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轮复习.ppt
30页1/29,莒县第二中学高三政治 曹正国,2/29,同学们,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选择了痛苦与艰难,也就选择了练达与成熟;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只有赢在起点,信心才能扬帆起航;只有笑到最后,生命才会光辉灿烂!,3/29,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4/29,1.本课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是本 课的逻辑主线本课的重点知识是:我国的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社会公平的意义和实现 2.本课考查的热点话题是缩小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的关系为此,2011年高考复习中要关注与此有关 的重大政策、重要会议精神,以及与解决上述问题有关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如实行的财政、货币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国家宏观调控等5/29,,1、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 (为什么? ),(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4 )实践证明:我国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6/29,2、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P58),地 位: 适用范围: 分配尺度: 分配内容: 分配结果:,基本原则 公有制经济中 以劳动为尺度(质、量统一) 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7/29,(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理论原因:,,--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现实意义:,①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积极意义)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8/29,(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①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9/29,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原因分析:,,直接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现实意义,A.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B.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10/29,(2)按生产要素分配,11/29,12/2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经济——按劳分配所得,小明承包了五亩责任田的收入。
小洪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店,还有每月出租房子的租金1、开小店——个体经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出租房子的租金(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土地)分配,张红是外资企业职工,每月除工资外,还炒股赚钱1、外企——外资经济——普通职工——按生产要素(劳动)分配; 2、炒股股息(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资本)分配(股东),晓波是国企工程师,每月获工资外,还在私企当技术顾问1、国企——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 2、私企——外资经济——技术顾问——按生产要素(技术)分配,学以致用:下列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13/29,比较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14,1、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公平的含义: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 (3)怎么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第二、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第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加强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15/29,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6/29,(3)为什么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4)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③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这是先富的前提,体现效率优先。
先富带动后富,这是先富的要求,体现兼顾公平17/29,注意:,1、收入公平,平均主义,2、区分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A、分配制度:,B、分配原则:,C、分配政策:,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兼顾效率与公平,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倡导先富帮后富,同时政府要对收入分配加以调节,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18/29,分好社会财富是政府的良知2010年2月27日下午,国 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新华网访 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 网的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进 行交流在回答网友关于 分配社会财富“蛋糕”的问题时,温家宝说,要做大社会财富 这块“蛋糕”,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 生产力当前,特别要注重转变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真正,19/29,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分好社会财 富“蛋糕”,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涉及国民收入分配, 要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个人 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二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 平,通过财政和税收更加照顾困难群体如果说做大社会 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 个“蛋糕”是政府的良知。
20/29,[经济生活角度],1.国家应如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1)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必须始终抓住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不放松 (2)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 (3)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必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4)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5)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21/29,2.目前我国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有何重要意义? (1)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实现经济发展 (3)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更好地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2/29,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转轨时期,工资分配领域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同期企业所得占GDP的比例从21.9%增加到29.6%。
材料二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其后又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党的十七大又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简要分析材料二体现的哲学道理 (3)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提几条合理化建议23/29,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的比例有所下降 (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效率与公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要理性对待二者的关系 ②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③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在实践基础上又不断发展、深化材料二中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过程体现了这一点24/29,(3)①根本上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⑤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25/29,材料1: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26/29,材料2: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27/29,材料3:我国政府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例如,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结合材料1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7分) 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7分),28/29,答案要点: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①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养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农户获得了100 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入增加蟹的消费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②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这表现在养蟹人与农户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协调 (2)①材料2中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速和GDP增速 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存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扩大内需的措施包括 ①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③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⑤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⑥协调区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