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伐区调查设计讲义资料.ppt
100页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技术培训,湖南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二○○八年三月,标准地设置与调查,一、标准地与样地的概念 林业专业调查中,为节省人力和时间,常采用局部调查法,以局部面积的实测结果推断全林但以局部估计总体的会有一定的误差,它的大小决定于局部面积调查的大小和局部地区反映或代表总体的程度 确定局部调查地段的方法有二:即随机抽样和典型选取随机抽样中的地段称为样地,按典型选中的地段称为标准地标准地是一块能反映待测林分的平均标志的地段,它应该是整个林分的缩影,严格说,标准地与整个林分只有面积上的差别,而没有质量上的不同标准地法用于林分调查的精度决定于标准地的代表性二、标准地种类 1、临时标准地:只进行一次调查,取得调查资料后不需要保留 2、固定标准地:用于较长时间内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长期重复观测以获得连续性的资料,如研究林分生长过程、经营措施效果及编制收获表等测设要求严格,需要定株定位观测取得连续性数据三、标准地设置 (一)、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 1、标准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2、标准地必须在同一林分内或小班内设置,不能跨越林分; 3、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离开林缘10—20m。
二)、标准地的形状 一般为正方形、矩形或圆形,并使面积为整数,便于测量、调查和计算 (三)、标准地的面积 以能反映林分的结构规律和保证必要的精度,标准地内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林木株数,面积的大小应根据林木株数要求而定一般在近成过熟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200株以上的林木;中龄林250株以上;幼龄林300株以上 我省目前惯用1亩或500m2 标准地四)、标准地境界测量 通常用罗盘仪测角,皮尺或测绳量距(坡度大于50时要改平),测量周界闭合差不超过0.5%边界外缘的树木要作标志,四角应埋设标桩D=L*COS(B),1,闭合差,样地周界测量,四、标准地调查 (一)、每木检尺 在标准地内测定每株树木的胸高直径,按整化径阶进行记载统计,取得株数按直径分布序列的工作,称为每木调查或每木检尺1、径阶大小的确定 径阶以组中值表示林分平均胸径12cm以上,以4cm为一径阶;6—12cm时,以2cm为一径阶;平均胸径小于6cm时,以1cm为一径阶径阶划分时,统一采用上限排外法,如以2cm为一径阶,则6cm径阶范围为5.0—6.9cm 我省目前普遍采用以2cm为一径阶2、起测径阶 指每木检尺的最小径阶理论上以平均胸径的0.4倍作为起测径阶,胸径小于最小径阶的树木视为幼树,可不进行每木检尺。
我国目前统一规定起测径阶为6cm,起测直径5.0cm3、材质等级 a、经济用材树: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叶树)或1m(阔叶树)以上,并占全高40%以上者; b、半经济用材树: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叶树)或1m(阔叶树)以上,但不足全高40%者; c、薪材树:用材部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叶树)或1m(阔叶树)以下者4、每木检尺 应分别树种和材质等级、径阶进行调查记载,检尺部位:根际上坡高1.3m处境界线上树木一边取、则另一边舍分叉木处理:1.3m以下分叉,在1.3m处分株检尺记数;1.3m以上分叉,作单株在1.3m处检尺记数;恰在1.3m处分叉,在1.5m处分株检尺记数二)、树高测定 1.样木高的测定: 标准地调查时,需在林分中分别径阶测15—25株样木的胸径和树高(中央径阶3—5株,其它径阶2—3株),都不进行整化,用算术平均数算出各径阶的平均平均高2.林分平均树高 (1)树高曲线法——用各径阶实测样木的胸径和树高的数据,先绘制胸径和树高对应关系图(散点图),经过处理后获得树高和胸径对应关系的曲线称为树高曲线在曲线上与林分平均胸径相对应的树高,称为林分平均高 (2)数式法——由各径阶实测样木的胸径和树高的数据,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建立林分树高与胸径的数学模型(相关系数应在0.90以上),用林分平均胸径代入相应方程,求得林分平均高。
