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梁工程(砼、模板、钢筋工序)标准化施工.doc
54页21、混凝土施工工法1施工准备1.1机具准备混凝土拌和设备:混凝土拌和站、装载机混凝土运输设备:混凝土罐车浇筑机具:导管、串筒、流槽、插入式振动器、表面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铁锹等配套设备:混凝土输送泵、吊斗、吊车等安全设备:安全帽、安全护拦等通讯设备:、对讲机其他设备:发电机组等1.2材料准备原材料: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各项材料及拌和物的质量应经过检验,符合规范要求水泥和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散装水泥的储存,采用水泥罐或散装水泥仓库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降级使用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料1.3拌和站作业条件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场地规整,场地硬化,完成临时排水系统,临时用电等安全设施已完成施工配合比等标识标牌应清楚齐全安装并检验通过有关砼降温的各种设施(如冷却水管、取水泵等)落实温度控制措施,埋设温控仪器试验室提供相应工程部位已获批准的砼施工配合比 1.3.5人员配备及技能培训.1人员配备:混凝土拌和站站长一名,操作手二名,试验人员一名,专职安全员一名;混凝土浇筑班班长一名,模板工一名(专职护模),钢筋工一名(专职校正钢筋),振捣工人若干,现场试验人员一名,安全员一名。
2技能培训: (1)培训方式:采用会议、授课、观看影像资料及考察观摩的形式 (2)培训内容:拌和设备操作维护方法、技术要求,混凝土运输、浇筑施工工法,安全文明环保施工要求2施工工艺、工法2.1工艺流程:配料→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2.2混凝土拌合物配料施工前,每班次必须测定砂含石、石含砂、集料的含水量指标,据此下达混凝土施工配料通知单雨天、高温天气,应增加集料含水率测定次数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1拌合每一工作班应先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零点校核:将电子称上清理干净,校核系统自动归零)保证称量准确2每批次集料进场应进行筛分试验,校核本批次集料与配合比设计时集料试样的一致性3拌合物的配合比用质量法计量外加剂为粉剂时应按比例稀释为溶液,并调整拌合用水量混凝土原材料的每盘称量允许偏差见表1表1配料数量允许偏差(以质量计)材料类别允许偏差(%)现场拌制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站拌制水泥、混合材料±2±1粗、细骨料±3±2水、外加剂±2±12.3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制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必须使用带有自动称量、进料装置和控制拌和时间的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强制式搅拌机的轴上装有叶片,通过叶片强制搅拌装在搅拌筒中的材料使物料沿环向、径向和竖向运动,拌和成均匀的混合物。
拌和机的工艺参数:(1)每盘可拌和的混凝土体积(出料容量);(2)每次可装入拌和材料的体积(进料容量)(3)搅拌筒内的容积(几何容量)4)搅拌机搅拌筒每分的转数,生产率(m3/h)了解搅拌机主要的工艺参数,便于我们掌握操作方法搅拌机装料数量(装入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等松体积的总数)不应大于搅拌机标定容量的110%;拌合物投料顺序:(1)首先将砂、石通过配料器后由传送带送入搅拌筒;(2)然后由安装在水泥罐上的螺旋输送器将水泥通过计量装置注入搅拌筒,与砂、石干拌5秒钟左右3)用水泵从水池吸入拌和水后,通过计量称注入搅拌筒,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放入拌和机内的每工作班第一盘混凝土材料,应含有适量的水泥、砂和水或直接拌和一盘水泥砂浆,以覆盖搅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合物所需的含浆量2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应按设备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并经试验确定,且不得低于表2的规定表2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搅拌机类别搅拌机容量(L)混凝土坍落度(mm)<3030~70>70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强制式≤4001.51.01.0≤15002.51.51.5注: ①搅拌细砂混凝土或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1~2min;②搅拌时间不宜过长,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抽查两次;③表列时间为从搅拌加水至开始出料止;④当采用其他形式的搅拌设备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设备说明书的规定或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应经常从拌缸的观察孔目测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同时,每一工作班应按《混凝土拌和机技术条件》(GB9142)规定,不少于两次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均匀性检查应在拌和机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分别取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满足: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8%,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2.3.6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各项性能:2.3.6.1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控制每一车都应测定其坍落度,搅拌运输车出场前及到场通过自身搅拌均匀后,应取样进行试验,比对坍落度的损失到场坍落度检测合格的方可浇注最小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规定评定2.4混凝土运输应通过试验工程确定混凝土运输车辆的配置,确保混凝土的运输能力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1梁厂、预制场可采用无搅拌器的运输工具运输,但运输工具应采用不漏浆、不吸水且能直接将混凝土倾入浇筑位置的容器。
