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
80页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单元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1、 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单元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单元难点: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2、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1、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 复习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2)计算:++= ++=2.引出课题++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二、 新授1、 利用++教学分数乘法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2)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3) ++=9,那么++=×3,所以×3=____________=9同学们想想看,×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2、 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1)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2)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列式:×3 =)3、 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4、 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5、 教学例2(1)出示×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三、练习1、 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2、 “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三、 作业练习二第1、2、4题2)一个数乘分数教学目标: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教学过程:一、导入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新课1、教学例3(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4)提出问题: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5题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4、教学例4(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1151(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km) (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
5、巩固练习: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三、练习1、练习三第6题(1)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个是多少?算式:×2(2)求枝或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的是多少,或的是多少2、练习三第9题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讲解)四、作业练习二第3、7、8、10题3)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二、新授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1)+× (2)×- (3)-× (4)×+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4、教学例6(1)出示:××,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2)出示:+×,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4和×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练习P14“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然后再独立完成练习4)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 、复习1、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复习乘法的简便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二、巩固练习1、练习三第1题: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特点,正确运用定律进行计算)2、练习三第三题:分数混合运算(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如果可以应用韵律进行计算的题目也可以选择用简便方法计算,如: -×=×(1-);×(5-)既可以按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也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3、练习三第2题:一朵花要用张纸,一个同学做了9朵,列式×9,另一个同学做了11朵,列式×11,他们一共做了×9+×11(朵),学生还可能这样列式:×(9+11),引导学生发现,这种列式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形式。
4、练习三第8题:改错题,这两道题主要都是运算顺序错误,学生在纠错的同时也巩固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5、练习三第6题:要求学生观察题目,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6、练习三第4、5、9题:先让学生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计算中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三、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的练习册2、解决问题(1)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12×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二、新授1、教学例1(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 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500×=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