拟合的方法通常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数学模型如下:,抛物线型 h=a+bd+cd2 对数型 h=a+b㏒d ㏒h=a+b㏒d h=a+bd+c(㏒d)2 指数型 h=a e-b/d 双曲线型 h=d2(a+bd)2,(三)、年龄调查 人工林直接通过查档、访问调查而来,天然林可用生长锥、查数伐桩等方法确定四)、林分主要调查因子计算 1、各径阶断面积 2、总断面积 G= 3、平均单株断面积 4、平均胸径 D= 5、各径阶蓄积,6、总蓄积 M 7、出材量 出材量=∑各径阶经济材树蓄积×径阶经济材出材率+∑各径阶半经济材树蓄积×径阶经济材出材率×50% :径阶胸径中值 : 径阶株数 : 径阶形高,角规测树技术与方法,一、角规的构造和用法 (一)、杆式角规构造 (二)、角规的用法 立于测点上,通过缺口瞄准周围每株树木的胸高位置,按下述规则进行计算:,1、缺口宽小于胸高值径,即角规缺口两视线与胸高值径相割的林木记1株; 2、缺口宽等于胸高值径,即角规缺口两视线与胸高值径相切的林木记0.5株; 3、缺口宽大于胸高直径,即角规缺口两视线与胸高值径相离时不计数。
相离不记数,相切记0.5株,相割记1株,观测点,观测点,观测点,视线(角),视线(角),视线(角),(三)角规原理 在一个角规点上逐株观测周围树木进行计数的工作称为绕测在平地绕测一周得到的计数株数(Z)乘以断面积系数(Fg)即为每公顷断面积 G= Fg Z,二、角规系数 断面积系数: Fg=2500(ﺎ/L)2 或 Fg=10000sin2(α/2) 表示用角规测定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时,每计数1株树木所代表的1公顷林木的胸高断面积为Fg(m2)系数Fg取决于角规的定比结构通过改变尺长或改变缺口宽度,可以改变断面积系数即等于改变角规的夹角α角规不同断面积系数的尺长缺口与视角,三、角规测树技术 (一)、角规测树要求 1、不论在平地或坡地观测,观测的位置必须是树木胸高 2、观测时,角规点的位置不能任意移动,做到眼睛观测点与地面样点始终保持位置一致3、临界木的判断: R= 尺长50cm不变、缺口变化的角规,都按R=50.00d对临界木进行验证判断尺长不同、缺口为1的角规按下列关系对临界木验证(坡地上观测时,要将斜距改平):,水平距(R),胸径(D),水平距(R):大于50*D,不计数;等于50*D,计0.5株;小于50*D,计1株,当: Fg=0.5时 R=70.71d Fg=1.0时 R=50.00d Fg=2.0时 R=35.36d Fg=4.0时 R=25.00d,(二)、断面积系数的选择 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选择适当的Fg: 1、林分平均胸径的大小 林分平均胸径较大,可采用较大的Fg,一般情况下控制观测距离在20m以内为宜。
2、林分密度大小 在平均胸径相近的林分中,密度大时Fg可较大,以免计数株数过多 3、林分的分布状况 分布均匀的人工林Fg可较大,分布极不均匀时,Fg应较小,以扩大观测范围,提高计数株数的稳定性 我国惯用Fg=1的角规三)、林缘误差的消除 实际观测时,总有一个最大有效样圆,当角规点位于林缘时,位于林缘的树木的样圆会超出林地边界范围,样圆超出林地边界范围以外而带来的绕测误差,称林缘误差 消除林缘误差的方法是,根据林缘附近最大树木的胸径d及所用角规的断面积系数,按R=距离沿林缘内侧划出林缘带;也可只向林缘内侧绕测半周或一个象限四)、角规点数的确定 随机抽样时,原则上,角规点数应根据观测值的变动系数和精度要求计算确定如取调查精度p为90%,可靠性为95%,变动系数c按30%计算,则角规点的个数 n= t:可靠性指标 E:允许相对误差,1. 角规测树如果应用于大面积林地,可采用系统布点的方法 2. 对于小面积的林分,采用典型选样,根据林分的具体情况和林分面积大小加以确定下表适用于林相整齐的人工林角规点个数表,四、角规测树的应用 1、用角规测定每公顷断面积 G= Fg Z G:每公顷断面积 Fg:角规系数 Z: 计数株数,2、用角规测定每公顷株数 N= N:每公顷总株数 Nj:j径阶1公顷株数 Zj:j径阶的计数株数 dj:j径阶的径阶中值,3、用角规测定每公顷蓄积量 M= M:每公顷蓄积量 Zj:j径阶计数株数 (hf)j:j径阶的形高 Fg:角规系数,4、平均胸径的计算 用平均断面积法: Dg=100 (cm) Dg:林分平均胸径 G:每公顷断面积 N:每公顷株数,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第一部分 总则和有关基础知识 一、有关概念 1、伐区:被划为采伐对象的森林,为一定区域的采伐地段,含有单个或多个采伐小班。
