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工余量与尺寸链专业教育.ppt
48页3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1.上道工序加工表面的表面质量上道工序加工表面的表面质量2.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 T Ta a3.上道工序的位置误差上道工序的位置误差上道工序的位置误差上道工序的位置误差ρρa a4.本道工序的安装误差本道工序的安装误差本道工序的安装误差本道工序的安装误差εεb b b b1 1特备参考特备参考4加工余量的确定:1.1.分析计算法:分析计算法:对双边余量:对双边余量:对双边余量:对双边余量:对单边余量:对单边余量:对单边余量:对单边余量:2.查表法:查表法:查表法:查表法:3.经验法:经验法:经验法:经验法:2 2特备参考特备参考镗孔加工余量表(九)孔加工余量表(九)加工孔加工孔的直径的直径(mm)(mm)材材 料料轻轻合金合金巴氏合金巴氏合金青青铜铜及及铸铁铸铁钢钢件件细镗细镗前加前加工精工精度度为为4 4级级加加 工工性性 质质粗加粗加工工精加精加工工粗加粗加工工精加精加工工粗加粗加工工精加精加工工粗加粗加工工精加精加工工直直 径径 余余 量量(mm)(mm)≤ ≤30300.20.20.10.10.30.30.10.10.20.20.10.10.20.20.10.10.0450.04531-5031-500.30.30.10.10.40.40.10.10.30.30.10.10.20.20.10.10.050.0551-8051-800.40.40.10.10.50.50.10.10.30.30.10.10.20.20.10.10.060.0681-12081-1200.40.40.10.10.50.50.10.10.30.30.10.10.30.30.10.10.070.07121-180121-1800.50.50.10.10.60.60.20.20.40.40.10.10.30.30.10.10.080.08181-260181-2600.50.50.10.10.60.60.20.20.40.40.10.10.30.30.10.10.090.09261-360261-360 0.50.50.10.10.60.60.20.20.40.40.10.10.30.30.10.10.10.13 3特备参考特备参考1.拟定加工路线:拟定加工路线:拟定加工路线:拟定加工路线:粗车粗车半精车半精车淬火淬火粗磨粗磨精磨精磨研磨研磨2.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查表法:查表法:查表法:查表法:研磨:研磨:0.01mm,粗磨:,粗磨:0.3mm,精磨:,精磨:0.1mm半精车:半精车:1.1mm,粗车:,粗车:4.5mm可得:可得:Z Z总总=6.01mm圆整取:圆整取:圆整取:圆整取: Z Z Z Z总总总总= = 6 6 mm mm则取粗车余量:则取粗车余量:则取粗车余量:则取粗车余量:4.49 4.49 mmmm4 4特备参考特备参考5工序间尺寸公差的确定3.3.确定各工序的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确定各工序的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按按“ “入体原则入体原则” ”分配偏差分配偏差查表查表查表查表: : 研磨:研磨:研磨:研磨: 精磨:精磨:精磨:精磨:粗磨:粗磨:粗磨:粗磨:半精车:半精车:半精车:半精车:粗车:粗车:粗车:粗车:毛坯:毛坯:±2mm5 5特备参考特备参考5工序间尺寸公差的确定4.4.计算工序间尺寸、公差计算工序间尺寸、公差研磨:研磨:研磨:研磨:5050精磨:精磨:精磨:精磨:50+0.01=50.0150+0.01=50.01粗磨:粗磨:粗磨:粗磨:50.01+0.1=50.1150.01+0.1=50.11半精车:半精车:半精车:半精车:50.11+0.3=50.4150.11+0.3=50.41粗车:粗车:粗车:粗车:50.41+1.1=51.5150.41+1.1=51.51锻造毛坯:锻造毛坯:锻造毛坯:锻造毛坯:51.51+4.49=5651.51+4.49=566 6特备参考特备参考第五节 工艺尺寸链计算1 1尺寸链的概念:尺寸链的概念: 在在零零件件的的加加工工过过程程中中和和机机械械装装配配过过程程中中,,常常常常遇遇到到彼彼此此互互相相连连接接并并构构成成封封闭闭图图形形的的一一组组尺尺寸寸,,其其中中有有一一个个尺尺寸寸的的精精度度决决定定于于其其他他所所有有尺尺寸寸的的精精度度。
