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06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to****33
  • 文档编号:244781047
  • 上传时间:2022-0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8.2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6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1. 图所示的是为纪念发现“磁生电”现象的物理学家________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发现导致了世界上第一台________机的发明,从而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电气化时代.2.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刻度尺,其分度值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3. 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________h.4. 在物理考试作图时,小明画错了一个地方,用橡皮轻轻的檫,没有檫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檫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橡皮和纸之间的________5. 通过观察图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________、液体的________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6. 如图所示,画出了几种常用元件及其在电路中的符号,请你在图中元件对应的空白处画出该元件的符号.7. 校门口新搬来了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地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_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8. 如图所示是一个家庭电路中常用的五孔插座,其中A孔应接________线,B孔应接________线,C孔应接________线.9. 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杠杆,如图所示的托盘天平属于________杠杆,缝纫机踏脚板属于________杠杆,铡刀属于________杠杆.10.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生活在西部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________,水的沸点较________的缘故;(2)如图所示,治病输液时,药水瓶口A处常插着两根塑料管B、C,其中插C管的目的是利用________使输液能顺利地进行.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3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 《八荣八耻》宣传栏中记述着:“某高楼大厦发生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一位老太太被抛下的西瓜皮砸伤…”,被抛下的西瓜皮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        )A.重力势能 B.动能 C.重力 D.密度12. 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友情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 B. C. D.13.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 )A.吸气、做功和排气冲程 B.吸气、压缩和做功冲程C.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 D.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14. 有三个焦距都是20cm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做了一些简易光学器材,第一个做成了简易照相机,拍摄了墙上的一幅画;第二个做成了一台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第三个直接作放大镜用,观察了一只小昆虫.用过程中,下列对应关系连线正确的是( )A.B.C.D.15.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16.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17.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18.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三、作图或简答题(共15分,第19、21、22小题各4分,第20小题3分))19. 如图是两个电阻串联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等号”的右边画出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示意图,并在右边方框内用文字说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各串联导体电阻的道理.20. 有两个通电螺线管,它们的一端都位于图甲中的虚线框内.为探究两个通电螺线管之间的磁场方向,把9枚小磁针分别放在方框内9个小黑点的位置上,实验记录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请你将图乙中所有小磁针的N极涂黑.21. 中考前,爸爸为了小亮在家有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买了一台空调,安装好后,刚一使用,家里所有用电器都停止了工作,经检查发现保险丝已熔断. (1)试分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2)要使接入空调后,家中所有用电器都能正常工作,该家庭电路应如何改进?22. 一艘潜水艇在东海某地执行完成任务后,返回长江某基地.潜水艇在海面下和江面下悬浮时,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哪种情况所受的重力大呢?四、计算题(共16分,第23小题4分,第24、25小题各6分))23. 小明同学在一只矿泉水瓶内装入密度为ρ的某种液体,液面距瓶底高H,求在距瓶底14H处液体产生的压强是多少?(计算结果用字母表示)24. “五•一”节期间,小段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外地游玩了两整天,出门前,他们关闭了家中其他用电器,只有一台额定功率为0.2kW的电冰箱在间歇工作(只考虑压缩机的工作).为了了解电冰箱的工作情况,小段在出门前、后注意观察了电能表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求: (1)这两天电冰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2)这两天中,电冰箱的压缩机有多长时间没有工作?(3)按上述电冰箱的使用情况,请你推算一下使用这台电冰箱一个月需支付多少电费?(一个月按30天计算,当地电价为0.6元/kW⋅h)25. 瑞瑞同学家住楼上,最近正在装修房子,需要搬运装修材料,但有些材料由于楼道过窄不方便搬运,于是瑞瑞建议采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这样站在地上就可以把材料运上楼.若某次搬运的材料重765N,被提升的高度为10m,人所用的拉力为450N.求: (1)请你帮助瑞瑞画出滑轮组的绕线示意图.(2)用滑轮组提升材料时做的有用功是多少?(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4)随后,瑞瑞同学查阅了有关机械效率知识的资料,看到下表中的一组数据,请你找出这些机械设备效率的共同特点.喷气发动机16%∼24%起重机40%∼50%汽油机22%∼27%柴油机28%∼30%抽水机60%∼80%五、探究题(共18分,每小题6分))26.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方案一: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方案一:(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方案二:(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5)计算出被测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评估与交流】(1)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方案一: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2)你准备选择方案________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改为________.27.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

      如图是小向同学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实验中,小向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点,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________端滑动(选填“左”或“右”);(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28. “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下面的问题.【探究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的值【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一个标准的电阻箱(元件符号),若干开关、干电池、导线和一个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2)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步骤:①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3)写出RX的表达式:RX=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06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1. 法拉第,发电2. A,1mm,2.213. 80km/h,0.54. 压力,摩擦力5. 表面积,温度6. 灯  泡:电流表:电动机:7. 扩散,加快8. 零,火,地9. 等臂,费力,省力10. 小,低,大气压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3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 B12. C13. D14. C15. A16. C17. B,C18. C三、作图或简答题(共15分,第19、21、22小题各4分,第20小题3分)19. 解: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语法填空【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书面表达【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选择压轴题、多图归纳分析题必刷题(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挑战满分训练.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课时检测卷-第1节 家庭电路.doc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完型填空【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全册易错知识点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完形填空15篇(10空)(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docx 全册重点单词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课时检测卷-第2节核能.doc 清单03 U3重点知识点归纳+专题过关【考点清单】(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牛津译林版).docx 全一册重点单词115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清单02 U2重点知识点归纳+专题过关【考点清单】(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牛津译林版).docx 清单03 U3重点知识点归纳+专题过关【考点清单】(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牛津译林版).docx 期末实验题压轴必刷题(含少部分动态压强浮力实验题)(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挑战满分训练.docx 七年级英语下学期开学收心卷-【寒假自学课】2024年七年级英语寒假提升学与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 考点五、九、十综合检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统编版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考点十一 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好题冲关)(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