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课件.ppt

6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78757681
  • 上传时间:2024-08-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68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领略春秋战国的时代魅力 概念释析——东周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 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一、政治特色——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春秋五霸2、战国七雄3、华夏认同 1、春秋五霸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 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介绍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3、华夏认同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部落名, 以与"蛮、夷、戎、 狄"等部落相区别但是,这时夷夏之辨尚不甚严历史悠久的龙图腾历史悠久的龙图腾春秋(前770~前476)时,夷夏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宗族氏族,非民族)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

      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战国时,秦、齐、燕、韩、赵、魏、楚等诸侯国同称诸夏,是当时强大的华夏诸侯国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当时华夏文化共同体的分布区域北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等广大地区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发展2、变法运动 1、春秋战国的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做为中国最后一个青铜器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晚周时期工商业无疑有了相当的发展,虽然象其他许多情况那样,无法精确地估量所发生的情况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在不同的国家出现了不同的、有固定价值的金属货币,在公元前5和4世纪更是如此据说秦的通货最早在公元前336年发行这类钱币显然便于商业交易,虽然某些象谷物和布那样的商品,特别在大宗交易中继续用作交换媒介商业的发展当然有助于城市的成长,并且还出现了工业按地点进行专业化的趋势。

      《史记》和其他史籍还记载了几个著名的商人,首先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直至秦统一全国之前不久的丞相吕不韦大商人不经营主要商品,它们量大,容易坏,只有在短缺时才有利可图;他们宁愿集中经营奢侈品或者通山泽之利政府并不像集散主要商品那样直接关心这些商品 2、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三、春秋二圣——孔子和老子1、儒家创始人——孔子2、道家的鼻祖——老子 1、儒家创始人——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2、道家的鼻祖——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哲学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却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法则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政治观点: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道家:无为之道 逍遥自然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曾是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博学多识,精通礼法“无为”创始人:老子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 n n(1)唯心唯心::老子的思想核心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是“道道”。

      认为认为在在变变幻无常的幻无常的世界背后,有不世界背后,有不变变的的“道道”存存在,在,“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人要人要顺应顺应“道道”而生活 老子老子认为认为越越坚强坚强的的东东西越容易折西越容易折断断,柔,柔能胜刚能胜刚人若若甘甘于于柔弱,便能柔弱,便能够够不受不受伤伤害,免害,免于于痛苦n n(2) 辩证辩证法思想法思想:任何事物有矛盾:任何事物有矛盾对对立的两立的两个方面,而且可以互相个方面,而且可以互相转转化 老子老子认为认为最理想的社最理想的社会会,是百姓,是百姓满满足於原始足於原始简朴简朴的生活,的生活,不奢求物不奢求物质质的享受3)政治主张:政治主张:主张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小国寡民 三、战国思想——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学派学派人物人物时代时代主要思想主要思想儒家儒家孟子孟子战国国“仁政仁政”;;“民民贵君君轻”;反;反对兼并兼并战争争荀子荀子战国国“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墨家墨家墨子墨子战国国“兼兼爱”、、“非攻非攻”;;举贤;;节俭道家道家庄子庄子战国国痛恨社会不合理痛恨社会不合理现象;象;乐天安命天安命法家法家韩非非战国国主主张改革;君主集改革;君主集权;以法治国;以法治国兵家兵家孙膑战国国强调战前准前准备;;论述以少述以少胜多的作多的作战方法方法 小结:小结: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是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是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一〗经济方面: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形成〖一〗经济方面: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形成表现:表现:①①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耕牛的使用,兴修水利,农田施肥,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耕牛的使用,兴修水利,农田施肥, ② ②手工业的进步。

      手工业的进步 ③ ③商业日趋活泼商业日趋活泼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影响: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影响:①①土的私有制的确立,削弱人身依附关系土的私有制的确立,削弱人身依附关系 ② ②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新的地主,自耕农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新的地主,自耕农〖二〗政治方面: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二〗政治方面: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 .① ① 原因:经济基础的变化;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生产力发展原因:经济基础的变化;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生产力发展 ② ②目的:建立和强化封建专目的:建立和强化封建专 制 ③ ③途径:变法途径:变法 ④④措施:(措施:(1.1.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制;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制;2.2.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以实行俸禄制来取 代封邑制代封邑制;3.;3.以中央集权来取代君主与贵族以中央集权来取代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联合执政)〖三〗军事方面:诸侯争战,战争频繁〖三〗军事方面:诸侯争战,战争频繁. .~为改革提供动力~富国强兵~为改革提供动力~富国强兵〖四〗文化方面:百家争鸣,思〖四〗文化方面:百家争鸣,思 想大解放~人才储备,思想基础想大解放~人才储备,思想基础。

      第二课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 课程目标: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合作探究: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和结果分别是什么?(1)王室衰微的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得原来公田以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诸侯国不再分封土地,而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致使分封制逐步分解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2)表现:①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②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③诸侯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局,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春秋形势图春秋形势图1、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一、列国纷争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合作探究:诸侯争霸的原因?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哪几位?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的条件有哪些? 齐桓公￿越王勾践齐桓公￿吴王阖闾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齐桓公争霸条￿件称霸方式1.靠海,盛产鱼盐2.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3.“尊王攘夷”,扩充疆界召集诸侯会盟:葵丘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的条件有哪些?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什么影响?春秋争霸的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春秋争霸的影响:(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积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 2、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形成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封建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取代旧贵族掌握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春秋五霸先后出现战国七雄同时并存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在出现时间上有什么不同?“战国”名称的来历? 战￿国￿形￿势￿图 ￿￿￿①￿上述材料是战国时期哪一次战争?试着讲一讲此次战争的历史故事￿￿￿②￿结合图片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佯败而走……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秦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反间计提示:长平之战战国兼并战争特点归纳: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 ￿￿￿《孟子·离娄上》中评价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残酷性,说当时“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你怎样评价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1)负面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

      2)正面影响:促进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时期主要战役交战国家典故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赵、齐魏、齐秦、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战 国战国时期三次经典战役 3、华夏认同、华夏认同1、春秋中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周边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2、周边民族也产生华夏认同3、战国时期华夏族成为了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春秋战国经济发展、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兴修水利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中心城市商贾云集 2、商鞅变法合作探究:(1)商鞅变法的原因是什么?(2)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3)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4)商鞅变法的意义是什么?(5)商鞅变法成效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商鞅变法的原因①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为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②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改革的政治原因③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秦国也不得不实行变法。

      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具体措施作用政￿治经￿济军￿事建立县制;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改革户籍;严明法度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确立封建土地制度,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富)奖励军功军队战斗力加强了(兵强) 材料研读￿￿(译文)商君治理秦国,法令一到就要执行,而且公平无私处罚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huì)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假如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农民或者奴隶主贵族,你是怎样看待这场商鞅变法的??? 1、老￿子￿￿￿￿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三三 孔子和老子孔子和老子 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思想: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学说记录:《道德经》￿ 《道德经》书影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难——长——高——强——前——生——易短矮弱后死 动脑筋: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2)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2、孔子和儒家学说 儒家学派创始人历史地位:历史贡献:核心思想“仁”主张“仁者爱人” 主张“为政以德”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采用“因材施教” 历史影响:《论语》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 动脑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阅读孔子的这三句话,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畅想天地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