这这样样的的一一组尺寸构成所谓的尺寸链组尺寸构成所谓的尺寸链7 7特备参考特备参考8 8特备参考特备参考1.1.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 (1)(1)出现在零件中,称之为出现在零件中,称之为出现在零件中,称之为出现在零件中,称之为零件尺寸链零件尺寸链零件尺寸链零件尺寸链 (2)(2)由工艺尺寸组成,称之为由工艺尺寸组成,称之为由工艺尺寸组成,称之为由工艺尺寸组成,称之为工艺尺寸链工艺尺寸链工艺尺寸链工艺尺寸链 (3)(3)出现在装配中,称之为出现在装配中,称之为出现在装配中,称之为出现在装配中,称之为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2. 尺寸链的含义尺寸链的含义尺寸链的含义包含两个意思:尺寸链的含义包含两个意思: (1)封闭性:封闭性:尺寸链的各尺寸应构成封闭形式(并尺寸链的各尺寸应构成封闭形式(并且是按照一定顺序首尾相接的且是按照一定顺序首尾相接的 (2)关联性:关联性:尺寸链中的任何一个尺寸变化都将直尺寸链中的任何一个尺寸变化都将直接影响其它尺寸的变化接影响其它尺寸的变化 9 9特备参考特备参考二、工艺尺寸链的组成:工艺尺寸链由一个封闭环和若干个组成环构成工艺尺寸链由一个封闭环和若干个组成环构成1.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在加工过程中最后形成(间接获得)的尺寸。
记为:在加工过程中最后形成(间接获得)的尺寸记为:A A0 0注意:注意:注意:注意:Ø 一个尺寸链中只能有一个封闭环;一个尺寸链中只能有一个封闭环;一个尺寸链中只能有一个封闭环;一个尺寸链中只能有一个封闭环;Ø 封闭环的精度决定于其他环的精度;封闭环的精度决定于其他环的精度;封闭环的精度决定于其他环的精度;封闭环的精度决定于其他环的精度;Ø 要求保证的尺寸要求保证的尺寸要求保证的尺寸要求保证的尺寸( (设计尺寸设计尺寸设计尺寸设计尺寸) )为封闭环或不要求保证为封闭环或不要求保证为封闭环或不要求保证为封闭环或不要求保证的尺寸的尺寸的尺寸的尺寸( (非设计尺寸非设计尺寸非设计尺寸非设计尺寸) )为封闭环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为封闭环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为封闭环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为封闭环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设计尺寸设计尺寸封闭环封闭环设计尺寸设计尺寸封闭环封闭环1010特备参考特备参考 (1) 由于封闭环是最后形成的,因此在加工或由于封闭环是最后形成的,因此在加工或装配完成前装配完成前,它是不存在的它是不存在的 (2) 封闭环的尺寸自己不能保证,是靠其它相封闭环的尺寸自己不能保证,是靠其它相关尺寸来保证的。
关尺寸来保证的 封闭环的特点:封闭环的特点:1111特备参考特备参考1212特备参考特备参考二、工艺尺寸链的组成:2.2.组成环:组成环: 在加工过程中直接获得的尺寸记为:在加工过程中直接获得的尺寸记为:A Ai①① 增环:增环:增环:增环:在组成环中,当某组成环的尺寸增加,使得封闭环的在组成环中,当某组成环的尺寸增加,使得封闭环的尺寸增加,则该环为增环记为:尺寸增加,则该环为增环记为:②② 减环:减环:减环:减环:在组成环中,当某组成环的尺寸增加,使得封闭环的在组成环中,当某组成环的尺寸增加,使得封闭环的尺寸减少,则该环为减环记为:尺寸减少,则该环为减环记为:判判别别方方法法::在在尺尺寸寸链链图图上上,,按按连连续续的的单单箭箭头头来来表表示示,,箭头方向与封闭环相同则为减环,相反则为增环箭头方向与封闭环相同则为减环,相反则为增环A0A2A11313特备参考特备参考举例:L2’L2ZbZbL1L1’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1414特备参考特备参考三、尺寸链的分类三、尺寸链的分类三、尺寸链的分类三、尺寸链的分类1.按不同生产过程来分按不同生产过程来分 (1) 工艺尺寸链:在零件加工工序中,由有关工序尺寸、设计尺寸或加工余量等所组成的尺寸链。
