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教案 (4).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Jerm****014
  • 文档编号:212063371
  • 上传时间:2021-1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4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气候的基本特征(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冬季风和夏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学习目标】1、 运用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识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了解冬、夏季风的源地、性质和影响2、 运用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熟悉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理解夏季风的不稳定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 3、 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4、 运用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降水量资料图,简要分析四座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学习方法】读图—分析—归纳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悟导入请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考虑:1、 我们的家乡枣庄夏季和冬季的气候是否相似?2、 分别是怎样的?3、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季风是怎样理解的?结合生活实际回答:1、不一样2、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3、枣庄位于季风区,受夏季风、冬季风影响显著,冬季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偏南风,暖热湿润。

      4、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就是季风,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叫季风气候结合生活实际,吸引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谈谈自己理解的季风,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做铺垫衔接过渡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那么季风气候在我国的分布状况如何呢?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合作探究指导学生读课本30页图2-2-1,31页材料,分析归纳比较冬、夏季风的特点:,联系生活经验对比两种季风:风向、源地、气温、降水、季节1、 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差异,完成下表季风风向源地冷暖干湿季节↘↖2、根据上表,总结我国气候的第一个主要特征是?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读图—分析—归纳比较冬、夏季风的特点1、 分组合作讨论完成表格(每组代表回答):季风风向源地冷暖干湿季节↘↖冬季风:陆地-偏北风-寒冷干燥-大夏季风:海洋-偏南风-温暖湿润-较小2、季风气候显著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用对比的方法更清晰的展示夏季风和冬季风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析图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巩固训练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于                  (  )A.北冰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印度洋2、能给我国带来大量降水的季风是               (  )A.西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D.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思考回答:DD通过练习题巩固刚获得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衔接过渡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成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成为非季风区那么,季风区的范围具体包括哪些地区呢?讨论探究展示图2—2—1:1、指导学生读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分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① 学生在图中标注方向,然后判断两种箭头的指向、明确风向② 仔细观察对比两种颜色的箭头的覆盖区,明确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③ 对比两种区域距海的距离,明确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海陆差异和盛行季风的差异④ 联系生活经验推测两种区域的降水,明确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差异⑤ 描画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阴—贺—巴—冈)⑥ 季风区面积大还是非季风区面积大?逐个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读图—分析—归纳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界线、降水特点分组讨论完成各问题(分组代表回答):①夏季风是偏南风,冬季风是偏北风②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③季风区距海近;非季风区距海远④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⑤描画界线说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⑥季风区面积大(占2/3)通过观察图片、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可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三部曲的地理学习方法的养成,从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行为习惯。

      巩固训练1、 结合中国地形图,读图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2、下列界线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A.一月0C等温线 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C.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说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应是一系列山脉,夏季风无法越过,才产生气候差异3、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说明:玉门关的位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在季风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在非季风区抢答:2、D3、A通过练习题巩固刚获得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承转过度我们处在季风区,季风气候对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合作探究读课本31页2-2-3,北京1950~2010年降水量变化曲线,结合31页材料,要求学生分析我国季风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2、要求学生相互探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范频繁的旱涝灾害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来分析,贴近自然来掌握。

      说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分析,贴近自然来掌握我国季风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有利方面: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不利方面:水旱灾害频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为不利2、修建蓄水工程,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通过评价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展示图2—2—2:①出示图片简要讲解锋面和锋面雨②角色扮演锋面雨带的推移:找两同学扮演冷暖空气,从教室南边推移到北边再回到南边,经过之处即是雨带,学生演示、教师点拨③再演示分析三种推移情形分析南北方降水的变化:A、进慢退快;B、夏季风过强;C、夏季风过弱读课本31页2-2-3,北京1950~2010年降水量变化曲线,结合31页材料,可以看出,北京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 年,最少的年份是 年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是:有的年份降水 ,有的年份降水 ,年际变化 要求学生分析我国季风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2、要求学生相互探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范频繁的旱涝灾害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来分析,贴近自然来掌握读课本P31图2—2—2,两位同学演示雨带的进退,其余同学思考,夏季风过强或过弱时,对我国的降水产生怎样的影响。

      2) 夏季风过强:北方降水 ,南方降水 3) 夏季风过弱:则北方降水 ,南方降水 说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分析,贴近自然来掌握我国季风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有利方面: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2、不利方面:水旱灾害频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为不利2、修建蓄水工程,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两幅图相结合,引导学生推理雨带的推移和全国的降水形势让学生演示降低理解的难度通过评价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辩证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生活生活的影响,可以初步建立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建立辩证的思想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提高学生兴趣衔接过渡可以看出,我国的降水分布并不均匀,那么我国的降水分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什么特点呢?合作探究合作探究4、展示课本P32图2—2—4中国年降水量分布,:1、让学生描出等降水量线:800mm、400mm、200mm2、让学生用箭头将四个城市连起来,(台北指向乌鲁木齐),观察城市位置与降水量多少的关系3、我们家乡枣庄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读课本图2-2-5,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降水量资料,分别找出四城市降水量最多的三个月,观察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

      根据1,可以得出结论,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是:描画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用箭头将四个城市连起来,台北指向乌鲁木齐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了 — 一线,最粗的等降水量线是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重合秦岭—淮河)得出结论,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 ,从空间上看,我国年降水量 部多于 部, 方多于 方;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不均匀,东,西,南,北,东南沿海,西北内陆)3、枣庄的年降水量大概800mm左右台北 ,武汉 ,西安 ,乌鲁木齐 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 ,多集中于 季节通过描画分界线,连接四个城市,读图,析图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的概念,在整体上更好的认识和理解降水的空间分布读四个城市的降水的时间分布,可以培养学生自己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衔接过度我国的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配的都不均匀,那么,影响我过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合作探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