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574655334中学生作文应贯注鲜明的时代精神.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23539707
  • 上传时间:2023-11-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0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学生作文应贯注鲜明的时代精神 伴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文学、“80后”写作风格的冲击,中学生由于年龄和视野的局限,往往主动追随或不自觉地被裹挟,久而久之精神世界也渐趋异化,作文往往流于作势,时代精神渐次缺失 作为一个生活在信息空前活跃,文化多元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具备时代视野和关乎人文关怀的思考与探索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应该关注丰富的“当下”世界,体现“时代精神”中学生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要着力培养开阔的视阈和宽宏的胸襟,树立“事事关心”和“人人有责,我更有责”的人生追求;要引导他们走出“小我”,介入火热的社会生活,引发关于社会,关于自然,关于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从下面几个方面着力,刍议以为此种“缺钙”现象或许会有所改善首先应着力矫正“伪个性化”倾向 由于商品经济大潮和拜金主义的冲击,许多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都逐渐被异化甚至消逝,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也趋于狭隘、功利和浮动,表现为信念缺乏、混沌空虚、随波逐流为文多的是作为个体的“为赋新辞强说愁”,以宣泄式的思维,臆想式的想象呈现“华丽的忧伤”,再或者是引经据典,锦绣“书袋”满天飞,“抒情式的议论”和“议论式的抒情”扑面而来,柔柔的、软软的、麻麻的。

      概而言之,唯有技巧,不见思想当前的很多“伪个性化”作文明里是“个性张扬”,是“关注个人内心体验”,实际是远离“正在进行时”, 在个人的小天地自娱自乐,是主体的时代精神的迷失和缺失中学生应该跳出自我,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让生活去陶冶人,去审视“自我意识”,在内心真正确立起一种“经世”意识,继而磨砺和打造时代性的眼光与精神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学生对亲人和家庭的自然之爱大而化为对国家、民族深深的眷恋,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而去关爱弱小,关注社会,关怀更广泛的民生,体现出变革的时代大潮中“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其次要树立为时代而“歌诗”的写作意识一个富有担当精神,有责任感和“他爱”意识的中学生,应该经常关心事关民族进程和社会步伐的“国是”写作要反应时代,记录时代,乃至推动时代为城市的弱势群体的境遇鼓与呼,为国家的荣辱而挥毫激荡,为道德失瓯而竭尽思虑,为无疆大爱的践行者而涔然潸然总之,对人的终极关怀,对人的价值、命运、权利的思考皆是为文的旨归反之,如果过多地把视线聚焦在学校和家庭,留连于个人的小情小绪,人格会逐渐矮化,思想会逐渐生锈,心灵会逐渐虚空我们许多学生作文就是过于“小布尔乔亚”情调,细腻有余,慷慨不足,笔下絮说的多得是一己之得失,少见浩然之气,这不是新时代下中学生应有的气度格局。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历代经典著作都烙下了时代的深深印迹,作家用文字反思、鞭挞、推动社会的进程,表现出直面人生、与时代同行的精神,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敢于从严要求自己,站在时代的高度,锤炼自己的思想,在时代的大合唱队里找位和发声 再次选材应关注、联系“当下性” 我们不应用“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要求来给学生施加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生可以没有理智感、道德感、社会责任感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紧扣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08的命题作文:上海卷的《他们》、浙江卷的《感受乡村》、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等,包括大多数的话题作文,都有一个明显的“致用”考虑在里面命题人显然希望高中生能不囿于个人生活的狭窄圈子,养成一个“他者”的视角,体会时代的呼吸,培养“我们在一起”的宽宏情怀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对社会热点和焦点有敏感的触觉,保持敏锐的思维,培养“国运兴衰,学子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放开眼光,赶超前沿,让心灵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今日说法”,《南方周末》 《中国青年报》 《杂文选刊》等优秀的电视栏目和报纸,包括人民网的”人民时评“、新华网的“新华论坛”、天涯论坛的“天涯聚焦”等,都是鲜活的写作教学资源,通过它们,我们了解现实、了解世界。

      时代是最丰富的篇章,人的世界是最生动的文字,“于无字处读书”,带“肝胆”阅读,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培养当下性视野和世界性眼光我们才能为写作注入活水,使文章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喷薄出逼人的时代气息 四:加强时评训练是有效手段 课本教学资源是有限和固定的,而生活的即时性、丰富性是有效补充指导学生写时评,通过读读看看,想想议议的方式,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视野从“身边的、周围的、熟悉的”范围扩大到无限广阔的空间,是实现学生作文“补钙”的重要途径学生能因此充分感悟生命、深刻体验生活、显著提升思想力,让学生触摸到时代的脉搏,更是在学生作文与生活之间创建了一个新链接!写时评可以拓宽学生练笔的新领域,更可以充分濡养出学生作文的时代气质学生通过充分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延伸,再辅之以相关阅读视野的补充,对某个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深思和剖析他同时也可以和同学、老师以及家长亲友探讨辩论,甚至还可以走入社区调查第一手材料比如“躲猫猫”“香水女生”“宁做三奶,不嫁穷人”等话题,都是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中 的“浪花”一朵朵,视角丰富,意义多元,富有思辨价值,通过时评训练,可以使学生不与社会脱节,保持时代性视野和先进性识见。

      时代精神的培养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也是社会赋予新世纪青年的殷切期盼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必须挣脱应试的锁链,多角度,多渠道地去努力疗治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此类硬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践行时代精神,摆脱为文只是“浇一己块垒"的固有意识,立足于时代的视野,树立大语文的开放教学观,如此才可期学生的作文逐渐见出风骨,闪耀出宝贵的时代精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