(2) 装配尺寸链:在机器设计成装配中,由机器或部件内若干个相关零件构成互相有联系的封闭尺寸链包含零件尺寸、间隙、形位公差等 (3) 工艺系统尺寸链:在零件生产过程中某工序的工艺系统内,由工件、刀具、夹具、机床及加工误差等有关尺寸所形成的封闭尺寸链1515特备参考特备参考(3) 空间尺寸链空间尺寸链: 尺寸链全部尺尺寸链全部尺寸位干几个不平行的平面内寸位干几个不平行的平面内2.按照各构成尺寸所处的空间位置,可分为:(1) 直线尺寸链:直线尺寸链:尺寸链全部尺寸位于两尺寸链全部尺寸位于两根或几根平行直线上,称为线性尺寸链根或几根平行直线上,称为线性尺寸链2) 平面尺寸链平面尺寸链: 尺寸键全部尺寸尺寸键全部尺寸位于一个或几个平行平面位于一个或几个平行平面内1616特备参考特备参考3.按照构成尺寸链各环的几何特征,可分为:.按照构成尺寸链各环的几何特征,可分为:(1) 长度尺寸链:所有构成尺寸的环,均为直线长度量长度尺寸链:所有构成尺寸的环,均为直线长度量2) 角度尺寸链:构成尺寸链的各环为角度量,或平行度、角度尺寸链:构成尺寸链的各环为角度量,或平行度、垂直度等垂直度等 1717特备参考特备参考4.按照尺寸键的相互联系的形态,又可分为:.按照尺寸键的相互联系的形态,又可分为: ((1)独立尺寸链:)独立尺寸链:所有构成尺寸链的环,在同一尺寸链中。
((2)相关尺寸链:)相关尺寸链:具有公共环的两个以上尺寸链组即构成尺寸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环,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尺寸链中按其尺寸联系形态,又可分为并联、串联、混联三种并联串联1818特备参考特备参考混联 公共环同属于不同尺寸链中,公共环尺寸及公共环同属于不同尺寸链中,公共环尺寸及公差改变将同时影响各个尺寸链,所以,在解公差改变将同时影响各个尺寸链,所以,在解尺寸链时,一般不轻易改变公共环尺寸尺寸链时,一般不轻易改变公共环尺寸1919特备参考特备参考(1) 极值解法:极值解法:这种方法又叫极大极小值解法它是按误差综合后这种方法又叫极大极小值解法它是按误差综合后的两个最不利情况,即各增环皆为最大极限尺寸而各减环皆为最的两个最不利情况,即各增环皆为最大极限尺寸而各减环皆为最小极限尺寸的情况;以及各增环皆为最小极限尺寸而备减环皆为小极限尺寸的情况;以及各增环皆为最小极限尺寸而备减环皆为最大极限尺寸的情况,来计算封闭环极限尺寸的方法最大极限尺寸的情况,来计算封闭环极限尺寸的方法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如下两种:(2) 概率解法:概率解法:又叫统计法应用概率论原理来进行尺寸键又叫统计法。
应用概率论原理来进行尺寸键计算的一种方法如算术平均、均方根偏差等计算的一种方法如算术平均、均方根偏差等三、尺寸链的计算方法:三、尺寸链的计算方法:2020特备参考特备参考三、尺寸链的计算方法:1.1.极值法:极值法:m:增环数,:增环数,n:尺寸链总环数:尺寸链总环数2121特备参考特备参考三、尺寸链的计算方法:l l如用平均尺寸标注:如用平均尺寸标注:组成环的平均尺寸:组成环的平均尺寸:组成环的平均尺寸:组成环的平均尺寸:封闭环的平均尺寸:封闭环的平均尺寸:封闭环的平均尺寸:封闭环的平均尺寸:2222特备参考特备参考三、尺寸链的计算方法:2.2.概率法:概率法: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正态分布:非正态分布:非正态分布:非正态分布:非正态分布:ki=1.2~1.7AmaxAmin6σ2323特备参考特备参考四、计算举例:1.1.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的尺寸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的尺寸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的尺寸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的尺寸AAi i,求,求,求,求AA0 0 正计算:根据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来计算 正计算:根据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来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称为称为“尺寸链的正计算尺寸链的正计算”。
