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抑扬”手法.doc
4页古典诗词中的“抑扬”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抑扬”手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作品,一般不会引人入胜相反,顿挫抑扬,往往金声而玉振;曲径通幽,每每引人寻踪而探胜;欲擒故纵,才见诗意文情和山重水复的丘壑之美 一、欲抑先扬 欲贬损则先赞颂,欲表今日之衰则先写昔日之盛,欲抒苦闷哀愁则先写激昂欢乐……这种手法使诗文一放一收,跌宕起伏,逸趣横生,可以收到曲折尽情之妙如: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本写“怨”,而一二句却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突出少妇天真无忧不知愁,后两句笔峰陡然一沉,感情“抑”了下来——“忽见陌头杨柳色”,刹那间,陌头柳色牵动了少妇的春心,勾起了她无限的眷恋和苦闷:“悔教夫婿觅封侯”触景生恨,更深一层地写出少妇内心痛切的离愁别恨前之景愈乐,后之情愈悲;前之兴愈浓,后之怨愈深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玉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辛弃疾《破阵子》 这首词写人生的荣辱成败之感,主要情思仍在抒壮志难酬、恢复大业未成的哀伤。
全篇上下段共十句,前九句都是写杀敌报国、恢复山河、建立功名的惊人壮业的,这是扬;仅末尾,“可怜白发生”一句点题,这是抑,透过这一句,表明前九句所写的都只是虚幻的梦想,末尾一句压倒了前面九句,具有十分感人的力量二、欲扬先抑 欲杨先抑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可借用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凡文欲发扬,先以数语束抑,令其气收敛,笔情屈曲,故谓之抑抑后随以数语振发,乃谓之扬,使文章有气有势,光焰逼人如: 1.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唐)王维《少年行》后两句用“孰知”“纵死”反跌句式,一反一正,衬托强烈,抒发不畏艰苦、为国献身、流芳千古的豪迈志向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从前六句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身世飘萍的自哀相交织的苍凉低回之心绪末二句跌转,表达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只要保全节操,将忠魂永存,宁可为国献身,名垂青史,决不屈辱求生这两句的语势,显得斩钉截铁,气势高亢,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由上可见,运用抑扬手法可以避免诗情的直白呆板,变直抒其情为波澜起伏;运用抑扬手法可以蓄势,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有意从反面着笔,然后陡然一转,显示作者的真意所在,产生了一种激发情感的力量。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