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MW机组供热扩能工程初步设计.docx
40页F1572E01C-A01忻州广宇供热扩能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电德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2012-7-28设计人员项目总工:赵洪军项目经理: 邢会明 序号专业主设人备注1热机王向志822867982电气李秀璞822867493自动化邱明柱822867514总图李启明822867876结构齐曲822867697建筑卢芳芳822867428暖通郝思媛822861589技经平公扬目 录1、概述 11.1项目概述 11.2热力负荷、发电厂容量 11.3主要设计原则 4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2、总图部分 52.1厂址位置 52.2老厂总平面布置现状 52.3热网首站及附属建构筑物布置 62.4管网布置 62.5道路 72.6拆迁 73、热机部分 83.1热机部分概述 83.2汽轮机中、低压缸联通管开孔抽汽系统以及高排抽汽系统 83.3供热系统 93.4工业蒸汽系统 93.5热网加热器系统 103.6热网循环水系统 103.7热网疏水系统 103.8热网补水系统 103.9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103.10凝结水回收系统 103.11热网首站布置 113.12油罐区 114、化学部分 124.1化学水系统现状 124.2化学水处理系统 134.3凝汽器补水系统改造 144.4新增热网补充水系统 145、电气部分 165.1设计范围及依据 165.2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185.3电气设备和导体选择 185.4电缆设施 195.5照明和检修网络 195.6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205.7电气二次线系统与设备 206、热工自动化部分 226.1控制方式 226.2控制水平 226.3DCS功能及配置 226.4热工自动化控制设备选型 246.5电源和气源 247、土建部分 257.1厂址自然条件及设计主要技术数据 257.2主要建筑材料 277.3设计基本要求 287.4建筑风格与色彩设计 287.5热网首站建筑设计 287.6结构设计 308、水工、消防部分 318.1水工设计 318.2消防设计 319、暖通部分 339.1设计依据 339.2设计原始资料 339.2采暖 349.3通风 349.4集中控制室空调 3510、节约能源及原材料 3610.1概述 3610.2系统及方案在节能方面的优化 3610.3设备选型在节能方面的优化 3610.4材料选择在节能方面的优化 3610.5节约用水的措施 3710.6建筑节能的措施 3711、设备材料 3911.1热机专业设备材料清册 3911.2电气专业设备材料清册 4511.3热工自动化专业设备材料清册 4811.4水工专业设备材料清册 5011.5暖通专业设备材料清册 51忻州广宇供热扩能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书1、概述1.1 项目概述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2007年底总人口306.9万,其中城镇人口约102.7万,农业人口204.2万。
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以上境内山地较多,其中平原0.27万平方公里,约占10.5%,丘陵0.92万平方公里,约占36%,山地1.36万平方公里,约占53.5%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等河流忻州古称“秀容”. 1949年成立忻县专区,1970年更名为忻县地区1978年改名为忻县行政公署1983年改忻县为忻州市(县级市),改称忻州行署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忻州行署改为忻州市(地级市)改革开放以来,忻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全市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等得到明显改善,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根据忻州市城市发展思路,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推进城市供水、供暖、供汽等基础设施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使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忻州市属于高寒地区,全年采暖期达147天近些年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随着城市供热需求增势迅猛,忻州市近些年出现了明显的热源不足的现象目前,忻州市现有人口约30万人,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约24平方米/人,忻州市现状居住建筑面积为720万平方米,依据规划预测2015年忻州市人口约40万人,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约28平方米/人,2015年忻州市居住建筑面积为1120万平方米,而现状城市集中供热热源的供热能力为520万平方米,其热源主要由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2x135MW机组提供;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现有供热能力仅能满足在初末寒期时53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严寒时期还需单独隔离出2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由区域锅炉房单独供暖,供热能力严重不足。