这种计算主要用在这种计算主要用在审核图纸,验证设计审核图纸,验证设计的正确性的正确性2424特备参考特备参考例:例:设计尺寸如图所示,加设计尺寸如图所示,加工过程如下:工过程如下:①①以以A为基准铣为基准铣B面,达面,达到工序尺寸:到工序尺寸:②②以以A为基准铣为基准铣C面,达面,达到工序尺寸:到工序尺寸:验验证证::能能否否满满足足设设计计尺尺寸的要求寸的要求2525特备参考特备参考2.反计算:已知封闭环,求组成环.反计算:已知封闭环,求组成环 根据设计要求的封闭环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反根据设计要求的封闭环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反过来计算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称为过来计算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称为“尺寸尺寸链的反计算链的反计算” 如齿轮零件如齿轮零件轴向尺寸加工,轴向尺寸加工,采用的工序如采用的工序如图,现需控制图,现需控制幅板厚度幅板厚度10土土0.15,如何控,如何控制制L1、、L2、、L32626特备参考特备参考四、计算举例:1.1.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的尺寸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的尺寸Ai,求,求A02.2.反计算:已知反计算:已知A0,求各组成环尺寸,求各组成环尺寸Ai3.3.中间计算:已知中间计算:已知A0 及部分及部分Ai,求其余的组,求其余的组成环成环2727特备参考特备参考四、计算举例:例例1设计尺寸如图所示,加设计尺寸如图所示,加工过程如下:工过程如下:①①以以A为基准铣为基准铣B面,达面,达到工序尺寸:到工序尺寸:②②以以A为基准铣为基准铣C面,达面,达到工序尺寸:到工序尺寸:验验证证::能能否否满满足足设设计计尺尺寸的要求。
寸的要求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2828特备参考特备参考四、计算举例:反计算:反计算:已知:已知:已知:已知:求:求:求:求:A A1 1、、、、A A2 2的尺寸的尺寸的尺寸的尺寸①①①①求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求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求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求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②②②②根据平均公差和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根据平均公差和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根据平均公差和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根据平均公差和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取:取: TA1=0.2,,TA2=0.15③③③③分配各组成环的偏差:分配各组成环的偏差:分配各组成环的偏差:分配各组成环的偏差:验算:验算:验算:验算:ESAESAESAESA0 0 0 0=0.2-(-0.15)=0.35=0.2-(-0.15)=0.35=0.2-(-0.15)=0.35=0.2-(-0.15)=0.35,,,,EIAEIAEIAEIA0 0 0 0=0-0=0=0-0=0=0-0=0=0-0=0④④④④取其中一个组成环为协调环,按尺寸链的关系式计算:取其中一个组成环为协调环,按尺寸链的关系式计算:取其中一个组成环为协调环,按尺寸链的关系式计算:取其中一个组成环为协调环,按尺寸链的关系式计算:⑤⑤⑤⑤验算:验算:验算:验算:2929特备参考特备参考基准不重合时的工序尺寸计算:1.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的工序尺寸计算: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的工序尺寸计算: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的工序尺寸计算: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的工序尺寸计算:增环增环增环增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减环减环减环减环根据极值解法公式:根据极值解法公式:L L0 0=L=L1 1+L+L2 2-L-L3 310=L10=L1 1+30-60+30-60L L1 1=40=40ESLESL0 0=ESL=ESL1 1+ESL+ESL2 2-EIL-EIL3 30.18=ESL0.18=ESL1 1+0.04-(-0.05)+0.04-(-0.05)ESLESL1 1=+0.09=+0.09EILEIL0 0=EIL=EIL1 1+EIL+EIL2 2-ESL-ESL3 30=EIL0=EIL1 1+0-0.05+0-0.05EILEIL1 1=+0.05=+0.053030特备参考特备参考基准不重合时的工序尺寸计算:1.