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 为宜2其他结构物工程用砼罐车运输,用砼罐车运输混凝土时,途中应以2~4转/min的慢速进行搅动运输时间不宜超过表3的规定表3 混凝土拌和物运输时间限制气 温(℃)无搅拌设施运输(min)有搅拌设施运输(min)20~30306010~1945755~96090 注: ①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通过试验查明所配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后,确定运输时间限制; ②表列时间系指从加水搅拌至入模时间2.5混凝土浇筑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模板工随时检查模板和支撑系统、钢筋工随时检查钢筋和预埋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方能浇筑混凝土;.2高温天气应对模板外侧浇水降温3泵送混凝土时,先泵送一盘水泥砂浆,以润滑输送管混凝土浇筑要点:.1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如超过2m,应采用减速装置如溜槽或串筒浇筑,在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得超过1m2分层浇筑:分全面分层和斜面分层两种方式,应根据结构物高度和宽度,在分项工程开工报告中明示分层浇注方式一般高度≤60cm的结构按斜面分层,>60cm的按全面分层方式浇筑,梁体腹板、盖梁等钢筋密集全面分层不变的亦可采用斜面分层方式。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注,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每层斜面界面交叉处应插不同颜色彩旗区分振捣段落,每层振捣班组应协调施工,不得漏振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表4的规定表4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捣实方法浇筑层厚度(mm)用插入式振动器300用附着式振动器300用表面振动无筋或配筋稀疏时250配筋较密时150人工捣实无筋或配筋稀疏时200配筋较密时150注: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物和振动器型号等情况适当调整分层浇注示意图:.3浇筑混凝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型号的8~9倍,30棒R=240~270mm、50棒R=400~450mm);与侧模应保持100mm的距离;浇注上层混凝土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100mm;;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振动棒的插点要均匀排列,移动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 振捣棒插入深度与作业半径:振捣棒的插点与移动:(2)平板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底板能覆盖已振实混凝土的边缘为准。
3)附着式振动器的布置距离,应根据构造物形状及振动器性能等情况并通过试验确定施工时附着式振捣器应布置于腹板模板外侧,左右对称安装具体安装方法为距端头0.5~1m处开始布设,上下安装位置为预应力管道的外侧;依次向横隔板位置布置,间距布置宜为1.5m,延伸至起弯点处,在有管道竖弯的范围内附着式振捣器的上下位置为管道位置外侧且距底板底面距离不得小于50cm;无管道竖弯的范围内附着式振捣器间距布置可为2m,距离底板底面距离宜为50~70cm安装采用螺栓紧固连接 附着式振捣器应选用低频高幅,功率在1.1~1.5kw范围内附着式振捣器不能取代常规插入式振捣器的使用,适用于正常振捣完成后打开附着式振捣器5~10秒,禁止过振4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视采用水泥品种一般不超过表5的规定当超过规定允许时间时应预留工作缝,工作缝应按规定要求处理表5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不高于25℃气温高于25℃≤30210180>30180150注:当混凝土中掺有促凝或缓凝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5预留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1)凿除处理:a用钢丝刷刷毛或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见表6-1;b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见表6-2;c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48个小时左右)表6-1 混凝土强度达到0.5Mpa所需时间(h)序号混凝土强度(Mpa)日平均气温(℃)5~1516~2021~301301074215~201185表6-2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所需时间(d)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外界平均气温(℃)≤5≤10≤15>15硅酸盐水泥及强度等级大于等于32.5的普通水泥2.52.01.51.0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及强度等级小于32.5的普通水泥4.03.02.01.5(2)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应先用空压机吹再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同型号水泥拌制的净浆,对水平缝应铺一层厚为10~20mm的1:2的同型号水泥拌制的水泥砂浆3)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或石榫;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应按设计要求施工,设计无要求时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
4)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5)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需要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为1.2MPa,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不宜低于2.5MPa混凝土达到上述抗压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如无试验资料,可参见表6-1、表6-26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