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养老金调整幅度论文替代率论文工资增长率论文.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4499253
  • 上传时间:2018-0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养老金调整幅度论文替代率论文工资增长率论文养老金调整幅度论文替代率论文工资增长率论文养老金调整的适度水平研究摘 要:本文以养老金替代率为目标,以工资增长率为依据,分别按照上年养老金水平和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两种方式调整养老金,推导养老金调整幅度的算式利用 3 年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确定养老金调整幅度的适度标准,实证检验,近几年养老金的实际调整幅度与理论调整幅度相比,按平均养老金调整方式计算低 5 个百分点左右关键词:养老金;调整幅度;替代率;工资增长率1 引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政府几乎每年都向上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人们往往认为这能够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较少有人考量增长后的养老金是否维持了老年人上一年度的生活水平,或者到达了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水平实际上,养老金的绝对增长额不能直接反映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变化在微观层面,衡量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使用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定义为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在职职工的工资之比[1,2] ,反映劳动者退休前后的生活水平差异2008 年,全国退休人员人均增加养老金 122 元,增长幅度为 12%,调整后到达人均 1149 元[3] ,但养老金替代率为 56%,低于 2007 年的 58.7%。

      又经粗略匡算,2008 年全体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为 13962 元,往年退休人员的调整后人均养老金为 13245 元,往年退休人员的 调整后平均养老金低于当年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之前各年也有类似的状况养老金替代率随着退休年数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养老金调整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养老金调整的效果有限1957 年,德国建立了养老金的指数化调整机制,选择使老年人口与在职人员的相对消费水平保持不变的总工资指数作为养老金调整指数,总工资指数由工资增长率确定[4] 养老金支付水平由个人养老金与所有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的比例、缴费年限、取决于指数化形式的养老金现值、取决于退休年龄的调整因子[5]决定后来经过多次修正,测算中逐步增加了缴税率、人口因子[6] 、敏感因子、支撑能力因子等其中,支撑能力因子反映制度赡养率的变化;敏感因子期望通过人为调整,实现对养老金指数化水平的控制,进而控制在职人员缴税率的变化2004 年,日本建立了利用工资增长率、物价指数和浮动调整率对养老金给付进行动态调整的机制[7] 养老金调整率=工资增长率-浮动调整率如果工资增长率或物价指数高于浮动调整率,则养老金调整率为二者的差;如果工资增长率或物价指数未高于浮动调整率,则养老金调整率为工资增长率或物价指数。

      柳清瑞根据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确定养老金调整率,建立养老金替代率调整机制对基础养老金进行相应调整[8] ,其以调整养老金替代率为目的类似的,多数学者的研究实质是养老金替代率合理水平的确定[9~11] 韩伟、穆怀中在建立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实际消费支出与上一年社会实际平均工资之间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设计 两类调整指数方案[12]:一设定三类群体无差异,以社会平均工资的 40%~60%(以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 50%)为基础设计调整指数;另一设定三类群体有差异性,以消费价格指数加适当的工资增长率为基础设计调整指数研究的第一类实质是认可现实政府的调整方案,第二类并无定量方法作支撑,其主要通过养老金动态替代率和缴费率作为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率两大标准检验调整指数的适度性综观国内研究文献,专家和学者较少运用定量方法研究养老金调整的适度性在不多的研究中,学者们探讨养老金调整的热点在于如何使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与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相适应,可是,以物价水平作为调整指数,仅能保证养老金绝对购买力水平不降低并且,对于如何完善养老金的调整机制,尚没有较为成熟、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与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社会公平性和效率性问题越来越凸显,设计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适度的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养老金替代率的理论水平为目标,探讨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幅度2 理论测算为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使其跟随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考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退休人员退休当年的养老金替代率为养老金调整的第一目标,使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保持在退休当年的水平;以养老金替代率的理论水平为 养老金调整的最终目标,以维持长期的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2.1 养老金调整依据的选择据前综述,养老金调整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与物价指数挂钩、与工资增长率挂钩、与物价指数和工资增长率双挂钩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本文选择工资增长率作为养老金调整的依据,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职工工资增长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物价水平没有直接挂钩如果养老金与物价水平挂钩,当物价指数上涨超过职工货币工资指数增长时,会造成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跟随增长,而在职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却相对下降2)养老金的企业缴费是人工成本的组成部分,成本与物价挂钩,容易造成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与退休金的轮番上涨。

      3)近年来,与物价指数的变动相比,社会平均工资的增幅略显稳定,物价指数有较大幅度的波动4)工资统计指标体系比较完整,可靠性较强本文采用名义社会平均工资,本身就含有物价水平的因素在内      所以,以工资增长率作为养老金调整的依据,既包含退休人员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的因素,又间接体现由于工资增长而带来的物价增长的因素2.2 基于工资增长率的养老金调整算式国家层面的养老金调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按上年度养老金水平的一定比例调整,二是按上年度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调整, 而且,历史统计和文献中的“一定比例”是个不固定的值[13,14] ,本文在一定假设前提下,研究某一固定比例或相对窄小的比例范围假设 1 全国范围内的养老保险制度已实现省级统筹假设 2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中仅存在“新人” 假设 3 养老金的调整针对一般退休人员,为养老金普通调整假设 4 养老金调整基期的养老金替代率是合理的按照假定 4,调整前,上一年度的养老金替代率是合理的,因社会平均工资的增加,而使得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则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的幅度即对应着需要调整的养老金,也就是说,养老金的调整幅度应以补足到上年度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为基本目标。

      设养老金替代率的改变量 δr=r t-r t-1 ,其中,r t-1 为上年度养老金替代率,根据养老金替代率的定义,养老金调整需弥补的养老金替代率降低值为3 实证分析3.1 确定养老金调整的适度标准依据(2)式和(3)式,养老金的调整幅度仅与前两年的工资增长率有关但据观测,近 10 年来,我国工资增长率变化的幅度较大,变动的随机性较强而养老金的调整应是比较平稳的,为减弱工资增长率的突变情况对测算结果的影响,分别对工资增长率进行 2 年、3 年、4 年、5 年、6 年的移动平均处理,使工资增长率呈现相对平稳而单调的变化 并且,随着设定周期的延长,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的平稳性愈好、单调性愈强以此为基础,利用(2)式和(3)式,分别计算各种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条件下,按两种方式调整养老金的调整幅度,如表 1 所示表 1 各种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对应的养老金调整幅度 (%)时间年工资增长率 2 年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