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的工序尺寸计算: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的工序尺寸计算: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的工序尺寸计算: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的工序尺寸计算:如图所示设计尺寸:如图所示设计尺寸:如图所示设计尺寸:如图所示设计尺寸:加工时通过测量加工时通过测量加工时通过测量加工时通过测量L L1 1尺寸控制台肩位尺寸控制台肩位尺寸控制台肩位尺寸控制台肩位置。
求:置求: L L1 1= =????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减环减环减环减环增环增环增环增环根据极值解法公式:根据极值解法公式: L L1 1=40-10=30 mm=40-10=30 mm ESL ESL1 1=EIL=EIL2 2-EIL-EIL0 0=-0.16-(-0.3)=0.14 mm=-0.16-(-0.3)=0.14 mm EIL EIL1 1=ESL=ESL2 2-ESL-ESL0 0=0-0=0 mm=0-0=0 mm3131特备参考特备参考工序间尺寸和公差的计算:1.1.工序基准是尚待继续加工的设计基准时的中间工序尺寸计算:工序基准是尚待继续加工的设计基准时的中间工序尺寸计算:如图所示加工过程如下:如图所示加工过程如下:①①镗孔至镗孔至②②插键槽,工序尺寸插键槽,工序尺寸A A1③③热处理热处理④④磨内孔至磨内孔至 ,同时保证,同时保证 设计尺寸设计尺寸 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增环增环增环增环减环减环减环减环 A A0 0=A=A1 1+A+A3 3-A-A2 2A A1 1=A=A0 0+A+A2 2-A-A3 3=43.6+19.8-20=43.4=43.6+19.8-20=43.4 ESA ESA0 0=ESA=ESA1 1+ESA+ESA3 3-EIA-EIA2 2 ESA ESA1 1=0.315=0.315 EIA EIA0 0=EIA=EIA1 1+EIA+EIA3 3-ESA-ESA2 2 EIA EIA1 1=0.05=0.053232特备参考特备参考在尺寸链(在尺寸链(1)中:)中:Z Z为封闭环。
为封闭环Z=20-19.8=0.2Z=20-19.8=0.2ESZ=0.025-0=0.025ESZ=0.025-0=0.025EIZ=0-0.05=-0.05EIZ=0-0.05=-0.05在尺寸链(在尺寸链(2)中:)中:43.6尺寸为封闭环尺寸为封闭环,A1A1、、Z Z为增环为增环依据尺寸链计算式可求出:依据尺寸链计算式可求出: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3333特备参考特备参考工序间尺寸和公差的计算:2.为了保证应有的渗碳或渗氮层深度的工序尺寸计算:为了保证应有的渗碳或渗氮层深度的工序尺寸计算:图示零件:内孔表面图示零件:内孔表面图示零件:内孔表面图示零件:内孔表面F F要求渗碳,渗要求渗碳,渗要求渗碳,渗要求渗碳,渗碳层厚度为碳层厚度为碳层厚度为碳层厚度为0.30.30.30.3~~~~0.50.50.50.5mmmm加工过程如加工过程如加工过程如加工过程如下:下:下:下:①①①①磨内孔至磨内孔至磨内孔至磨内孔至②②②②渗碳,厚度为渗碳,厚度为渗碳,厚度为渗碳,厚度为δδδδ③③③③磨内孔至尺寸磨内孔至尺寸磨内孔至尺寸磨内孔至尺寸 并保证渗并保证渗并保证渗并保证渗 碳层厚度碳层厚度碳层厚度碳层厚度0.30.30.30.3~~~~0.50.50.50.5mmmm。
求:求:求:求: δδδδ= = = =????72.3972.39±0.01±0.0172.51±0.0172.51±0.01δδδδ0.4±0.10.4±0.1δδδδ=0.52=0.52=0.52=0.52± ±0.08=0.08=0.08=0.08=0.60.60.60.60.440.440.440.443434特备参考特备参考2. 2. 零件进行表面工艺时的工序尺寸换算零件进行表面工艺时的工序尺寸换算 机器上有些零件如手柄、罩壳……等需要进行镀铬、镀铜、镀锌等表面工艺,目的是为美观和防锈,表面没有精度要求,所以也没有工序尺寸换算的问题;但有些零件则不同,不仅在表面工艺中要控制镀层厚度,也要控制镀层表面的最终尺寸,这就需要用工艺尺寸链进行换算了计算方法按工艺顺序而有些不同例1:大量生产中,一般采用的工艺:车——磨——镀层 图(a)中圆环,外径镀铬,要求保证尺寸 ,并希望镀层厚度0.025~0.04(双边为0.05~0.08),求镀前尺寸 3535特备参考特备参考 机械加工时,控制镀前尺寸和镀层厚度(由电镀液成份及电镀时参数决定)直接获得,而零件尺寸是镀后间接保证的,所以它是封闭环。