而且忻州市目前还存在一些分散供热的用户,燃料利用效率低,供热保障差为适应新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保证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顺利达成,将这些分散供热用户纳入集中供热的范围和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忻州热电厂规模为2×135MW空冷供热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480t/h自然循环单汽包煤粉锅炉,一次中间再热,紧身封闭,固态排渣,炉膛受热面采用全悬吊方式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抽凝式直接空冷汽轮机汽轮机型号CZK135/112-13.2/0.245/535/535汽机低压缸排汽采用机械式直接空气冷却系统1、2号机组于2007年投入商业运行,设计寿命30年本项目为忻州广宇热电集中供热扩能改造工程,它通过回收热电厂汽轮机低压缸排汽余热,来提高热电厂供热能力1.2 设计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坚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的方针;(2)以忻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与城市集中供热规划相协调;(3)采取优化措施,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的设计原则,以确保本工程安全达标投产4)拟定合理的工艺系统,简化工艺系统、减少备用5)设备布置格局应方便生产、安全运行,在缩短施工安装周期和满足检修维 护的条件下,大力压缩建筑体积、减少钢材、混凝土、管道和电缆工程量。
同时应考虑工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保运行人员安全生产、方便检修6)与原厂建筑物风格和谐统一,与环境相协调7)设备选择要采用节能、高效、环保型的产品,杜绝使用国家已淘汰的产品1.3 设计依据(1)设计委托书;(2)忻州广宇供热扩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国家有关的规程规范;(4)会议纪要及热泵机组资料;1.4 设计内容(1)确定一、二级热泵机组及热网首站扩建的主要工艺系统的功能、控制方式、布置方案;(2)一、二级热泵机组及热网首站扩建的概算;2、总图部分2.1 概述2.1.1 工程概述(1)厂址概述忻州热电厂位于忻州市忻府区东北方向约6km左右的符村西侧,自然地面标高778.8—779.5m北侧约3km处有南云中河自西向东经过,西侧约100m处为北同浦铁路,南侧约500m处为忻—定公路厂址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2)厂址自然条件主厂房零米高度(电厂高程):780m 多年月平均大气压: 925.4hPa 基本地震烈度: 8度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 38.8°C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 -30°C 多年平均气温: 8.6°C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60% 日最大降水量: 130.7mm 平均风速: 1.6m/s 最大风速: 22.8m/s 最大积雪深度: 21cm 最大冻土深度: 109cm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 -14ºC采暖期室外日平均温度: -3.9ºC室内计算温度: 18ºC地区采暖天数: 147天2.1.2 电厂情况概述电厂于2007年投产,建设规模为2×135MW空冷供热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工程设计寿命30年。
锅炉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480t/h自然循环单汽包煤粉锅炉,一次中间再热,紧身封闭,固态排渣,炉膛受热面采用全悬吊方式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抽凝式直接空冷汽轮机汽轮机型号CZK135/112-13.2/0.245/535/535汽机低压缸排汽采用机械式直接空气冷却系统整个厂区大致呈长方形布置,主厂房位于厂区北部,主变压器位于主厂房西侧的空冷岛下方,煤场位于厂区东部热网首站靠近厂区西侧围墙2.1.3设计依据1)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 规程、规范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2011)《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 5032-2005)2.1.4设计范围包含工程范围内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等内容2.2 工程总体规划1)本工程为改造项目,设计过程中依据现场条件,本着工艺合理,符合规范的要求进行布置安排2)预计工期:2012年8月15日—2012年10月15日3)厂区排水及防洪排涝 依据原厂区设计标高,与原厂区防洪措施统一考虑2.3 本工程总平面布置2.3.1 建设内容本项目增加的内容有:1座一级热泵房,尺寸为16m×12m。
1座二级热泵房,尺寸为16m×16m一座配套控制室,尺寸为7m×4m扩建原有热网首站,尺寸为22m×12m新建一条综合管架,由一级热泵站沿空冷岛西侧道路,至热网首站,综合管架上布置两条DN1000mm热力管道2.3.2 总平面布置由于电厂A列外各种管道密集,空余场地很少,本项目的布置十分困难经对场地的布置资料详细分析和现场查勘,对总平面布置初步安排如下:一级热泵房布置在主厂房与空冷岛北侧扩建端,一级热泵房控制室紧邻泵房东侧布置二级热泵房布置在空冷岛下南侧区域,位于冷凝液精处理间西侧,控制室紧邻泵房西侧布置热网首站扩建部分紧贴原有热网首站东侧拆除精处理间西南角的废水泵房,移建至二级热泵房东南角具体位置见附图F1572E01C-Z0101-012.4 管线及综合管架布置综合管架由一级热泵房西侧起,沿空冷岛北侧道路向西约50米后南拐,沿空冷岛西侧道路向南,约150米后西转,扩过厂区道路后,沿热网首站北侧进入首站,全长约230米综合管架上布置两条DN1000热网循环水管道2.5 竖向布置及土方工程量1)由于本项目为老厂改造项目,不改变厂区原有的竖向布置2)建筑物零米标高:热泵房室内标高高于室外地平0.3m。
2.6 交通运输工程运输利用原电厂厂区内外道路,本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