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黄厚江共生写作教学之读写共生艺术探微.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1903795
  • 上传时间:2021-10-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3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黄厚江共生写作教学之“读写共生”艺术探微 黄厚江共生写作教学之“读写共生”艺术探微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读写结合,是一种传统的写作教学经验,它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作文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是,如果在课堂上“读”与“写”的比例掌握不好,就很容易本末倒置,变写作教学课为阅读教学课研究黄厚江老师的共生写作教学案例,就能明确地了解到:读写结合,其实是读与写交替、交融的共生活动并且,还要意识到,写作教学中,“写”一定要占主要地位  黄厚江老师执教的《写出特别之处背后的故事》,就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  一、“一读一写”定场景  导入结束后,黄老师就直奔主题,在屏幕上出示了一位作家写的一篇文章的开头,开头部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还有事件的起因黄老师请一名学生读了一遍,然后让其他学生思考“文中的雪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在黄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目光锁定在那张贺卡上这张贺卡,不仅让文中的“我”产生了好奇,此时,也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是谁给雪人写了贺卡?贺卡的内容又是什么?这张神秘的贺卡背后到底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围绕着“贺卡”这个共生点,黄老师以聊天的方式,确定了写贺卡的应该是一位充满童真的小学生后,黄老师顺势提出了写的要求。

        第一回的读写反馈是非常关键的既要在特定的场景中合理想象,又要抓住写贺卡人的身份特征;既不能束缚学生的想象,也不能脱离原文内容太远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看出,这部分的“读写共生”完成得很理想在点评了两位同学的反馈之后,黄老师便出示了原文:  雪人:你又白又胖,桔子皮嘴唇真好看你一定不怕冷,半夜里自己害怕吗?饿了就吃雪吧咱俩做个好朋友!  祝愿:新年快乐 心想事成!  沈阳岐山三校二年四班 李小屹  三言两语简单过渡,看似“不求甚解”,实则“穿针引线”原文一出示,学生自会拿自己写的内容去比较,此时,老师便不必去赘言,更不必带着学生一词一句地去分析  二、“再读再写”定情节  还是这张贺卡,现在已经明确了贺卡的内容,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推测,黄老师再次出示文章内容:  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這张却让人心动我有点嫉妒雪人,能收到李小屹这么诚挚的关爱  我把贺卡放回雪人的襟怀,只露一点小角回到家,放不下这件事,给李小屹写了一张贺卡,以雪人的名义我不知这样做对不对,希望不至伤害孩子的感情  读到这里,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情节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这张写给雪人的特别的贺卡背后,一定有个特别吸引人的故事。

      黄老师入情入理的引导,让学生写得也水到渠成学生在完成“雪人回信”的这一环节中,大多关注了作者的初衷和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黄老师还是没有对引入的文章做任何分析,只是让学生借着引入的文章去思考,去推测而对于学生反馈上来的文字,黄老师却格外上心,基本都给予肯定的点评,即便有用词不妥当的地方,黄老师也是先征求学生的意见,再对其进行更改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在展示完两名同学的书写内容后,黄老师出示引用的文章:  李小屹:真高兴得到你的贺卡,在无数个冬天里面,从来都没人送给我贺卡你是我的好朋友!  祝愿:获得双百 永远快乐!  岐山中路10号三单元门前 雪人  此时,黄老师依然借着前面学生反馈的书写内容加以点评,强调这件事情的特别之处,然后再次发问:故事能不能就到此结束呢?  学生的回答是:不能黄老师简单地阐释了不能就此结束的原因,然后继续追问:那后面的情节又会怎样进行呢?从这可以看出,黄老师每一次的提问,都是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实质上也是在推进教学进程学生就这样,跟着黄老师的引导,合理地想象,然后完成写的内容  三、“三读三写”定发展  故事既然不能就此结束,那就得继续发展其实,这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延续。

      同样,还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推测,黄老师又出示了部分引入的文章:  我寄了出去,几天里,我时不时看一眼雪人,李小屹是否会来?认识一下也很好第三天,我看见雪人肩膀又插上了一张贺卡,忙抽出来读  此时,黄老师并没急于让学生去写,而是继续揣摩写贺卡的小学生的心理,因为这对接下来的环节很重要通过黄老师的引导,加上学生的解释,同学们认为,写贺卡的孩子会相信神话这样一来,学生在写“回雪人贺卡”的时候,才会有一定的方向  通过三个学生的展示,我们貌似看到了那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在他们的书写内容中,既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促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黄老师作了简短的点评后,出示了原文:  雪人:我收到你的贺卡高兴得跳了起来,咱们不是已经实现神话了吗?但我的同学说这是假的是假的吗?我爸说这是大人写的我也觉得你不会写贺卡,大人是谁?十万火急!告诉我!(15个惊叹号)你如果不方便,也可通知我同学,王洋,621X X10;张弩,684XX77  祝愿: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李小屹  原文出示后,黄老师问道:作者的贺卡内容有哪些特点?这一问,不是对原文内容的追问,而是为写作教学去追问的,因为李小屹既欣喜又怀疑的矛盾心理,是可以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还预示着作者的写作意图。

      故事还在发展,情节还得推动黄老师继续问:还要回贺卡吗?学生们有的回答:要回复有的回答:不要回复这时,黄老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听学生的理由,这个地方处理得非常艺术课堂上的讨论就是碰撞,碰撞就会產生智慧的火花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任务,黄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了要点,记叙文一定得有故事,故事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原文中有一处提到,作者情感上不愿意让李小屹失望的这就是文章中的情感内涵  此处的引导,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要让学生从文章的内容认知上升到情感认知好在前面做了大量的铺垫,到这里,做适当的点拨,学生理解起来便不再那么困难了  四、“四读四写”定主题  通过前面对文章情感内涵的思考,黄老师出示以下原文:  我把贺卡放回去,生出别样心情李小屹是个相信神话的孩子,多么幸福,我也有过这样的年月在这场游戏中,我应该小心而且罢手了尽管李小屹焦急地期待回音  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着一个女孩,背对着我家的窗她装束臃肿,胳膊都放不下来了这必是李小屹她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不时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  我不忍心让李小屹就这么盼望着,像骗了她但我更不忍心破坏她的梦不妨让她惊讶着,甚至长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件贺卡的奇遇。

        补写文章的结尾是接下来的任务黄老师提示“注意要从思想情感角度去写,也就是说要考虑文章的主题”之后,通过三位同学的反馈和黄老师的点评,基本接近揭示文章主题的目标了然后出示原文:  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地幸福  然后,让学生观察语文结尾的特点黄老师简单点评后,让学生为文章定一个标题经过讨论,学生给出结论:《雪人贺卡》黄老师出示原标题《雪地贺卡》,学生进行比较后觉得后者更贴切  最后,黄老师跟学生们一起总结,这节课所学到的内容  就这样一堂“读写共生”的作文教学课,让笔者对此得出两点认识一是读写共生教学不等同于读写结合,前者是在共生原点的引导下,进行完整的写作教学二是读写共生作文教学中,不会过分追究引文的辞藻,而是把引文当“线”,教师的作用就是“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就是“穿针引线”的过程,生成结果才是真正该关注的问题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