列出如图工艺尺寸链,解之得:解:A=28-0.08=27.920=0+△ sA ∴ △ sA=0-0.045=-0.03+△ xA ∴ △ xA=-0.015即:镀前尺寸为 3636特备参考特备参考例2:单件、小批生产中,由于电镀工艺不稳定,或由于对镀层的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时,大量生产中采用的工艺:车—磨—镀层工艺不能满足要求故采用工艺:车—磨—镀层—磨 图中圆环,外径镀铬,要求保证尺寸 ,Ra为0.2,仍希望镀层厚度0.025~0.04(双边为0.05~0.08),求镀前尺寸 0=0-△ xA ∴ △ xA=0-0.03=-0.03-△ sA ∴ △ xA=0.016A=28-0.08=27.92即:镀前尺寸为 解:根据已知条件,绘出尺寸链3737特备参考特备参考c)d)a)b)A3A2A110±0.180-0.05380-0.110±0.13838特备参考特备参考ACBD综合举例:图图示示零零件件,,轴轴向向设设计计尺尺寸寸分分别别为为A A1 1=50=50、、A A2 2=20=20、、A A3 3=10=10,,加加工工过程如下:过程如下:1.1.以以C C面面为为基基准准车车A A面面、、D D面面,,余余量分别为量分别为Z Z1 1=3mm=3mm、、Z Z2 2=5mm=5mm。
2.2.以以A A为为基基准准车车C C、、B B面面,,余余量量为为Z Z3 3=Z=Z4 4=3mm=3mm3.3.以以B B为为基基准准磨磨A A面面,,余余量量为为Z Z5 5=0.2mm=0.2mm,,保保证证A A1 1、、A A2 2、、A A3 3三三个个尺寸求解各工序尺寸求解各工序尺寸A A1212A A1313A A3131A A3030A A2121A A1212A A1313A A2020A A22223939特备参考特备参考综合举例:A A1212A A1313A A3131A A3030A A2121已知:已知:A A2020=A=A2 2= = ,, A A3030=A=A3 3= = 求各组成环尺求各组成环尺寸属反计算问题属反计算问题封闭环封闭环增环增环减环减环∵ TA∵ TA1313=0.25 > TA=0.25 > TA3030=0.15=0.15∴ ∴ 需修改组成环尺寸需修改组成环尺寸①①求基本尺寸求基本尺寸:A A1212=A=A1313+Z+Z5 5=50+0.2=50.2mm=50+0.2=50.2mmA A3030=A=A3 3=10mm=10mm,,A A2121=A=A2222+Z+Z3 3=A=A2020+Z+Z5 5+Z+Z3 3=23.2mm=23.2mm∵ ∵ A A3030=A=A1313+A+A2121-A-A1212-A-A3131,求出:,求出:A A3131=13 mm=13 mm②②求平均公差:求平均公差:取:取:TATA1313=TA=TA1212=TA=TA3131=0.04,TA=0.04,TA2121=0.03=0.03③③按入体原则分配偏差:按入体原则分配偏差:取:取:A A1212为协调环。
为协调环4040特备参考特备参考综合举例:A A1212A A1313A A3131A A3030A A2121由式:由式:ESAESA3030=ESA=ESA1313+ESA+ESA2121-EIA-EIA1212-EIA-EIA3131求出:求出:EIAEIA1212=0=0由式:由式:EIAEIA3030=EIA=EIA1313+EIA+EIA2121-ESA-ESA1212-ESA-ESA3131求出:求出:ESAESA1212=+0.04=+0.04A A1212A A1313A A2020A A2222封闭环封闭环增环增环减环减环由式:由式:A A2020=A=A2222+A+A1313-A-A1212,求出:,求出:A A2222=20.2=20.2由式:由式:ESAESA2020=ESA=ESA2222+ESA+ESA1313-EIA-EIA1212求出:求出:ESAESA2222=0=0由式:由式:EIAEIA2020=EIA=EIA2222+EIA+EIA1313-ESA-ESA1212求出:求出:EIAEIA2222=-0.05=-0.054141特备参考特备参考综合举例:核算加工余量核算加工余量: :Z5A20A22Z5A30A21A31由以上两个尺寸链求出由以上两个尺寸链求出:显然不会发生余量不够的现象显然不会发生余量不够的现象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封闭环4242特备参考特备参考第六节 时间定额及劳动生产率1.1.时间定额:时间定额: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
