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解析版).docx
12页物理部分一、选择题:A.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a粒子轰击铝核,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3订一'才二X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15和28B.15和30C.16和30D.17和3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遵循的规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解析根据核反应遵循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电荷数为2+13=15,质量数为4+27-仁30,根据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可知X的原子序数为15,质量数为30,选项B正确点睛此题与2014年高考上海试题和2013年高考重庆试题类似,都是给出核反应方程,要求利用核反应同时遵循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解答A. 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2:1B.4:1C.8:1D.16: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卫星的运动、开普勒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解析设地球半径为R,根据题述,地球卫星P的轨道半径为Rp=16R,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为Rq=4R,根据开普勒定律,==64,所以P与Q的周期之比为Tp:Tq=8:1,选项C正确。
点睛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常见错误是:把题述的卫星轨道半径误认为是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陷入Q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变电源上,在一个误区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正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周期为T,如图所示贝UQ方:Q正等于B.A.C.1:2页D.2: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交变电流的图线、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焦耳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一附解析根据题述,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压有效值为十,而方波交流电的有效值为u0,2[“根据焦耳定律和欧姆定律,Q=I2RT=T,可知在一个周期T内产生的热量与电压有效值的二次方成正比,2坯Q方:Q正=uo:()2=2:1,选项D正确点睛此题将正弦交变电流和方波交变电流、有效值、焦耳定律有机融合解答此题常见错误是:一是把方波交变电流视为正弦交变电流;二是认为在一个周期T内产生的热量与电压有效值,导致错选B;三是比值颠倒,导致错选CA. 在一斜面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和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2倍B.4倍C.6倍D.8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规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I2解析设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为vi,乙落至斜面时的速率为V2,由平抛运动规律,x=vt,y=gt2,设斜11面倾角为9,由几何关系,tan9=y/x,小球由抛出到落至斜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㊁m/+mgy=』mvi2,联立解得:v1=Ji-门:加.*•,即落至斜面时的速率与抛出时的速率成正比同理可得,v2=:叮雹v/2,所以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的2倍,选项A正确点睛此题将平抛运动、斜面模型、机械能守恒定律有机融合,综合性强对于小球在斜面上的平抛运动,一般利用平抛运动规律和几何关系列方程解答A.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ti时刻两车速度相等从0到ti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从ti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从ti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答案】CD【解析】试題分析本题考查对位移團像的理解及其相关的知识臥解析根据位移图象的物理意义可知,在订时刻两车的位這相同,速度不相等,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选项A错误#从D到口时间内,乙车走过的路程大于甲车,选项B错误夕从门到◎时间内,两车都是从抡位蚤走到紀位羞,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选项匚正确」根据位移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从h到心时间內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选项D正确.点睛此题以位移图像给出解题信息,考查对位移图像的理解。
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速度图像,牛顿运动定律、功和功率及其相关的知识点解析设第次所用时间为t,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此题中为提升的高度)可知,X2toxvo=X(t+3to/2)Xvo,解得:t=5to/2,所以第次和第次提升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2to:5t°/2=4:5,选项A正确;由于两次提升变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在匀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可得提升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1:1,选项B错误;由功率公式,P=Fv,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等于最大速度之比,为2:1,选项C正确;加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1=,加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1=ma1+mg=m(+g),减速coco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2=-,减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2=ma2+mg=m(g-),匀速运动过程的牵引力F3=mg。