同一采伐地段如采伐类型不同应视为不同伐区 2、林分:内部结构特征相同,并与四周有明显区别的森林小区,占有一定的面积,同时具有一定数量的林木、灌木和地被物的综合体林分是组成森林的最小地域单位3、小班:在行政村(林班)内按照一定条件而划分若干个林学特征相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小区,这个小区称作小班 4、林分与小班的区别:林分是依据生物特征(内部结构一致且与四周有明显区别)相近似而划分出来的森林小区(或地段),而小班则是根据一定条件,从经营观点出发人为地在林班中划分出来的小区林分是划分小班的基础,通常一个小班可能就是一个林分,也可能包括几个林分5、林木采伐类型:分主伐、抚育采伐、低产林改造、更新采伐、其它采伐五种二、《森林法》及其它法规对林木采伐的有关规定 a、成熟的用材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方式皆伐应当严格控制,并在采伐的当年或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b、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禁止商业性采伐,只准进行抚育、更新或卫生性质的采伐;采伐强度不高于15%,伐后郁闭度0.6以上 c、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
d、上述公益林进行采伐时,须经县级以上林业部门审批(县林业局审批即可)2、第三十二条 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 采伐森林、林木作为商品销售的,必须纳入国家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但是,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3、第三十四条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申请采伐许可证时,必须提出伐区调查设计文件其他单位申请采伐许可证时,必须提出有关采伐的目的、地点、林种、林况、面积、蓄积、方式和更新措施等内容的文件三、调查设计资格 1、单位资质: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格证书丁级(最低)以上 2、调查员资格:持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格证书业务培训后,经省厅考试考核合格发给资格证书,市州林业局进行年度审查第二部分 采伐类型 一、主伐 主伐是对成熟林分或部分成熟林木进行采伐,适用于用材林、薪炭林的采伐根据森林更新要求不同,采用皆伐、择伐、渐伐三种主伐方式所谓主伐方式,就是在预定的期限,在预定采伐的地段上,根据森林更新的要求,按到一定的方式配置伐区,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采伐和更新的整个程序。
主伐方式是森林更新的组成部分,更新方法决定着主伐方式的形式和内容,主伐方式首先应服从于森林更新的要求,而不只是为了方便森林采伐和集材一)、皆伐 1、皆伐适宜对象 适用于单层同龄的成、过熟林及需要更换树种林分的采伐天然阔叶林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森林,禁止皆伐2、皆伐技术要求 皆伐面积以5公顷以下为宜,坡度平缓(15度以下),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且能及时更新的地方,面积可适当扩大,但一次连片皆伐最大面积不超过20公顷在采伐伐区之间至少应当保留相当于皆伐伐区面积的林带、林块皆伐后依靠天然更新的,伐区内应当保留适当数量的单株或群状母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