时间式中:式中:式中:式中:T T T Td d d d:完成一个工序的单件时间定额;:完成一个工序的单件时间定额;:完成一个工序的单件时间定额;:完成一个工序的单件时间定额; T T T Tj j j j:基本切削时间;:基本切削时间;:基本切削时间;:基本切削时间; T T T Tf f f f:辅助时间;:辅助时间;:辅助时间;:辅助时间; T T T Tb b b b:布置工作地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 T T T Tx x x x:休息时间;:休息时间;:休息时间;:休息时间; T T T Tzzzzzzzz:准备终结时间;:准备终结时间;:准备终结时间;:准备终结时间;4343特备参考特备参考2.劳动生产率:指一个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合格品的数量记为:指一个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合格品的数量记为:Q Q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①①①①减少基本时间:减少基本时间:减少基本时间:减少基本时间:a.a.提高切削用量;提高切削用量;提高切削用量;提高切削用量;b.b.多件加工;多件加工;多件加工;多件加工;c.c.合并工步合并工步合并工步合并工步; ;d.d.减少工作行程;减少工作行程;减少工作行程;减少工作行程;e.e.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4444特备参考特备参考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②② 减少辅助时间:减少辅助时间:减少辅助时间:减少辅助时间:a.采用先进的夹具;采用先进的夹具;采用先进的夹具;采用先进的夹具;b.连续加工连续加工连续加工连续加工; ;c.多工位加工;多工位加工;多工位加工;多工位加工;d.自动化加工;自动化加工;自动化加工;自动化加工;e.采用主动测量或数字显示自动测量装置采用主动测量或数字显示自动测量装置采用主动测量或数字显示自动测量装置采用主动测量或数字显示自动测量装置③③ 减少服务时间减少服务时间减少服务时间减少服务时间: :a.减少对刀、换刀时间;减少对刀、换刀时间;减少对刀、换刀时间;减少对刀、换刀时间;b.加强管理及时供应毛坯、工具等;加强管理及时供应毛坯、工具等;加强管理及时供应毛坯、工具等;加强管理及时供应毛坯、工具等;4545特备参考特备参考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④④减少准备终结时间:减少准备终结时间:a.a.夹具、刀具调整通用化;夹具、刀具调整通用化;b.b.采用成组工艺技术;采用成组工艺技术;⑤⑤ 多机床操作:多机床操作:多机床操作:多机床操作:注意几点:注意几点:注意几点:注意几点:a.单件时间单件时间单件时间单件时间TdTd不能太短;不能太短;不能太短;不能太短;b.某机床:某机床:某机床:某机床:c.有自动停车装置;有自动停车装置;有自动停车装置;有自动停车装置;d.机床的利用率不低于单机作业时的负荷率;机床的利用率不低于单机作业时的负荷率;机床的利用率不低于单机作业时的负荷率;机床的利用率不低于单机作业时的负荷率;4646特备参考特备参考3.工艺方案的经济性分析:工艺成本工艺成本((E))可变费用可变费用((V))不变费用不变费用((S))材料费、机床工人工资、通用材料费、机床工人工资、通用机床维修费用、通用机床折旧机床维修费用、通用机床折旧费、刀具费用、通用夹具费用费、刀具费用、通用夹具费用等。
等专用机床维修费用、专用机床专用机床维修费用、专用机床折旧费、专用夹具费用、调整折旧费、专用夹具费用、调整费用等4747特备参考特备参考方案比较:N NC C为临界纲领为临界纲领为临界纲领为临界纲领当:当:当:当:N N< < N NC C 时时,,,,E E1 1较较好好好好当:当:当:当:N> N> N NC C 时,时,时,时,E E2 2较好较好较好较好4848特备参考特备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