第①次提升过程做功Wi=FiXXtoXvo+F2XxtoXvo=mgF3XvoX3to/2+F2X,X,toX,vo=mgvoto;两次做功相同,选项D错误voto;第二'次提升过程做功W2=FlXXtoXvo+点睛此题以速度图像给出解题信息解答此题常见错误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对速度图像面积表示位移掌握不到位;二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牵引力错误;三是不能找出最大功率;四是不能得出两次提升电机做功实际上,可以根据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同,利用功能关系得出两次做功相同7.如图(a),在同一平面内固定有一长直导线PQ和一导线框R,R在PQ的右侧导线PQ中通有正弦交流电流i,i的变化如图(b)所示,规定从Q到P为电流的正方向导线框R中的感应电动势\-*■\■j_T57/1TViLxA.在-时为零T在:二/时改变方向T在-=..时最大,且沿顺时针方向B.C.D.在":二F时最大,且沿顺时针方向【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交变电流图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解析由图(b)可知,导线PQ中电流在t=T/4时达到最大值,变化率为零,导线框R中磁通量变化率为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t=T/4时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零,选项A正确;在t=T/2时,导线PQ中电流图象斜率方向不变,导致导线框R中磁通量变化率的正负不变,根据楞次定律,所以在t=T/2时,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不变,选项B错误;由于在t=T/2时,导线PQ中电流图象斜率最大,电流变化率最大,导致导线框R中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t=T/2时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选项C正确;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在t=T时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选项D错误。
点睛此题以交变电流图象给出解题信息,考查电磁感应及其相关知识点解答此题常见错误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由于题目以交变电流图象给出解题信息,导致一些同学看到题后,不知如何入手;二是不能正确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判断;三是不能正确运用楞次定律分析判断,陷入误区A. 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连接在直流电源上,电容器的极板水平,两微粒a、b所带电荷量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使它们分别静止于电容器的上、下极板附近,与极板距离相等现同时释放a、b,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在随后的某时刻t,a、b经过电容器两极板间下半区域的同一水平面,a、b间的相互作用和重力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质量比b的大在t时刻,a的动能比b的大在t时刻,a和b的电势能相等在t时刻,a和b的动量大小相等【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电容器、带电微粒在电场中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电势能、动量定理及其相关的知识点解析根据题述可知,微粒a向下加速运动,微粒b向上加速运动,根据a、b经过电容器两极板间下半区域的同一水平面,可知a的加速度大小大于b的加速度大小,即aa>ab对微粒a,由牛顿第二定律,qE=maaa,gEtfE对微粒b,由牛顿第二定律,qE=mbab,联立解得::—>,由此式可以得出a的质量比b小,选项A错误;在a、b两微粒运动过程中,a微粒所受合外力大于b微粒,a微粒的位移大于b微粒,根据动能定理,在t时刻,a的动能比b大,选项B正确;由于在t时刻两微粒经过同一水平面,电势相等,电荷量大小相等,符号相反,所以在t时刻,a和b的电势能不等,选项C错误;由于a微粒受到的电场力(合外力)等于b微粒受到的电场力(合外力),根据动量定理,在t时刻,a微粒的动量等于b微粒,选项D正确。
点睛若此题考虑微粒的重力,你还能够得出a的质量比b小吗?在t时刻力微粒的动量还相等吗?在t时间内的运动过程中,微粒的电势能变化相同吗?8. 二、非选择题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步骤如下:(1)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学科页5第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Li,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乙的反应时间为(用L、Li和g表示)2)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m/s2,L=30.0cm,Li=i0.4cm,乙的反应时间为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 写出一条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答案】(1).£卩-心―(2).0.20(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初始时乙的手指尽可能接近尺子气9【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由落体运动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解析根据题述,在乙的反应时间t内,尺子下落高度h=L-Li,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h=gt2,解得t=伫迢。
代入数据得:t=0.20s点睛测量反应时间是教材上的小实验,此题以教材小实验切入,难度不大一课外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图中R0为标准定值电阻(Ro=20.0Q);可视为理想电压表Si为单刀开关,S2位单刀双掷开关,E为电源,R为滑动变阻器采用如下步骤完成实验:(1)按照实验原理线路图(a),将图(b)中实物连线(2)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置于适当位置,闭合S1;(3)将开关S2掷于1端,改变滑动变阻器动端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然后将S2掷于2端,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2;(4)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用R5、U2表示);(6)利用上述5次测量所得的平均值,□1求得Qo(保留1位小数)【答案】(1).如图所示:(3).48.2(5)重复步骤(3),得到如下数据:12345U1/V0.250.300.360.400.44U2/V0.861.031.221.361.493.443.433.393.403.39【解析】【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电阻测量、欧姆定律、电路连接研及其相关的知识点解题思路】开关S2掷于1端,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Rx的电流1=5/&,将开关S2掷于2端。
