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二).doc
3页七下生物《第四章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并说出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能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2、了解冠脉循环、心率及血压,关注自身及家长的身体健康懂得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增强卫生保健意识3、积极参与小组内的活动,在与同学的交流和合作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难点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课时一课时学习准备教师自制课件,布置预习提纲;学生预习并准备有关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的动手小制作、彩笔绘制的示意图等教 学 设 计一、独学(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62到67页,课前用10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任务任务1:阅读“科学家的故事”栏目,思考:(1) 血液循环发现的大致历程是怎样?(2) 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过程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 读了这篇文字,你对科学的历史有什么新的认识?任务2:尝试写出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并试着概括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1)体循环: 组织细胞 ( ) ( )左心室→ →各级动脉→ →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经体循环后,血液由 变成 (2)肺循环:右心室→ →肺部分毛细血管网→ → ( ) ( )肺泡 ▲经肺循环后,血液由 变成 。
任务3:区分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以 血流方向为依据 动脉:指血液从 流向 的血管 静脉:指血液从 流回 的血管 以 含氧量 和颜色为依据 动脉血:指含 丰富,颜色 的血液 静脉血:指含 少,颜色 的血液 任务4:了解心率、血压和冠脉循环(1)心率: 心脏跳动的次数(平均75次/分)你运动前、后1分钟内、运动结束10分钟后的心率分别是: 、 、 2)血压:指血液对血管壁的 ,可用血压计在上臂 处获得,常用收缩压/舒张压 表示你为你的家人测量的血压是 / (千帕),在正常范围内么?(3)冠脉循环:血液从主动脉基部的 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专门为心脏提供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
二、对学(与对子分享交流,完善自己的观点,用2分钟的时间合作完成)任务:观看视频资料“血液循环的途径”,对人体血液循环形成整体的认识,观察第63页“血液循环模式”图,与对子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经历了哪些路径?当它再次从心脏右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重新回到心脏时,它又经历了哪些路径? (2)在上面的两条循环路径中,血液的成分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有什么意义?三、群学(小组分工合作,探究新知小组代表到黑板上画图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来评价)任务1:完成血液循环示意图,用红、蓝颜色笔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体现血液成分的变化二氧化碳等废物)肺部毛细血管网全身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肺泡(氧、营养物质)任务2:有人说,动脉中流动就是动脉血,静脉里流动的就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任务3:小组合作探究 :心率与运动的关系及运动对心脏的影响课前小组把测量的小组成员在运动前、运动后1分钟内、运动结束10分钟后的心率数据,采用本小组设计的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我们组和大家分享的设计的表格及数据如下:分析记录结果,我们小组得出的结论: 能否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四、展示展示对学、群学中的学习成果,鼓励小组成员对理解的有关血液循环途径以及意义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归纳整理,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展示小组作品,可以是小制作、示意图、表格、文字等形式,用多种方式实现同一目标,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共同解决群学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及生成的新问题五、课堂反馈 (自评、互评、他评,师评价)任务1:某同学患了扁桃体炎,医生在其手腕处静脉滴注青霉素进行治疗,试说出药物从上肢到达患处所经过的途径任务2:缺乏锻炼的人,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心跳会特别快,并出现不舒服,甚至晕倒的现象为什么?(在小组合作基础上推荐代表来回答)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我的表现 ,我觉得本小组 的表现值得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