲁网 [引用日期2018-05-2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