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地理考试试卷(副题).docx
9页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副题)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某校地理社团的同学们用手电筒和地球仪进行地球运动的演示实验下图为实验过程中某时刻的“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可演示地球的自转B. 该实验可演示地球的公转C. 此时演示的是冬至日的光照D. 此时演示的是春分或秋分日的光照2. 若甲乙丙丁代表地球上的四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甲位于温带地区B. 乙位于低纬地区C. 过丙地的经线是个圆D. 过丁地的纬线是个圆3. 此时关于图中四地所演示的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正值日出 B. 乙地出现极昼C. 丙地正值白天 D. 丁地昼短夜长读“世界火山和地震带分布图”,完成4~6题4.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 ①代表的大洋是大西洋 B. ②代表的大洲是北美洲C. ③代表的运河是苏伊士运河 D. ④代表的大陆是非洲大陆5. 同学们对照地图发现,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边界的分布几乎一致,这说明板块交界处( )A. 地壳相对活跃 B. 只发生挤压碰撞C. 不会断裂错动 D. 只发生张裂拉伸6. 关于图中⑤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 有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B. 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C. 大部分地区终年暖湿 D. 可随意猎杀海豹和驯鹿读“聚落的发展和演变”漫画,完成7~8题。
7. 由漫画可知,乡村聚落比城市聚落( )A. 建筑更高大 B. 建筑更密集C. 功能更多样 D. 出现得更早8. 传统聚落是先辈遗留给我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目前,有许多传统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世界文化遗产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历史记忆 B. 可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C. 应当拆旧建新或者整旧如新 D. 应当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注重保护读“亚洲简图”,完成9~10题9. 关于亚洲概况说法错误的是( )A. 东临太平洋B. 是最大的大洲C. 地势周高中低D. 气候复杂多样10. 下列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A. 甲地淡水资源丰富B. 乙国是发展中国家C. 丙地区为世界人口稠密区D. 丁地区盛产热带经济作物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11~12题11. 下列描述不能体现我国疆域辽阔的是( )A.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B. 中华大家庭由56个民族组成C. 哈尔滨日出时乌鲁木齐正值黑夜D. 黑龙江冰天雪地时海南岛花团锦簇12. 关于我国行政区划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 B. 我国实行省、市、县三级区划C. ①的简称为粤,省会是广州 D. ②与陕西、河南等省份相邻读“中国沿36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13~14题。
13. 以下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说法错误的是( )A.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B. 太行山为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C.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D. 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小于500米14. 下列关于剖面图中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地势低平 B.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C. 华北平原水田连片 D. 黄海是我国的内海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数据表(世界平均=100%)”,完成15~16题资源种类水林地耕地天然气石油中国人均/世界平均25%20%33%6.5%6.1%15.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表中所有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B. 我国不需要进口石油和天然气C. 表中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D. 跨流域调水能提高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16. 自2019年起,我国进一步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关于该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 可大幅增加居民收入 B. 可加强资源循环利用C. 可提高资源的回收率 D.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读“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完成17~18题17. 下列对我国主要铁路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 铁路网东密西疏B. 宝成线经过西安C. 京广线大致为东西走向D. 陇海线与京沪线交于郑州18. 从山西大同向四川成都运送10万吨煤,选铁路运输最为适宜,这反映出人们在选择货运方式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不包括( )A. 距离远近 B. 运量大小 C. 运费高低 D. 沿线风景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9~20题。
19. 陕西小明酷爱面食,地理课上他设计了“品尝中国特色面食”的旅游线路:先去武汉吃热干面,再去北京品尝炸酱面,之后去乌鲁木齐吃大盘鸡拌面,最后去拉萨吃糌粑以下旅游线路顺序正确的是( )A. ③-①-④-② B. ④-③-①-②C. ②-①-④-③ D. ①-③-④-②20. 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地区河流都有结冰期 B. ③④地区都广泛种植柑橘C. ②④地区都是我国水稻主产区 D. ①②地区传统民居墙体都较薄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目前,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据此完成21~22题21. 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体现了北京是( )A. 全国经济中心 B. 国际交往中心C. 全国政治中心 D. 全国文化中心22. 下列举措与北京城市发展目标不相符的是( )读“陕西省分区数据统计表”,完成23~24题 区域 项目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占全省/%耕地面积占全省/%水资源占全省/%陕北92 52214.8209.5关中39 06563.15319.4陕南74 01722.12771.123. 关于表中三个地区的数据比较,结论错误的是( )A. 陕北地广人稀 B. 关中耕地占比最多C. 关中人口稠密 D. 陕南水资源最匮乏24. 下列表述与陕西省水土资源无关的是( )A. 八百里秦川 B. 雪域高原 C. 八水绕长安 D. 黄土地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25. 西安市的小明和家人计划去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
小明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规划此次行程,请和他一起完成此次探究1)选择地图下列地图对小明本次出行游玩帮助不大的是________A. 中国地形图 B. 陕西省交通图C. 太白山森林公园导游图 D. 电子地图(2)查询信息小明在图幅相同的“陕西省地图”和“宝鸡市地图”上均找到了太白山,其中比例尺较小的是________地图,反映信息更为详细的是________地图3)确定方位右图为小明绘制的太白山周边简图,据图判断太白山位于西安市的________方向4)规划线路小明想估算此次出行距离,测量出西安市和太白山之间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2厘米,则两地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千米,但导航显示的出行线路的距离与小明测算的直线距离有较大偏差,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 读“俄罗斯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俄罗斯地跨亚洲和________洲,位于其境内的________山脉是两大洲的分界线2)俄罗斯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和________;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境内的铁路线分布不均,铁路线西部比东部更________(填“稀疏”或“密集”)。
3)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________(填“重”或“轻”)工业发达,图中序号代表俄罗斯四个工业区,其中表示莫斯科工业区的是______(填序号)27. 读“欧洲西部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________洋,南临地中海;地形以________和山地为主2)下列能表示欧洲西部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________3)欧洲西部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再加上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肉类及奶制品需求量大,因此一些国家重点发展________业4)欧洲西部绝大多数国家属于________(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欧盟成员国中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________28. 读“青藏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________省西部2)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其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3)畜牧业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当地主要畜种——________被称为“高原之舟”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适合种植喜温凉的特色农作物________4)为改善青海、西藏的交通条件,我国修建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________铁路。
(5)某同学在旅游攻略中看到,去青藏地区旅游必带物品主要有三类:羽绒服和厚衣服,氧气袋和药品,遮阳帽和墨镜等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类说明必带这些物品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 读“台湾岛地形图”“台湾岛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台湾岛被一条特殊纬线——________(填纬线名称)穿过,其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和________气候2)由台湾岛等温线的分布可看出,台湾岛四周气温高,________气温低,这种规律主要是受________因素影响形成的3)台湾山脉的走向大致是________由年降水量分布可看出,台湾岛东部降水量比西部________(填“多”或“少”),其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30. 读“长江三角洲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___市为区域核心,包括江苏省南部和________省北部通过不断加强协作,该区域在诸多领域形成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2)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________,气候湿润,河湖密布,土壤________,农耕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3)长江三角洲工业部门齐全,工业基础______(填“雄厚”或“薄弱”),依托各种区位优势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工业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