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ppt
25页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当今?,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何谓世界政治格局?,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一、从盟友到对手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1)过程: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苏英就战后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 (2)特点: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3)影响: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或基础)2、杜鲁门主义的出笼,背景: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改变 ①资本主义世界: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社会主义世界:苏联的实力……日益增 大 ③美苏关系: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最 大障碍美国成为 资本主义 世界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 衰落,日本 衰落,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美国成为 资本主义 世界霸主,苏联实力 大大增强,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 衰落,日本 衰落,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影响大增,妄图称霸世界,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矛盾,政治力量发生改变,从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出笼:,时间:1947年3月 内容:遏制共产主义 影响:美苏“冷战”开始,杜鲁门,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美国为首的 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苏联为首 的社会主 义国家,敌对进攻,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冷战”,“冷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二、美苏“冷战”,1、马歇尔计划 目的:扶持和控制西欧,对 抗共产主义 内容: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西欧,经济援助 政治控制,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东 欧 各 国,拉拢,拒绝,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时间:1949年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加剧了“冷战”的程度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49,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 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 目的: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5年、波兰华沙 影响: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打破,,经济封锁,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华约”,对峙,,两极格局形成,马歇尔计划,194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反映了什么?,战略优势在美国,“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美国,军事包围,社会主 义国家,欧洲,“冷战”,亚洲,“热战”,分区占领德国,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武力威胁,,世界局势动荡紧张,古巴导弹危机,思考1,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方法引领:辩证的分析,参考答案,积极 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半个多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②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③不同制度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消极,①“冷战”造成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分裂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②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③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思考3,什么是两极格局?他的特点是什么?特点:美苏主导争夺对抗阵线分明服从大局,雅尔塔 体系确立,美国 冷战,苏联 对抗,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 成立,经互会,华约 成立,德国 分裂,朝鲜半岛分裂,朝鲜 战争,越南 战争,古巴 导弹危机,本课小结,两极格局形成,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